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從9月22日到10月24日,熱播了一個月的《在遠方》迎來了收官,這部匯聚了眾多實力派的創業劇的收視率一路都保持得不錯,可是口碑卻迎來了滑鐵盧。尤其是潦草快進式的大結局,更是令它的豆瓣評分一下子從7.6分跌至6.8分。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豆瓣評分,8分是優秀,6分是及格,6.8剛過及格線沒多少

要知道,觀眾起初對這部專門講述快遞行業的劇期待很高,原以為它會是8分打底,結果它卻沒有像想象中那樣衝到優秀線,只拿到了個及格的成績。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觀眾對這部劇起初是很看好的

沒能擺脫掉熱播劇“高開低走”的命運,對《在遠方》這樣的作品來說,也太令人惋惜了。

本來吧,《在遠方》這部劇最大看點之一,就是全劇無流量明星,沒有厚重的磨皮濾鏡,專門匯聚了一大幫中生代實力派演員。

劉燁、馬伊琍、梅婷、保劍鋒、曾黎……從主角到配角,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是演技的保證。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故事以劉燁飾演的姚遠和馬伊琍飾演的路曉歐的感情糾葛為起點,講了一群人的追夢過程

同時,這部劇也可以說是中戲96班與上戲94班的跨校聯誼演出。這兩隊都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戰隊。

所以,劇中不僅有深深的同學情,也有濃濃的“火藥味”。畢竟同是實力派,誰也不能給母校丟臉不是,比拼演技是少不了的。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中戲96班代表隊劉燁、梅婷、曾黎PK上戲94班代表隊馬伊琍、保劍鋒

說起中戲96班,真的是“同學少年都不錯”。二十多年來一直在娛樂圈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力,產出了無數優秀的影視作品。

就算在23年後的2019年,銀幕熒屏上仍然能看到活躍的同學們。剛剛過去的十一國慶檔,大銀幕上,章子怡有《攀登者》,袁泉有《中國機長》;小熒屏裡,秦海璐也有《老酒館》等熱門電視劇在播出……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中戲96班是最負盛名的明星班,章子怡、劉燁、梅婷、袁泉、秦海璐、曾黎、胡靜、秦昊……都來自這個班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章子怡不久前曬出一張同學會的近照,生活裡的大家狀態保持得也都很不錯

而這一次,《在遠方》更是把中戲96班的劉燁、梅婷、曾黎三人聚在一起。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曾黎、劉燁、梅婷三位老同學在《在遠方》劇組的合影

據梅婷透露,從中戲出來後,她與老同學劉燁一直沒有見過,如今時隔18年,終於因為《在遠方》這部劇有了合作的機會。

她說,“老同學一起拍戲很親切,根本不需要什麼磨合,配合起來很順暢。”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梅婷和劉燁多年後的首次合作,便是在劇中演了一對相濡以沫的伴侶,他們從深圳的破落小院開始一起創業,一路

這邊梅婷與劉燁同窗溫馨重聚,那邊馬伊琍與保劍鋒老友記再度上演。

同為上戲94班的優秀代表,他們倆的友情已經有25年之久,就連二人當初的出道,也都是在同一部電視劇《真空愛情記錄》。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梅婷和劉燁多年後的首次合作,便是在劇中演了一對相濡以沫的伴侶,他們從深圳的破落小院開始一起創業,一路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馬伊琍飾演的路曉歐是一個心理學高材生,在網上邂逅了一位神秘的病人KING


社長劉燁說他們在拍這部戲的時候經常會互相“宣戰”:這是你們上戲的表演方法。而對方也不甘示弱:“這是你們中戲的臺詞說法。”

看得出來,大家對演技都很在意,都想好好表現。按理說,幾位實力派演員一起飆戲,雖然沒有神仙打架那麼誇張,但怎麼著也該是火花四射吧。

而且,電視劇剛一開始,很多觀眾都紛紛發彈幕,說是為自己的中年愛豆們而來。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電視劇第一集,1999年的上海,主角們還沒露臉,觀眾們就已經為愛豆們發了很多條彈幕

結果呢?期待越高,失望也就越大。

劇情走到後半部分,忽然像設置了倍速,噌噌噌地就結局了,給人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

私以為,這部劇最大的遺憾就是,注水的情節淹沒了演員的演技,也降低了角色的魅力。

幾位同學中,“影帝”劉燁演的是一位充滿理想主義、艱辛創業的快遞大佬姚遠,二十年裡,從東躲西藏地派送報關單的毛頭小夥子,到最終成為坐擁億萬身家的中年富豪,劉燁在劇中的表演跨度相當大。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年輕時的姚遠表面看起來對誰都熱情,實際上內心孤獨又封閉

一開始,姚遠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屬於自己的快遞公司,他最愛聽的歌曲是《海闊天空》。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孤兒出身的他,雖然只有初中學歷,但是他能琢磨,愛冒險,想盡千方百計地躲開郵政稽查,絞盡腦汁地搶單送單

直到遇上了學心理學的路曉歐,姚遠才慢慢打開心扉,真正從陰影裡走出來,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創立了自己的遠方快遞,後來被收購,又東山再起,創立了新遠方。

隨著創業之路越走越遠,草根出身的姚遠開始變得剛愎自用,還學會為了資本而自欺欺人,差點迷失方向,幸而及時回望,找回初心。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原本,這是一個十分豐富、複雜的人物形象,姚遠的身上有那個年代創業者特有的衝勁兒,能吃苦,重義氣,又有腦子,再加上身世坎坷,性格里還有隱忍和孤傲的底色。

本身自帶憂鬱氣質的劉燁,演技當然是好的,他幽深的眼神裡很有戲,表演也很細膩,把前半部分的姚遠演得很飽滿。

前半部分劇集裡,劉燁頂著1999年的泡麵頭,把躊躇滿志的窮小子姚遠一下子就帶到我們的眼前。這個時候的劉燁演技完全在線,情緒非常到位。

只是,看到後面部分的時候,忍不住對劉燁的演技泛起了嘀咕,全程黑著一張臉的姚遠,忽而就變成了集快遞、出行、美食、專車於一體的全能贏家。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前面創業何其艱辛,從上海到深圳,從深圳到廣州,輾轉好幾年,後面忽然一個月之間就把專車創業成功了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最後幾集的姚遠,創業就像過家家,非常非常簡單


難怪網友們都說姚遠一個人就扛起了順豐、攜程、滴滴、美團的所有大旗。一個人就是一個隊伍,真神奇

節奏快得莫名其妙,這種感覺很奇怪,就像是導演和編劇硬塞給觀眾們的一個印象:沒辦法,我姚遠就是這麼強大。

可惜了劉燁前期那麼細緻的鋪墊了。劇情的走向節奏不對,角色的魅力也被大大降低了。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因為劇情明顯灌水,馬伊琍的演技在劇中被壓制的也很明顯。

自《我的前半生》之後,她有兩年沒有出演電視劇了,這次強勢復出,大家對她還是蠻期待的。從學心理學的在校大學生到職場女魔頭,馬伊琍這次的角色挑戰也不小。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學生時代的路曉歐聰明,自信,打遍全校無敵手,對追求她的男生絲毫不在意,只喜歡分析她的病人們

作為郵政老大的千金,路曉歐身上沒有大小姐的影子,她外在樸素,內心孤傲,痴迷於心理學,最愛的音樂是悲愴的《流浪者之歌》。

工作之後的她一路開掛,在強大的心理學知識的加持下所向披靡,無論是幹辛苦的快遞,還是做高深的大數據,她都得心應手。她不僅幾度幫助姚遠度過創業危機,還在劉氏集團風生水起,是同事們聞之色變的“黑天鵝”。

但是,她的女強人形象不是通過劇情來詳細合理地演繹出來的,有很多次,她的氣場和能力都是通過劉氏的口述展現的。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劉氏的大BOSS誇路曉歐有天賦,能洞察別人的心理,是驅動別人的商戰好手

這樣的安排,總顯得有些空洞,說服力不足。馬伊琍明明是那種很有幹練氣質的女演員,演職場精英對她來說並不難。

但是,《在遠方》後半部分跳躍的情節削減了演員的表現空間,馬伊琍飾演的女主角角色魅力最後也被減分不少。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比如,後半部分她輕飄飄地就成了雲天出行的女總裁,又忽而就被集團操控著陷害,缺乏說服力

除了展現男主角的奮鬥歷程之外,男主和女主的感情線也是劇中值得濃墨重彩的部分。

想當初,兩人經歷了三次分離,走的可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虐戀。

第一次分開,是因為路爸的反對。兩個人現實差距太大,傷心無奈的姚遠只好選擇了不辭而別,遠走他鄉。

第二次分開,是因為路曉歐發現和姚遠做人做事的理念分歧太大,情侶創業合作終止,各自追尋各自的夢想。

第三次分開,是因為路曉歐在結婚前清醒地發現了兩個人之間存在著問題:姚遠給的生活,並不是她想要的,姚遠這個人,也不再是她想嫁的了。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這麼千轉百回的感情,最終竟然在流水賬裡交代了,曉歐被綁架,然後成為了植物人,然後又在定情音樂《流浪者之歌》中醒來了……一切都是輕描淡寫,整個顯得虎頭蛇尾。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大結局,曉歐因為車禍成植物人,姚遠守了三年。明明是紮紮實實的奮鬥劇,忽然便變成了韓劇的套路。這,很扯

除了男女主之外,配角們的演技也都很有水準。梅婷就不用多說了,她在這部電視劇裡塑造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形象,劉愛蓮。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這一次,梅婷不再演溫婉柔弱的女人,而是演了一個強幹的女企業家劉愛蓮,沒有多少文化,但是情商很高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梅婷飾演的劉愛蓮一開始並不討喜,路曉歐找姚遠找了三年,結果第一時刻從他家裡出來的卻是一個陌生的女人

劉愛蓮是姚遠青梅竹馬的小學同學,早早出去打工,丈夫輸掉廠子之後失蹤三年,她拖著幼小的女兒和姚遠搭夥過日子,一起創立遠方快遞,中途因為想成全姚遠和路曉歐選擇退出,回到家鄉買下一家紡織廠,後來又臨危受命,回到新遠方,當上了霸道女總裁。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梅婷的角色沒有出現虎頭蛇尾的現象,而且後面和副廠長的CP感很強

保劍鋒在這部劇裡的角色十分出彩。

緊抿的嘴唇,不露齒的微笑,嘲諷的眼神,筆挺的身姿,犀利的言語……他精準地塑造出了一個理性、剋制、腹黑的霸道總裁劉雲天,算的上是近兩年熒幕上難得一見的總裁形象。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和偶像劇裡傻氣的霸道總裁不同,保劍鋒靠演技征服觀眾,他演戲時微表情處理得非常到位,演技很有質感

很喜歡看他的橋段,無論是他對女秘書霍梅的無情挖苦和暗暗吃醋,還是與姚遠之間的激烈博弈與惺惺相惜,他都能很自然地演出強烈的CP感。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劉雲天與姚遠因為非典被困在小院裡,兩個人的交鋒很好玩,一個大大咧咧吃相粗魯,一個斯斯文文有嚴重潔癖

可惜的是,這位個性鮮明的霸道總裁,前面一直都很有氣場,後期忽然就沒了存在感。因為堅持把雲天出行交給姚遠的在路上而被架空,他隱居在霍梅的民宿小院。此時,身穿運動裝的他,一下子模糊得都快辨別不出來了。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尤其後期的他,完全看不出他之前商界奇才的影子了

究其原因,不是演員沒演技,而是因為根本就沒空間給他展示,劇情不允許,所有的都是一閃而過,直白宣告式的走到結尾了。

還包括劇中另一重要配角高暢的現狀,以及羅氏背後的資本力量究竟是誰……這些情節都是模稜兩可的。

後面幾集裡,劇中人乾巴巴地重複著“大數據”和“資本”之類的名詞,非常牽強。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最後幾集演了啥?不知道,滿耳都是“大數據”,滿屏都是觀眾的吐槽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同問……

原本最受期待的大結局變成了一鍋亂燉,實屬可惜。直到看到屏幕上出現“全劇終”三個字,真有點不能接受,居然就這麼完了……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姚遠在博客裡寫了他與曉歐的最後結局,同時,電視劇也在此時送上了輕飄飄的三個字:全劇終

很多觀眾都對這個爛尾式的結局非常不買賬,導演強行幫我們按了快進鍵嗎?

那麼,“省下來”的時間到底幹嘛去了?答案是:忙著注水去了。

不知道是導演編劇急著收工,還是金主爸爸們太過直白,故事情節最後水到令人驚訝的地步。看到最後,感覺電視劇幾乎變成了口播廣告的專場,從飲料到冰箱,從食用油到面膜,趕趟兒似的一條又一條,而且有的還要生硬地重複好幾遍。

情節之外,《在遠方》裡充滿廉價感的服裝和造型嚴重拉低了美感,給角色魅力也減分不少。

前期的姚遠,頂著泡麵頭、揹著斜挎包、踩著飛躍鞋的窮小子造型還是很符合角色的,後面的姚遠搖身一變成為了億萬富豪,卻頂著厚重的頭套,穿著不合時宜的紅毛衣或者藍睡袍,怎麼看怎麼彆扭。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成功企業家的紅毛衣:難道是為了顯示他暴發戶的形象?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成功企業家的藍睡袍:不應該吧,前面那麼多集對他的設定,分明一直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嘛


至於女強人路曉歐,在劇中的衣著更是隨便,穿著萬年不變的鬆垮大毛衣,還有一件非常違和的紅馬甲,也是足足穿了好幾集,真有點“樸素”得過了頭。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紅毛衣的路曉歐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藍毛衣的路曉歐

對比一下的話,《我的前半生》的的唐晶,《都挺好》裡的明玉,都比路曉歐更像女強人,也更有奮鬥的痕跡。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袁泉演的唐晶,走路帶風,氣場足足的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姚晨演的蘇明玉,也是這兩年熒屏上很受歡迎的女強人形象

可惜了馬伊琍,造型拉後腿,雖說靠演技不靠衣衫,但好歹服裝也要符合形象嘛,這可是在華爾街混過的商業女精英啊。

還有大美人曾黎,從廝殺的商場退出後,《在遠方》劇組就忘記讓人換衣服了吧,一件長袍穿到底……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曾黎的美是中戲96班公認的,她也曾被稱為是“200年難得一見的大青衣”

她在劇中是一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高級女秘書,前半部分的她,身穿不同的職業套裝,非常顯氣質,美豔高冷,聰敏幹練。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只是到了後期,劇組對霍梅的服裝也太過隨意,除了這件長袍基本上就沒別的服裝造型了

莫非劇組演員全都得罪了造型師?還是製作經費太緊張?

服裝為角色服務,作為展現商戰的大片,這些細節原本可以更到位一些的。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借圖說話……

槽點歸槽點,《在遠方》的亮點也不少:

除了中戲96班和上戲94班的演員們,劇中還有程煜、馮國慶等老戲骨,也貢獻了精湛的演技,一個是路曉歐的父親,威嚴而有遠見的郵政人,一個是姚遠的二叔,質樸而慈愛的快遞員。

他們自然的表演把兩位長輩塑造得很真實,就如我們身旁的長輩們一樣。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程煜飾演路曉歐的父親路中祥,是一位敬業的“老郵政”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馮國慶飾演姚遠的二叔,對待姚遠就像親生兒子

作為一部獻禮劇,《在遠方》以熒屏上少見的快遞行業為主,真實地展現了快遞人的奮鬥歷程,裡面的許多故事都有現實原型,與大佬們真實的經歷有所呼應(據說這部劇是以德邦物流為原型的,裡面的故事很多都是現實採訪來的實事)。

《在遠方》很好地展現了時代的發展與變遷。從1999年到2019年,長達20年的時間裡,除了從他們的奮鬥裡能看到快遞的發展,也能從他們的生活裡看到一些歷史的痕跡和時代的烙印:

千禧年世界末日的傳說,2003年肆虐的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劉翔奪冠和退賽的兩次奧運會,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創立,還有早已遠去的BB機,消失的MSN,沒落的博客,轟轟烈烈的家電下鄉……

充滿理想主義的《在遠方》:明明可以走得更遠,偏偏急於止步

姚遠和遠方快遞的員工們守在電視機前看劉翔在奧運會上的比賽

輪番出現的這些畫面,讓人很是動容,也跟著好好地懷舊了一把。

總的來說,《在遠方》是一部優點與槽點齊飛,驚喜與遺憾並存的作品。感謝它讓中年演員們“有戲可演”,而不是被各種小鮮肉霸屏,這是大家非常樂意看到的。

如果,劇裡那些瑕疵避免了,該有多好。

記得電視劇裡有一個很動人的片段,是重新創業的姚遠借羅曼·羅蘭之言說到自己心中的夢想:做一個英雄。

是啊,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你認清了生活的真想是什麼,很殘酷,但是仍然熱愛它。失敗了,不可怕,跌倒了,再站起來

既然想打造一個在現實世界裡充滿理想主義的英雄,那就鉚足了勁兒全力以赴,畢竟《在遠方》打的是“金牌製作班底+實力派演員+真實的行業劇”三大王牌。

奈何故事收尾倉促,情節不飽滿,細節不完美,本來可以走得更遠,可惜偏偏急於止步。

作為一名一集不落看完了整部劇的普通電視觀眾,只好悵悵地對它嘆一口氣:愛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