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造”到“智行”長安汽車加速構建智能出行體系

新華網重慶10月29日電(王彩玲) 近年來,隨著智能製造在管理、製造工藝和成本等方面的優勢日益突出,傳統的製造工廠向自動化、數字化、智慧化工廠轉型,已經成為長安汽車的重要戰略方向。

專注智能出行 上市45天訂單破三萬

“一是旁邊有人指導,二是車裡有全景影像,要不然真的不敢靠那麼近。”一位有6年多駕齡的“老司機”耗時5分鐘、倒車兩次將車成功停進距車身前後各0.35m車位內。然而,同樣的車、同一個車位,長安汽車工作人員距車幾米外,僅用手機藍牙鑰匙就完成了泊車,一次停好,前後不足一分鐘——這場“人車大戰”的主角就是今年9月6日在成都車展上市的CS75 PLUS。

从“智造”到“智行”长安汽车加速构建智能出行体系

長安工作人員用手機藍牙鑰匙演示自動泊車。新華網 王彩玲攝

“該車能在20米以內自動尋找車位,用戶僅用手機藍牙鑰匙便可在車外一鍵遙控車輛,完成泊車。”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高級經理梁鋒華表示,該車還全系AT配置搭載長安與騰訊合作的梧桐車聯智能系統,使出行更加智能化。

據瞭解,APA5.0全自動泊車系統搭載CS75 PLUS上市,該系統可實現劃線車位泊車、遙控自動泊車、近距離自動搜索車位、倒車自動輔助制動等功能。

梁鋒華稱,目前,長安汽車已掌握三大領域200餘項智能化技術,讓100餘項智慧產品和服務走進用戶生活。同時,長安汽車已實現IACC、APA5.0、智能語音、飛屏互動等70餘項智能化功能在量產車型上的搭載。

从“智造”到“智行”长安汽车加速构建智能出行体系

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2018年,長安汽車發起“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致力於實現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的轉型。作為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戰略下又一款重磅車型,CS75 PLUS僅9月份銷量就達20190臺;截至到10月11日,其訂單突破30000輛。“目前,CS75 PLUS的銷售額還在不斷增加,以長安汽車智能化工廠的生產情況來看,預計春節後能基本實現供需平衡。”長安汽車乘用車營銷事業部產品營銷總監潘欣欣表明。

跨界協同 加速構建智能化應用體系

作為一家傳統的製造企業,長安汽車對自己的發展有著清晰的認識。在“互聯網+”製造業的大環境下,長安汽車以智能製造發展戰略為牽引,在智能化工廠、智能化產品、智能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五大領域全面推進智能製造工作,統一建設數字化工廠。

从“智造”到“智行”长安汽车加速构建智能出行体系

長安汽車智能化工廠。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這是‘無網不智無汽車’的智能時代,長安汽車正在走向智能化時代,汽車產業也將步入新時代。”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宏直言,只有直面問題、改革創新、協同合作、提質增效,才能保障企業的競爭能力。

譚本宏指出,汽車行業的“晴雨表”與中國製造業“晴雨表”相統一,長安汽車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之時提出了“北斗天樞”計劃,就表明了長安汽車依託智能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其實,在汽車產業“新四化”的浪潮下,越來越多的汽車將產品的價值由硬件向軟件持續轉移。隨著汽車產業鏈的不斷延伸,汽車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跨界協同已然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常態。

據瞭解,在智能駕駛方面,長安汽車與博世、百度、法雷奧、地平線、英特爾等合作伙伴,在視覺識別、路徑規劃算法、自動駕駛超算平臺、自動駕駛中央控制芯片等領域攜手,共同打造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从“智造”到“智行”长安汽车加速构建智能出行体系

長安汽車發佈“北斗天樞”戰略成果。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在智能網聯方面,長安汽車攜手騰訊、華為、聯通、移動、科大訊飛、高德等合作伙伴,在大數據、雲計算、無感連接、車載通訊、地圖、語音識別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為汽車行業帶來更成熟、更完善的車聯網整體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