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史話13 70年代後的美國科幻

美國從70年代到現在,伴隨著整個文學市場的萎縮,科幻小說的銷量也遠不如從前。美國科幻在這些年裡主要有如下變化:

1.科幻雜誌進一步式微,數量減少,銷量降低。許多知名科幻雜誌的訂閱量其實僅僅夠維持生存。

2、奇幻小說、恐怖小說等類型文學在70年代崛起,分流了相當一部分讀者,而許多新起的作家,都是一手寫科幻,一手寫奇幻,還會留一隻手寫恐怖。

3、女性主義科幻興起。繼勒吉恩之後,有一批女性作者進入科幻界。她們人多有強烈的女權意識,在她們筆下,由男性主導的科幻世界變得不一樣了。

4、科幻影視極度發達。有史以來好萊塢50部最賣座影片中,幻想類題材超過90%。對於科幻小說而言,發達的科幻影視是把雙刃劍,既宣傳了科幻,又使科幻庸俗化,既吸引了觀眾,又消解了讀者。

5、網絡興起,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自然也改變了科幻。包括科幻的寫作、科幻的宣傳、科幻組織的建立活動等,如今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網絡。

但還是有一大群科幻作家的堅持,使得樹大根深的美國科幻在70年代後直到現在,依然枝繁葉茂。

科幻史話13 70年代後的美國科幻

在美國科幻史上,從來沒有人在兩年內連續兩次將“雨果獎”和“星雲獎”兩大科幻獎盡收囊中,直到他橫空出世。他就是奧森•斯科特•卡德。卡德將宗教融於科幻小說的方式為科幻小說帶來了新面貌。卡德的重要性在於他的觀念,在於他的寫作技巧。他那明快而開放的文字,成功地擴展了我們的思想。“安德系列”是卡德最重要的系列小說。其中《安德的遊戲》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蟲族嚴重威脅著地球,地球當局將賭注押在一個遊戲天才身上,此人將獲得地球遠征艦隊的指揮權,與蟲族展幵決戰。安德•維京被選出來,但是,大決戰以他完全沒有想到的方式開始了……

科幻史話13 70年代後的美國科幻

新史詩奇幻《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R.R.馬丁的作品主要以人物為關注點,描寫細膩豐富,突破了幻想文學界固有的創作模式,多次引領閱讀潮流。他在幻想文學的三大主要分支——科幻、奇幻和恐怖小說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由於馬丁的輝煌成就,他也被譽為“美國的托爾金”和“新世紀的海明威”。他的長篇科幻小說《光逝》是浪漫太空歌劇的代表作,全書以消逝的光明比喻愛情的消散,以孤星的旅途代表人的心境,詩歌一樣的語言中瀰漫著唯美的傷逝情懷。

科幻史話13 70年代後的美國科幻

拉里•尼文是名副其實的技術流,始終跟隨著科技的發展而創作自己的作品。1970年,尼文將美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弗里曼•戴森構思的“戴森球”系統引入了自己的“已知空間”,創作出了《環形世界》,為他贏得了雨果獎、星雲獎、軌跡獎和澳大利亞科幻小說成就獎,一舉奠定了他硬科幻大師的地位。《環形世界》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星環創造了宇宙間最大人工造物的記錄。看看這組關於它的數字——直徑9000萬英里(約為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周長6億英里〔光也要跑一個多小時),寬100萬英里,面積為地球的300萬倍(就像把三百萬個地球攤平了,再一個個連起來)……

那麼,這樣一個奇蹟是誰建造的呢?這正是主人公路易斯需要探索的……

科幻史話13 70年代後的美國科幻

進行商業寫作的人總在操心,怎樣使自己的書暢銷。然而,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是暢銷書的寵兒,從來不會為這事兒操心。邁克爾•克萊頓就是其中之一。邁克爾“克萊頓聲望在20世紀90年代達到最高,因為他的作品《侏羅紀公閌》被好萊塢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搬上銀幕,成為轟動世界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科幻電影。那之後,克萊頓再接再厲,又繼續推出作品。1995年,《侏羅紀公園》的續集《失落的世界》藉助混沌理論,提出了物種滅絕的新觀點。

科幻史話13 70年代後的美國科幻

在新浪潮運動盛行的時候,有人不寫新浪潮;在賽博朋克席捲全球的時候,有人不寫賽伯朋克;在科幻影視化的今天,也有人堅決不寫劇本。他們堅守在自己的科幻世界裡,書寫著自己的夢想,譜寫自己與眾不同的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