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八員大將合力圍攻張飛,為何張飛依然能輕易逃脫?曹魏名將是否徒有虛名?

姒莞萱


這個可不是曹操,手底下的人太弱了,而是張飛這個人實在是太過於陰險。張飛這個人的實力還是可以,但是他最喜歡嚇唬別人,尤其是長著那張恐怖的臉,甚至都曾經靠著自己的大嗓門把別人嚇死。而且他的逃跑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很多次丟掉了城池,自己一個人跑了回來,劉備見到這樣子都無奈了,本來還想打張飛幾巴掌,但是張飛自己動手了,實在是厚黑學學到了一定的境界。



首先是張飛的實力並不弱,曾經嚇退曹操的百萬雄師。

很多人見到張飛,在戰場上的表現是非常少的,就會以為張飛是三國演義裡面不怎麼厲害的大將,但是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

我們看到關羽經常在戰場上表現,不僅是溫酒斬了華雄,而且是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這些故事都是我們耳邊能聽到的事情。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從前張飛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將軍,他能夠和關羽打個平手,證明這兩個人的實力是差不多的,只不過關羽是他的哥哥,所以在戰場上表現的機會就要多一點。




張飛在戰場上也表現過一次,只不過他沒有和別人真正交手,別人看到他就非常的害怕。那就是張飛在長坂坡這一站戰中,一個人定於千軍萬馬之中,曹操當時率領了百萬雄師,可是也害怕張飛會跑過來殺死他,因為關羽曾經說過,張飛是比他自己還要厲害的,只不過他表現的比較少,他能夠上將首級能夠輕易的取到。


當時曹操見到張飛是如此厲害的,甚至手下有很多人都被張飛給嚇死了,張飛當時說我乃燕人張翼德是也,誰敢和我決一死戰?這個當時曹操就被嚇到了,立刻就準備回去了,也害怕張飛後面會有什麼埋伏,當然張飛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其次張飛這個人雖然長得非常的粗魯,但是非常的的聰明,總是能夠靈活的躲避各種危機。

張飛這個人也是非常聰明的,當初曹操被他嚇走,其實張飛也是做了一定的準備。張飛見到趙子龍跑了過來,就立刻讓他回到主公的身邊,一定要將劉禪保護好,自己一個人就準備在橋上等著曹操大軍,而且自己帶的那幾十個士兵可是非常厲害的,其中就有最厲害的燕雲十八騎。讓這些人把馬尾巴綁上了一些樹枝,然後讓他們立刻跑了起來,當時這個地方可是灰塵特別的多,跑起來就是煙霧瀰漫,曹操看到這樣子,就以為裡面有很多大軍。


曹操知道諸葛亮劉備可能是非常會耍陰謀詭計的,說不定這只是一個陷阱,要是自己跑上去的話,萬一中了埋伏怎麼辦?所以見到現在已經得到了好處,就立刻跑了回去,曹操畢竟是一個謹慎的人,他才不會去這樣冒險呢。

最後張飛有一個強大的的哥哥,沒有人敢動他。

就算張飛不怎麼厲害,但是他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哥哥,那就是關羽,關於可是曹操最喜歡的打仗,但是因為關羽實在是太喜歡劉備了,總是留在劉備身邊,不肯來曹操這邊,曹操不管是給了什麼,關羽都會拒絕,最後曹操也沒辦法,只能放關羽走了,現在要是碰到關羽的話,曹操可能是非常的難受。




而且曹操也知道關羽是非常厲害的,自己手底下根本沒有人能夠擋得住,要是自己的人跑了過去,關羽突然衝了出來的話,那麼這些人可能就會喪命,曹操可是經不起損失。

你們認為還有哪些原因呢?歡迎在下面評論。


史研三國


曹操八員大將合力圍攻張飛,是哪八位呢?原來是張遼,許褚,于禁,李典,徐晃,樂進,夏侯惇,夏侯淵,一個超一流高手外加幾個一流高手,可以說幾乎是曹操當時最強的大將陣容了(典韋已故)。曹操出動了這麼強大陣容圍攻一個武將的,還有一次,就是許褚,典韋,夏侯淵,夏侯惇,李典,樂進圍攻呂布那次,但是那次也沒能傷他一根毫毛,只是擊走呂布而已。所以,以張飛完全不遜呂布的武藝的情況下,曹魏八員猛將沒能擒下或者殺死張飛也很正常。那麼,由此可不可以說曹操的猛將都是浪得虛名呢?



當然不能這麼說!曹操六將圍攻呂布,那可是小說中第一猛將,又擁有赤兔馬,這六將沒能抓住或者殺死呂布,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八將圍攻不輸於呂布的張飛,情況卻大不一樣,甚至有根本性區別。因為,呂布那一場,屬於單挑性質,先是許褚,後來典韋加入,李樂兩夏侯又隨後齊齊趕到。而八將圍攻張飛,不是單挑,而是兵戰,來看看當時情景。



當時,恰逢衣帶詔事件發生,劉備騙過曹操,並重新控制了徐州,策應袁紹。於是,曹操發起大軍,攻打劉備,沒想到,一貫粗魯的張飛還給劉備獻計,說趁曹操新來,我們以逸待勞,今晚可以劫營,劉備稱善從之。可惜,老天可能要考驗猛張飛的頭腦,颳起了大風吹斷曹操的大軍牙旗,給了曹操警告。於是,曹操分兵九隊,一隊紮營,其他八隊就是由八位大將率領埋伏。待到張飛劫營,正東張遼,正西許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東南徐晃,西南樂進,東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淵,一起殺來。張飛左突右衝,又先後大戰徐晃隊,樂進隊,最終殺出了一條血路,但是不敢回徐州,而是投芒殤山而去。但是,兵戰對曹軍來說更加有利,因為劉備軍大部分都是從曹操那騙來的部隊,兵戰臨陣又實力懸殊,這些人要倒戈也是情理之中,可是這些曹操猛將還是沒能傷到張飛呢?



有幾個因素,第一,張飛威名遠播,武藝超群,又是死戰情況,曹軍不敢掉以輕心。第二,這場仗之前,是曹操和劉備合作的蜜月期,當時連許褚奉命去劉備營裡,也想著曹操對劉備不錯,又沒叫廝殺,因此才讓劉備帶著部隊走。可見,曹營將領在沒有必要和命令的情況下,何必跟張飛拼死一搏。第三,這八隊軍馬也不是都衝著張飛去的,至少原文中提到夏侯惇隊,李典隊都是負責圍截劉備的。第四,正是曹軍的作戰目標是“反劫營”,可是沒想到劉備軍一下子就潰敗了,別說張飛,劉備也逃脫了,直接逃往袁紹處。當然,這也說明了第五點,曹操除了“反劫營”外,還安排了人手斷絕劉備,張飛回徐州的歸路,想趁他們撤退時一網打盡,沒想到二人都沒回徐州,不過曹操意外的得到關羽和劉備家眷。

最後還有重要的一點,張飛能得脫,和他的智力提升有關係。自從當年被呂布趁張飛醉酒偷襲徐州後,張飛開始注重謀略,連劉備都對張飛說:



“素以汝為一勇夫耳。前者捉劉岱時,頗能用計;今獻此策,亦中兵法。”《三國演義二十四回》

原來:



飛守了數日,見岱不出,心生一計:傳令今夜二更去劫寨;日間卻在帳中飲酒詐醉,……三更時分,張飛自引精兵,先斷劉岱後路;中路三十餘人,搶入寨中放火。劉岱伏兵恰待殺入,張飛兩路兵齊出。岱軍自亂,正不知飛兵多少,各自潰散。《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

因此,張飛又獻“劫營”之計是有前面的事例的,也由此可見,這個時期正是張飛智力上升期,入蜀之戰是巔峰期。所以,當張飛自以為得計,領輕騎殺入曹營時,發現情況不對,於是及時撤出了。縱然如此,突圍後的張飛手上也只剩下數十名騎兵,可以想象,晚退一步,只怕也是吉凶難測。

綜上所述,曹操八員大將沒能傷到張飛一根毫毛,倒不是他們本事不濟,關鍵還是戰場因素和張飛武力,突然提升的智力決定的。另外,如果剩下的這幾十名騎兵,就是坊間流傳,精銳的“燕雲十八騎”,那麼張飛能全身而退更是在情理之中了。


大飛熊騎士


衣帶詔事件爆發,曹操斬殺了在京城的董承、王子服等人,還有兩個漏網之魚,即西涼馬騰和徐州劉備。曹操曾和劉備“煮酒論英雄”,認為劉備是能與自己匹敵的英雄豪傑,對他非常忌憚。因此,曹操趁劉備在徐州立足未穩之時,首先討伐劉備,想把劉備消滅在萌芽狀態。他率領大軍殺奔徐州,想要一鼓作氣,滅掉劉備。

劉備向袁紹求救無果,憂心匆匆,此時,張飛表示不必擔心,他夜間偷襲曹操,叫他有來無回。然而,曹操技高一籌,他的謀士荀彧、毛玠已經料到張飛會來偷營劫寨,擺下十面埋伏,坐等劉備軍隊自投羅網。曹操手下八員大將圍攻張飛,也沒有留下張飛,張飛仍然揚長而去。依據演義,分析如下。

其一,張飛曾大戰呂布,威名在外,曹營八員戰將畏手畏腳。

張飛是三國中少有的和呂布單挑數十回合後還活著的大將,當時十八路諸侯諸將對張飛刮目相看。張飛之名,隨著這一戰,路人皆知,曹營八員戰將也不敢小覷張飛。曹營的這八員大將都有誰呢?他們分別為張遼、許褚、于禁、李典、徐晃、樂進、夏侯惇、夏侯淵。大家注意到沒有,這八員大將之中,沒有打戰不要命的典韋。

狹路相逢勇者勝,沒有“拼命三郎”的精神,武將之間是很難分出生死的。曹營眾將,只有典韋是最不怕死、最拼命的,戰死在了宛城之戰。像其他人許褚、夏侯惇、夏侯淵、于禁、徐晃等人,見勢不妙是會跑的。

如許褚被張飛一矛刺於馬下,就沒有繼續拼命,倉皇逃走;徐晃大戰顏良、文丑,打了二十回合打不過就逃了;夏侯惇在黃河渡口單挑打不過關羽,他就指揮300鐵騎群毆關羽;于禁更窩囊,被關羽水淹七軍後,乖乖投降,沒有像龐德一樣寧死不屈;夏侯淵在定軍山被老將黃忠所斬,說明也不怎麼樣。至於李典和樂進,在演義中屬於二流武將,武功低微,不值一提。

總之,缺少最拼命的典韋,別說八員大將,即使十六員曹將,也不一定能留下張飛。想留下張飛,這不是靠人多能辦得到的,是需要一個和張飛一樣打戰不怕死的猛將打頭陣。

其二,張飛一心逃命,僅憑曹營八員戰將還留不下張飛。

一個人,在危難之時,就會爆發無窮的力量。張飛本來就武功高強,如果單打獨鬥,這八員曹將,連“虎痴”許褚都不是張飛的對手,至於其他人,那更加不是張飛的對手了。想當年,曹營六將圍毆呂布,其中還有典韋、許褚等大將,呂布雖然不敵,逃走還是遊刃有餘的。因此,張飛一心逃命,曹營八大將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張飛離去,無能為力。

其三,曹營八大將,不是同時圍毆張飛的。

這天晚上,劉備在左,張飛在右,各領一支軍隊偷襲曹營。他們兩人衝入曹營,卻撲了個,被曹營眾將圍攻。這八員大將不是同時圍攻張飛的,張飛從東南方向突圍,第一個遇到的是徐晃。徐晃向來是打不過就跑,自己的小命至上,他僅僅打了幾個回合就跑了,給張飛放了口子。張飛打敗徐晃後,向東南方向逃去,走不了,因此改變方向,逃向西邊的芒碭山。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飛正殺間,逢著徐晃,大殺一陣,後面樂進趕到。飛殺條血路,突圍而走,只有數十騎跟定。欲還小沛,去路已斷;欲投徐州、下邳,又恐曹軍截住。尋思無路,只得望芒碭山而去。

總結:曹營八大將早就聽說過張飛曾大戰呂布而不死的大名,感覺自己不一定是張飛的對手,因此他們都畏手畏腳。曹營大將們,也都是欺軟怕硬之輩,遇到能和呂布叫板的燕人張飛,他們未戰先怯。和張飛真正動手的,也只有徐晃等少數大將,也是一接觸就潰退。所以,張飛才能在曹操精心設計的圈套中中突圍而去。


魁哥說三國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應該說的是《三國演義》第二十四回裡發生的故事。

劉備藉著攔截袁術的機會離開曹操,重回徐州。但是不久衣帶詔事發,曹操親自統軍進攻小沛。張飛獻計趁曹軍剛來,前去劫營。結果曹操早有準備,張飛剛一衝進去,曹軍伏兵四起:

正東張遼、正西許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東南徐晃、西南樂進,東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淵,八處軍馬殺來。

不過曹軍雖然八路人馬殺上來圍攻張飛,但是張飛還是成功突圍,全身而退。張飛能從曹軍八將圍攻下順利突圍,其實一點也不奇怪。

這個我們可以參考濡須之戰,孫權和周泰在江邊被許褚、徐晃、張遼三將帶兵夾擊,周泰殺了個兩進兩出,不僅自己成功突圍,還救出了孫權。許褚、徐晃、張遼武藝都不比周泰差,但是周泰在混戰中並不一定會遇到他們三人,所以成功救出孫權。

和周泰一樣,張飛對曹軍八將並非兩軍陣前單挑,而是張飛率軍和八路曹軍混戰。雙方大軍混戰作一團,加上又是夜間,所以曹軍眾將也不能集中起來圍攻張飛一人,甚至找到張飛在哪都有些困難。而且張飛雖然對面的曹將多一些,但是這八人最強的許褚比他還是要差著一些,更不需要保護其他人。所以張飛面對的壓力並不像想象的那麼大,比周泰還要輕鬆些。

另外劉備和張飛是兵分兩路前來劫營,就在張飛和曹軍混戰時,劉備也率軍殺來,結果先後和夏侯惇、夏侯淵、李典遭遇,雙方混戰一場。顯然曹軍也並沒有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張飛身上。

實際上在這一戰裡張飛真正遇到、交手時間比較長的,也就是徐晃和樂進。在《三國演義》裡,即使武藝略低一檔,但是在交戰時想逃命的話,難度也不大。像夏侯惇面對呂布、于禁、張郃面對馬超時,戰敗以後都能成功脫身。更何況徐晃和樂進武藝明顯比張飛低,以這個兩個人的武藝,要留下張飛顯然是很困難的。

所以張飛能在許褚等八路軍馬圍攻下成功脫身一點都不奇怪,倒是劉備從夏侯惇、夏侯淵、李典的攔截下脫身,更讓人驚訝些。


不沉的經遠


曹操八員大將圍攻張飛,竟然叫張飛輕易逃脫,曹操的武將徒有虛名嗎?



提問的背景是,董承接受漢獻帝密昭,串聯反曹人士,劉備被馬騰推薦,董承拉攏,加入團夥。後來劉備藉口堵截袁術,名正言順地帶兵,返回徐州。但董承一夥謀殺曹操失敗,在追查幕後時,牽連到劉備,曹操聽郭嘉之計,東征劉備。劉備令關羽守下邳,保護家眷,自己與張飛迎敵。張飛獻計說,曹軍遠來疲憊,不妨乘夜出擊,打一個措手不及。劉備覺得頗合兵法,就按夜襲佈置。到晚上夜深人靜,張飛在前,劉備隨後,悄悄潛近曹營,結果這一招,早被曹操預料到,已經八面設伏,中軍虛立營寨。



張飛殺入曹軍大營,被正東張遼、正西許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東南徐晃、西南樂進、東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淵,八面包圍,張飛所帶軍馬,原來就是曹軍,如今事勢緊急,一鬨而散,全投曹操去了。但因為這是晚上,包圍圈也很大,存在薄弱點,銜接漏洞,加上張飛勇猛,這八路軍馬中,如果硬槓,只有許褚、徐晃能堅持對戰,于禁、李典、夏侯兄弟等,真打的話,都不是張飛對手。



要知道,徐州是反曹最厲害的,當年曹操為報私仇,大老遠就一路燒殺、屠城,徐州老領導陶謙,緊張害怕得要死,好話說了千二三,曹操不依不饒,仍堅持要陶謙以死謝罪,陶謙臨死選擇劉備接班。劉備治理徐州,很得民心。還有就是,張飛有貼身的十八騎,非常衷心可靠。另外,張飛以逸待勞,曹軍遠道而來,在體力方面,張飛佔有優勢。曹操把劉備從徐州帶走時,徐州百姓曾經祈求,請曹丞相留下劉備,但曹操覺得劉備只能放在身邊,隨時控制,不給軍權,才能掌控,敷衍百姓說,劉將軍有大功,回朝另有任用,硬把劉備帶回許都。



這次曹軍新到,雖然曹操早已改邪歸正,但老百姓仍然心存疑誋,加上劉備有意無意的宣傳、造勢,曹軍地形不熟,民心不可用,曹操這次東征劉備,戰略目標就是最多抓住、或者趕跑劉備,並沒有殺死劉備、張飛的打算。中心意思就是給自己挽回點影響。張飛乘亂殺出,是在家門口,人熟地熟,十分正常。張飛的去向,也十分明確,就是直奔邙碭山,做好了長時間打游擊的準備。



對於劉備在徐州,一些施政方略,曹操早有耳聞,這次進軍,也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不敢逼得太緊。雖說八路圍困,也沒下死命令,非要殺掉張飛,抓住劉備。所以,不但張飛跑了,遠遠跟在後面的劉備,一見情勢不妙,也早早就溜號,單人獨馬,往冀州投袁紹去了。



偌大一個徐州,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責任,如今只剩了下邳一座孤城,老婆、家眷都不要了,劉備、張飛倒是輕鬆逃脫,卻給關羽留下一個大難題。即使如此,曹操也沒大意,精心佈置,設計安排,讓夏侯惇帶兵罵戰,許褚、徐晃左右埋伏,務必把關羽逼到絕地,再派關羽的老朋友---張遼,不失時機前去勸降,也虧了張遼舌辯、曹操大度、關羽機智,一番鬥智鬥勇之後,達成妥協,關羽暫時歸降曹操,被封漢壽亭侯,成就了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出五關、斬六將,不畏艱險,返歸劉備的一段膾炙人口、傳頌至今的故事。



八面埋伏的曹軍眾將,不能說徒有虛名,不僅武力勇猛,對曹操也衷心無二。但人是有思想、有交際的,很難說八將中,沒有人同情劉備,暗中放水。因為當時劉備在徐州,名聲很好,曹操也明白,一味靠武力,難以平息民怨,收服人心,只要把這反曹勢力趕跑,也就心滿意足了。曹操後面費那麼大勁,給關羽下套,難保沒有收買人心這層意思。(004)


流譽後


談論任何事情,都不能斷章取義,一定要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關於曹魏八員大將合力圍攻張飛的前因後果,在這裡先作一個介紹。

此事以三國演義為背景,事情的起因,是因為衣帶詔事件的爆發,曹操先後斬殺了參與此事的董承、吉平、王子服、吳子蘭、種輯、吳碩等人,只剩下馬騰與劉備在外沒有抓住,因此曹操決定親率大軍前往徐州攻打劉備。



劉備得知消息後,馬上派人向袁紹求救,袁紹以兒子生病為由沒有發兵救援,劉備非常擔心,既無援軍,又無法對抗曹操,而關羽又在下邳城不在小沛,只能靠自已。於是張飛向劉備提議,可乘曹操剛來立足未穩,趁夜劫曹營,便可大破曹軍,劉備同意了。

劉備決定當天晚上動手,但是曹操因為牙門旗被風吹斷,有不詳預感,因此請教手下謀士荀彧、毛玠,兩人不約而同的提醒曹操說劉備軍會來劫營,因此曹操早就做了安排,並佈下埋伏,只等著劉備軍到來。



當天晚上,劉備與張飛各領一支軍隊前往攻打曹營,劉備在左,張飛在右,兩人自以為得手,衝入曹營,結果一下子就被包圍了,當時曹營的八員大將分別是:張遼、許褚、于禁、李典、徐晃、樂進、夏侯惇、夏侯淵。

當時的位置是這樣的:正東方是張遼、正西方是許褚、正南方是于禁、正北方是李典、東南方是徐晃、西南方是樂進、東北方是夏侯惇、西北方是夏侯淵。



當時的劉備與張飛是分兵的,劉備在左,張飛在右,而被八將團團圍在營寨,曹操可是帶了十幾萬人馬,營寨也是非常大,雖然八將將劉備與張飛包圍起來,實際上還有很大的空間,劉備與張飛兩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突圍,突圍方向是小沛,再不行就是回徐州及下邳,小沛及徐州、下邳都在東南方向,因此張飛與劉備都是向東南方向突圍的。

張飛向東南方向突圍,遇到的就是徐晃,徐晃根本就不是張飛的對手,幾個回合,張飛就打敗徐晃而向東南方向逃去,看到去小沛的路已經被截斷,因此改變方向向西邊的芒碭山逃去。



而劉備最初也是向東南方逃去,因為張飛先衝出去,給劉備殺了一條路,因此劉備逃出曹營,也看到去小沛的路被曹軍截斷,因此劉備向北逃去。

張飛向西逃,劉備向北逃,即使要追,曹軍也得兵分兩路,況且是晚上,曹軍大將也弄不清楚張飛和劉備到底逃去哪裡。



情況說完了,現在回到題目上來,為什麼曹營八員大將圍攻張飛,張飛卻能輕易逃走?

1、圍攻的不僅僅是張飛,還有劉備。八員大將不僅要對付張飛,而且還要分出一半人對付劉備,實際上圍攻張飛的只有四將,張飛一個人打八將打不過 ,打四將還是能逃走的。

2、曹營很大,即使是被包圍,也有很大的空間,能與張飛相遇並交手的,只有徐晃一人而已,其它將領都沒有遇到張飛,談何圍攻?



3、張飛此人能獨鬥呂布一百回合不敗,呂布能獨鬥曹營六員大將,換言之,張飛也能獨鬥曹營六員大將,然後再逃走,況且張飛並不戀戰,只是逃命而已,當然就能逃掉了。

曹魏名將是否徒有虛名呢?

當然不是了。

張遼、許褚、于禁、李典、徐晃、樂進、夏侯惇、夏侯淵,都是曹營一等一的猛將,當時的情況並不是八將單純的、不受干擾的圍攻張飛一人,而是在夜晚中的混戰,估計當時除徐晃外,其它人連張飛的臉都沒有看到,怎麼能說曹營八員大將徒有虛名呢,曹操的江山可都是靠著這些大將打下來的。



關羽張飛與曹營大將的交手紀錄有:

張飛數合擊敗於禁,一個回合生擒劉岱,大戰徐晃,殺退夏侯淵,大戰跑了一夜的徐晃、張遼、許褚,其中許褚坐騎無鞍,未造成傷害,張飛還刺傷醉酒的許楮。

曹營最歷害的大將是典韋,可與張飛一戰,武力與張飛平等或略強,但是這裡沒有典韋,其次曹營中第二歷害的是許褚,基本能和張飛打上五十回合,而其實將領武力就差了一些。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張飛有時候單獨一人能退曹兵,其實張飛自己也弄不明白。張飛回到營中吃悶酒,在納悶?難道自己武藝高超,還是曹兵都是鼠輩?

曹營中曹操不怪放走了張飛,更是手下大將沒有閃失而幸慶。曹操慰藉手下:日月方長,尋機再戰!

關羽落入曹營多年,憑著建功立業的本事吃飯,曹操另眼看待,三天大宴,五天小宴作陪。一日宴甜,曹操誇盡關於能奈,曹營千將不及一人。關羽經曹操誇勝,酒興大盛。說到自己的能奈,自嘆不如三弟張飛。關羽只能斬得顏良,而張飛百萬軍中取上將頭及。曹操追問,聽個明白,關羽醉的不醒人世。曹操知道關羽醉了,說的大實話。自那以後揹著關羽命令手下主要戰將戰袍衣襟底下寫上謹防張飛的字樣,若日後戰場絞殺,不可圖勇。三國演義千計百計,其中就有關羽埋伏計。

說白了曹操中了計,不然張飛再厲害也會吃虧的。

附言:本文只有文字興趣,沒有依據。


白雲3498


曹魏名將是否徒有虛名?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一下曹魏大將典韋的濮陽城之戰,應該比張飛此戰更加精彩!

  • 曹操中了陳宮的計謀,領著少量的兵馬並夏侯淵、李典、樂進、典韋四將準備去接收濮陽城,突然間喊聲大震,四下裡人馬殺出;東巷殺出張遼,西巷殺出臧霸,呂布、高順、侯成、郝萌、曹性皆四下裡圍堵;典韋獨自立於曹操的馬前,步戰殺退高順、侯成二將,護送曹操出城;出過吊橋之後,發現曹操不見了;典韋依然步戰入城,四下裡找尋,城門外尋著李典,李典不知,壕邊尋著樂進,樂進亦不知;典韋獨自一人,步行衝出濮陽城中,三進三出才找到曹操,再殺出一條血路而走;

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的濮陽城中,除了沒有衝出城的幾個殘兵之外,只有典韋一人在大殺四方,因為李典、樂進、夏侯惇三人都出城了;而濮陽城中,呂布方有呂布本人,加上張遼、高順、臧霸、侯成、郝萌、宋憲七員大將,外加兵馬無數;那麼?為何典韋依然能輕鬆突圍呢?難道呂布眾將皆徒有虛名?

典韋以步戰三進三出濮陽城,而且是當著呂布、張遼、高順、臧霸、郝萌、曹性、侯成七將的面大殺四方!!能否證明呂布眾將皆徒有虛名呢?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呂布乃三國第一戰神,張遼、臧霸也絕非等閒之輩;如果僅憑此戰,就證明呂布等人乃徒有虛名之輩,那三國第一戰神的名冠,是不是應該換給典韋了呢?所以這壓根就不現實!



再看張飛此戰!就簡單多了!原文介紹也遠不如典韋的濮陽之戰精彩;

卻說張遼、許褚、于禁、李典、徐晃、樂進、夏侯淵八路人馬,從四面八方殺來,張飛被圍在垓心;張飛領兵左衝右突,前遮後擋。然後!便是一大半的士兵投降了曹魏。張飛見大部分兵士都投曹了,就準備撤退;撤退的時候遇到徐晃,大戰了十餘合,敵方樂進恰好趕來,張飛見樂進趕來,已無心戀戰,殺條血路而走,身後只有十餘騎跟定;


對比兩場戰役,張飛這場就簡單多了;

  • 典韋是步戰,而且只有一人;因為樂進、李典、夏侯淵都突圍了;樂進、典韋本來打算一起殺進去的,結果城門火勢太大,樂進的戰馬進不去,所以典韋獨自步行突入了熊熊烈火中;
  • 反觀張飛這邊,是馬戰,而且還有大隊軍馬,雖然交兵一段時間之後,兵士投降了一半,但沒有投降的也還有一半;所以跟典韋相比,張飛這邊騎著戰馬,而且還有兵士跟定;條件好太多了!
  • 再看典韋這邊,是找尋曹操,因為曹操被落在城裡了,所有人都在找他,所以典韋就瘋了一樣,四下裡砍殺找尋,弄了個三進三出才找到曹操;
  • 反觀張飛這邊,只與徐晃鬥了十餘合,樂進趕來之後,就直接殺出一條血路而走了,並沒有幾進幾齣的記錄;也沒有像典韋一樣,一邊護著曹操一邊殺出一條血路!

論難度,典韋的濮陽之戰難度大的多;如果說張飛此戰之後,就證明曹營諸將都徒有虛名的話,那麼?典韋此戰,肯定也能證明呂布諸將徒有虛名;三國第一戰神的名號,就應該讓給典韋了;


所以!這個問題顯然不能這麼去分析,否則必定亂了套了;實際上小說就跟拍電影一樣,怎麼好看就怎麼寫,怎麼吸引觀眾就怎麼寫;這邊張飛突出萬軍從中了,那邊典韋也突出萬軍從中了;這邊趙雲突出萬軍從中了,那邊太史慈又突出萬軍從中了;這邊張飛喝死一人了,那邊孫策又喝死一人了;怎麼精彩怎麼寫,都是文學手段,不誇張點怎麼吸引觀眾的眼球呢;


愛尚文史



《三國演義》第二三回中,衣帶詔事件敗露,曹操按照名單斬殺御醫吉平、國舅董承、王子服、吳子蘭、種輯、吳碩等人,僅剩劉備及馬騰領兵在外。於是,曹操起二十萬大軍,兵分五路討伐徐州劉備。劉備得知曹操大軍殺奔而來,驚恐萬分,向袁紹求救無果,束手無策。此時,張飛自告奮勇,認為曹操大軍遠道而來,疲憊不堪,可以前去偷營劫寨,擊退曹操大軍。


張飛計策雖好,卻瞞不過曹操及曹營眾謀士。曹操看到一面牙旗被吹折,和謀士荀彧、大將毛玠商議便知夜晚會有敵將來劫營。曹操只留一隊人馬在營寨做誘餌,其餘八隊人馬埋伏於四周,擺下八面埋伏大陣,坐等張飛自投羅網。


張飛自以為得計,傻乎乎地衝進曹營,中了埋伏,只見“正東張遼、正西許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東南徐晃、西南樂進,東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淵八處軍馬殺來”。張飛即使再勇猛,也雙拳難敵四手,只能落荒而逃。在曹營八大猛將的圍毆下,為何張飛還能毫髮無傷地殺出一條血路,從容逃走?下面依據演義,結合自己的見解,分析如下,得出三個原因。


其一,張飛擁有“亮劍精神”,是三國唯一一個能和第一猛將呂布單挑數十回合活著的大將。僅憑曹營八大將還留不下他。張飛曾和三國第一猛將溫侯呂布多次單挑,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在三國軍界中,呂布被公認第一,武力遠遠超出第二名趙雲、第三名典韋,剩下的就更不用說了。

三國大將門有一個共識,寧肯面對諸將群毆,也不想和溫侯單挑,由此可知呂布的勇猛。而張飛是一個另類,虎牢關前,他看到呂布將公孫瓚戰敗,便手持丈八蛇矛,拍馬上前,一邊罵著“三姓家奴”,一邊和其戰鬥,大戰五十餘回合,不分勝負。


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此後,張飛還多次單挑呂布,在呂布面前勇於亮劍,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最後一次竟然將其嚇退。呂布有多強,曹營眾將都清楚,想當年想要大戰呂布,至少出動夏侯惇、許褚等六員大將。可以匹敵呂布張飛,夏侯惇、張遼等八員大將想想都發毛,因此,曹營八大將擋不住一心想要逃走的燕人張飛,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二,張飛藉著夜色掩護,成功逃脫。張飛趁著夜色掩護,有利於偷襲曹營。出乎張飛意料的是,曹營早有準備,八面埋伏將其包圍,準備圍殲。雪上加霜的是,張飛手下的兵丁曾是曹操部眾,後來被劉備騙來,不得已歸順的。此時,張飛手下士兵看到張飛被圍,凶多吉少,紛紛舉手投降了。張飛只有嫡系數十騎跟隨,藉助夜色掩護,殺出一條血路。


其三,張飛藉助曹營八大將的空隙逃脫。曹營夏侯惇、張遼等八大將是分別從八個不同方位圍攻張飛,有的快,有的慢,當時乃是亂戰。張飛不可能同時和這八位大將開戰,同一時期,他能和三個曹營大將對戰,已經是極限了。面對三員大將,張飛還不至於被秒殺,也不至於被纏住。

亂軍之中,人仰馬翻,張飛的數十騎非常靈活,而曹營雖然兵馬眾多,大部分應該是步兵。騎兵對步兵,就像坦克對步兵一樣,完全是碾壓。演義中,張飛先遇上徐晃,對戰數回合,後面樂進加入戰團,他見勢不妙,便突圍而走。


張飛衝出包圍圈後,想原路返回回到小沛,無奈此路不通,又想投奔徐州、下邳,也怕曹軍埋伏。他想了半天,只得向芒碭山而去。這正是張飛的精明之處,知道曹操識破自己的偷襲,於寨中設下埋伏,迴路也應該會有伏兵。張飛冷靜思考,選擇正確的路線,才擺脫曹營八大將圍追堵截,安然離去。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飛正殺間,逢著徐晃,大殺一陣,後面樂進趕到。飛殺條血路,突圍而走,只有數十騎跟定。欲還小沛,去路已斷;欲投徐州、下邳,又恐曹軍截住。尋思無路,只得望芒碭山而去。

總結:面對曹營夏侯惇、張遼等八大將的圍追堵截,張飛不慌不亂,利用自己的勇猛鎮住敵將,藉助夜色掩護,從八大將包圍圈的縫隙之間揚長而去,不愧為燕人張三爺。

你是如何看待張飛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快看天上,那是誰在飛?豹眼、鋼冉,原來是張飛!張飛為何能在天上飛,仔細一看,原來是牛在地上吹!要問張飛為什麼能逃脫曹操八員頂級名將的圍攻,這就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當然,原因還不止這一個。

這件事發生在曹操滅了呂布之後,劉備乘機拐了曹操數萬兵馬,攻佔了徐州。劉備剛奪了徐州,衣帶詔事發,董承及漢獻帝董妃皆被曹操所殺。劉備也參與了衣帶詔密謀,曹操便發大軍二十萬,攻打屯住小沛的劉備。

當時,關羽守下邳,劉備、張飛、孫乾屯小沛。孫乾去袁紹那裡借兵,袁紹以幼子病重為由拒絕。劉備得到消息後,大驚失色,張飛卻很從容的說,曹軍遠來,必然睏乏,晚上劫營,必可破曹。

張飛的話音剛落,曹操軍中狂風驟至,咔啪一聲巨響,一面牙旗折斷。曹營謀士荀彧、毛玠,皆向曹操諫言,晚上劉備必來劫營。這上天到底是在幫張飛,還是在幫曹操呀?而且預警手段極其先進呀。曹操聞言,立刻將大軍分為九隊,其中一隊紮營誘敵,另外八隊來了一個八面埋伏,靜待劉備劫營。

劉備、張飛到了晚上,兵分兩路,直奔曹營而來。張飛率輕騎在前,直入曹操營寨。等進入營寨,張飛這才發現中計了。張飛正要撤退,張遼、許褚、于禁、李典、徐晃、樂進,夏侯惇、夏侯淵一齊殺出,將張飛團團圍住。

那為什麼張飛能逃出去呢?張飛實際上只遇到了徐晃大殺一陣,當樂進即將趕到時,張飛見勢不妙,轉身就逃。張飛手下的輕騎兵冒死擋住了徐晃和樂進,張飛才得以率領剩餘的數十騎逃了出來。

那剩下的六員大將呢?夏侯惇截住了劉備,夏侯淵也從後路包抄劉備。劉備都沒接戰,僅僅帶著三十餘騎逃走,剩下的軍隊全不要了,這簡直就是長坂坡逃跑的預演。

其他諸如張遼、許褚、于禁、李典四人,根本就沒看到張飛和劉備的影,劉張二人已經逃之夭夭了。

所以,總結下來,張飛之所以能夠順利逃脫,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曹營的八員大將都是羅貫中為了給張飛找面子,故意虛張聲勢安排的,要不然輸了多沒面子。羅貫中估計自己也覺得八個人一起打張飛,張飛根本就沒有逃脫的機會,所以,就安排張飛僅僅跟徐晃大戰一場,樂進還沒趕到,就讓張飛趕快跑了。

第二個原因,張飛領去接應的士兵,都成了炮灰,要不重新投降了曹操,要不就為了替張飛擋住追兵,陣亡了。

第三個原因,除了沒有同時跟八員大將交手之外,只能說劉、張二人在長期的顛沛流離和逃跑生涯中,練就了滿級的“閃遁”技能,只要一見勢頭不對,隨時放技能逃離戰場。

只是這一仗,劉備、張飛,甚至是關羽,都做了一件很讓人很懷疑“桃園三結義”是否真義氣的事情。

想當年常山趙雲趙子龍,為了找回幼主阿斗,及甘糜二夫人,大戰長坂坡,在百萬曹軍之中,殺了個七進七出,斬殺曹將五六十員。那才真是驚天地、泣鬼神,連曹操都對趙雲讚歎不已。這才叫義,為了兄弟,甚至是為了兄弟的家人,絲毫不顧個人安危生死,不達目的,寧可戰死,也絕不退縮。

可這“桃園三結義”的張飛、劉備、關羽呢?

張飛想回小沛,去路被截斷;想去徐州和下邳,又被曹軍攔住。張飛也不去找一起來劫營的劉備,自顧自的跑去芒碭山,落草為寇,當了山大王。

劉備呢?同張飛一樣,看回不了城,徑自奔青州,去投袁紹了。

關羽呢?被曹操施計,誘出了下邳城,困於小土山上,最後投降了曹操。

這怎麼看,都是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節奏呀。

看來,羅貫中這頭地上的巨牛,肺活量太大,張開了巨大的牛嘴,只一口氣,就把劉、關、張三人給吹上了天。結果,吹太狠了,一不小心給吹漏了,沒把故事給寫圓滿了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