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教育」 教育部再次出手!沒有教師資格證的老師慘了

2018年的教師資格證考生應該都知道,從去年起,教育部就明確規定了一件事:所有從事教學工作人員必須具備教師資格證才能上崗。

去年年底各省教育部門對各學校、各線下教育機構進行了排查整改,力求做到每一個在崗教師都持有對應學科的教師資格證。

現在,教育部再次出手整治線上教育,沒有教師資格證的老師們,慘了!

1

教育部發文

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



「德州教育」   教育部再次出手!沒有教師資格證的老師慘了


《實施意見》提出三方面的主要措施:

一是實施備案審查制度。備案審查重點是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和培訓人員;備案審查流程是:校外線上培訓機構在取得ICP備案(涉及經營電信業務的,還應當申請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備案的證明、等級測評報告後,向機構住所地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提交相關材料,申請備案。

二是開展排查整改。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網信、電信、公安、廣電、“掃黃打非”等部門制訂排查方案;排查監管的重點是內容健康、時長適宜、師資合格、信息安全、經營規範等方面情況;2019年12月底前完成排查,並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於2020年6月底前完成整改。

三是健全監管機制。強化綜合治理,探索“互聯網+監管”機制,改進監管技術手段,建設全國校外線上培訓管理服務平臺;明確教育、網信、電信、公安、廣電、“掃黃打非”等部門職責分工;建立黑白名單,及時更新,實現動態監管;加強行業自律,提高培訓質量,提升培訓對象滿意度。

2

教育部對線上教育培訓的

重點監察內容

「德州教育」   教育部再次出手!沒有教師資格證的老師慘了



在《促進校外線上培訓健康有序發展 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就答記者問》中,重點回答了監管的重點內容。

日常監管重點主要針對當前校外線上培訓存在的突出問題,從5個方面做出了規定,既指明瞭方向,又明確了底線要求,努力實現培訓內容健康、時長適宜、師資合格、信息安全、經營規範。

一是在培訓內容方面,要求傳播正確價值觀,在思想性、科學性和適宜性等方面符合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要求,體現素質教育導向,不得包含淫穢、暴力、恐怖、賭博以及與學習無關的網絡遊戲等內容及鏈接等。課程設置符合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能力,學科類課程培訓內容不得超出相應的國家課程標準,須與招生對象所處年級相匹配。

二是在培訓時長方面,要求培訓機構根據學生年齡、年級合理設置課程培訓時長,每節課持續時間不得超過40分鐘,課程間隔不少於10分鐘,注重保護學生的視力;面向境內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直播類培訓活動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1:00,保障學生足夠的睡眠時間。

三是在培訓人員方面,要求培訓機構具有完善的招聘、審查、管理培訓人員的辦法,師資隊伍相對穩定,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從事學科知識培訓的人員應具有國家規定的相應教師資格,保障培訓質量。

四是在信息安全方面,要求培訓機構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要求,落實三項安全保護制度,具有完善的安全保護技術措施,做好信息和數據安全防護,防止洩露學生隱私。

五是在規範經營方面,要求培訓機構嚴格執行國家關於財務和資產管理的規定,在培訓平臺顯著位置公示收費項目、標準及退費辦法,不得收取超過60課時或3個月的費用。提供格式合同,鼓勵建立第三方賬戶監管機制,降低群眾消費風險,保護群眾利益。

3

教育部開展排查

不合格機構限期整改


規範線上培訓涉及很多環節,其中涉及到的流程和要求是什麼?

首先是提交材料。

2019年10月31日前,已開展校外線上培訓的機構通過全國校外線上培訓管理服務平臺向住所地所在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提交備案材料,申請備案。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提交材料進行審查核實。

其次是開展排查。

2019年12月底前,各地對在本省(區、市)申請備案的校外線上培訓開展排查,並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培訓機構開展相應的自查。

三是進行整改。

2020年6月底前,經排查發現問題的校外線上培訓機構應當按整改意見進行整改,並重新提交相關材料。

從整體來看,教育部在嚴查教育培訓機構的同時,教育機構也會提高面試的門檻。沒有教師資格證,不論你是否是師範生,可能在HR篩選簡歷的時候,就會被剔除掉了!已經在職的教師們,如果在規定日期還是無法考取教師資格證,可能距離被辭退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總而言之,教師資格證已經成為從事教學工作的敲門磚,沒有這本證書,就是寸步難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