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習慣,一個讓人不知不覺中進步和成長的妙招

為了給兒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我決定每天陪兒子讀30分鐘書,又提升自己又培養兒子,想得美美的。

看起來只有30分鐘,好像很容易做到,本來我也以為是這樣的,事實是正在讀書被電話打斷,正在讀書被兒子拽著講話,正在讀書門鈴不斷響起……那種挫敗感簡直了!

當我看到《微習慣》一書的封面寫到“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時是充滿質疑的。

像我這樣的懶癌加拖延症患者,除了高中考大學那段時間天天雞血滿格,後來很少能真正堅持長期去做一件事情!

而《微習慣》確實減緩了我渴望成長的焦慮,也讓我開始慢慢靜下心來,每天雷打不動的至少5分鐘的閱讀,1個俯臥撐,不知不覺書讀了一本又一本,體重好像也不再上升……

微習慣會讓我們在這種毫不費力,不知不覺的積累中,形成驚人的成就感,讓人特別愉悅!

這本書的作者是斯蒂芬·蓋斯,曾經的他非常普通,沒有高薪的工作,履歷也並不耀眼,像大多數普通人一樣,生活不如人意。最終他為了改變自己,研究各種習慣養成策略。

書中詳細剖析了微習慣的生理學基礎,列出了執行的具體步驟以及執行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則。

這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告訴我們要自律,而是從作者的實際行為以及取得的成效引導我們不斷地形成微習慣,最終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方法。

這本書由七章組成,主要講述了三個部分的內容:一、微習慣為什麼是不可能失敗的?二、微習慣策略是什麼?三、微習慣的具體實施步驟和原則。

微習慣,一個讓人不知不覺中進步和成長的妙招

一、 微習慣為什麼是不可能失敗的呢?

1、 微習慣是什麼?

微習慣是我們日常理解的習慣的縮減版本。比如把“每天閱讀一本書”縮減成每天閱讀2頁書,把“每天要寫夠3000字”縮減成每天寫50字,把“每天做100個仰臥起坐”縮減成每天做2個仰臥起坐……

把目標分解到小的不能再小,然後任務就會變得特別簡單,簡單的不可能完不是不是。

微習慣的基礎就在於這些微目標,微步驟,把目標分解成“小得不可思議的一小步”,當然分解目標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要形成習慣。

2、根據大腦的運行原理合理分解目標。

我們的大腦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基底神經節和前額皮層,前額皮層非常聰明、靈敏,負責思維和決策,是絕對的管理者。

而基底神經節則相對愚蠢,比較頑固,不易改變還總處於不斷地機械的重複模式之中。

好像班裡的一個學霸和一個學渣一樣。

我們的前額皮層想法多多,目標多多,想要身體健康,想要英語流暢,想要閱讀寫作等等,由於目標太多太大,會消耗太多精力,容易疲勞。

而基底神經節沒有什麼遠大的目標,對接收到的信號只是進行不斷地重複,反而可以節省精力,高效運行。

所以我們如果把前額皮層的目標分解成微目標,訓練基底神經節不斷重複形成習慣不僅可以節省精力,還不需要監督就可以自動處理安排好的各項任務,聽起來就很神奇的樣子。

微習慣,一個讓人不知不覺中進步和成長的妙招

二、微習慣策略

顯而易見,微習慣策略就是強迫自己每天實施1到4個“小的不可思議”的計劃好的行動。這些行動小到不會失敗,小到不會因為特殊情況就被你輕易放棄。微習慣策略包括四個部分。

1、以微習慣方式運用意志力。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認為意志力是我們形成習慣,達成目標過程中非常非常重要的力量。

一旦出現懈怠或者某個目標沒有達成,我們就會自責,覺得自己沒有意志力,非常焦慮甚至失去信心。

作者總結了威脅意志力的5大要素,分別是努力程度,感知難度,消極情緒,主觀疲勞和血糖水平。

首先,微習慣需要的努力程度非常小。

做兩個仰臥起坐需要很努力嗎?讀一頁書呢,真的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成功的呢。

其次,微習慣的本質絕對不會讓你在還沒做的時候就感覺非常困難。

有時候我們感知到困難比實際要大很多,跑5公里感覺上就像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困難,而做一個仰臥起坐在感覺上就是“也太少了吧,做5個也不是個事啊”。

再次,微習慣的目的是為人生增添美好事物。

微習慣本身是一種積極行為,即使打斷了你正在做的開心的事情,時間也非常短;如果你現在非常消極,在努力極少的情況下你做了一個積極行為,也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正能量。

最後,是微習慣只會引起微量的主觀疲勞,不會影響到你的整體精神狀態

而如果本來你就感覺很累,還要再跑5公里,就會產生畏懼心理,而嘗試著做一個仰臥起坐或者讀一頁書甚至會給我們帶來成就感,讓我們能量更充足呢。

2、用微習慣拓展舒適區

我們把心理舒適區想象成一個圓圈,在圓圈裡時最舒服,是基底神經節控制的領域:八點起床,吃飯、上班、工作、下班、刷手機、睡覺等,不需要思考就輕易而舉的可以做到,天天如此週而復始!

圓圈外則是我們想達到的目標:運動、閱讀、寫作、早起、自由等,因為它們不在基底神經節控制的範圍內,所以需要不舒服的過程才可能實現。

通常我們採取的策略就是:努力,拼搏,制定計劃,定好鬧鐘,熱血騰騰的衝向圈外,朝我們的目標,夢想,想要的生活奮力拼搏,然而只有極少數意志力非常強大的人才可能成功。

一旦我們的動力和意志力支撐不了的時候,我們只有垂頭喪氣的繼續縮回到圈子裡。

微習慣則是走到圈子的邊緣,向外邁出一小步,只是有一點點的不舒適,不會造成劇烈的變化,也不需要強大的意志力的支撐。

這樣的話,隨著小小的前進,進一步行動和個人成長的基礎就慢慢建立起來,形成習慣之後,就可以逐漸誇大我們的“包圍圈”啦。

微習慣,一個讓人不知不覺中進步和成長的妙招

3、 用微習慣解決阻力

大腦天生牴觸變化,大多數阻力體現在兩個時刻。

一個是行動前的阻力。

對於拖延症患者來講更是如此,第一個動作是如此重要,如此困難,吃點點心再開始看書,刷兩分鐘手機就開始看書,喝點水再開始看書……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最終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坐下來翻開書!其實真的坐下來打開書也是可以安安靜靜的好好讀書的。

所以第一個動作一定要簡單,簡單到只做一個仰臥起坐就算完成任務!“摩擦力”太小,阻力好像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另一個則是繼續行動面對的阻力。

繼續行動形成習慣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無聊、無趣、厭煩的情緒,這時一定要堅持繼續把目標分解成微目標微步驟,不要提高目標,讓大腦產生對抗,我們不能為了短期收穫毀了長遠計劃。

無論是從意志力的培養、舒適區的拓展還是解決習慣養成過程中的阻力而言,微習慣都有著它獨特的優勢,是我們在習慣養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策略。

微習慣,一個讓人不知不覺中進步和成長的妙招

三、微習慣養成的步驟和原則

微習慣的養成第一步是選擇合適的微習慣和計劃,列出一張簡單的微習慣清單,兩到三個最好,最多不要超過四個,不要挑戰我們的意志力,不要讓大腦產生牴觸情緒,要把目標定的小到荒唐。

第二步還要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明確自己想要培養這個習慣的內在依據,這樣才能持久的堅持下去。

第三步把習慣養成納入日程,一天一次,隨時可做,自主,自由和靈活,但必須每天加持!

第四步,建立回報機制,以獎勵提升成就感第五步,記錄和追蹤完成情況,目標設定要清晰,目標成功率要設定為100%,微習慣太簡單,不可能有一天完不成!

微習慣,一個讓人不知不覺中進步和成長的妙招

在微習慣養成過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當大腦強烈牴觸時,後退並縮小目標;滿意自己的每一個進步,當然不是滿足;

不要過多提高要求,堅持最重要;用多餘精力超額完成任務,而不是制定更大目標等。

微習慣——小得不可思議的目標,讓我們一身輕鬆地行動起來。

只要開始行動,我們就有機會做得更多。

而當行動成為習慣時,我們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實現曾經可望不可即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