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老友》∣白居易和元稹:解析从古至今,友情的几大核心要素

《江湖老友》∣白居易和元稹:解析从古至今,友情的几大核心要素

一:人间江湖万变,有几个老友足矣

《江湖老友》这本书,是蔡澜写的与友人之间的一些小故事。随手拈来,读着轻松有趣,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一股扑面而来的喜悦深藏其中,娓娓道来友情的亲密、舒适、自在与信赖。正如,人间江湖万变,有几个老友足矣。

书中写了蔡澜与金庸、亦舒、黄永玉、古龙、黄霑、成龙等友人之间的故事,大到黄霑结婚,小到今天吃什么也要向亦舒汇报。有感悟,有回味,但更多的是朋友们在一起的愉快与欢欣。书中常写与金庸和倪匡聚在一起时,为了研究吃什么,怎么吃而动很大一番心思。

三五好友相聚在一起谈世道人情、风花雪月,品花样江湖,聊真心真情,这就是所谓的江湖老友吧。

所谓江湖,大概是云波诡谲的世界中,有烟火纷繁,有狭义担当,你始终有好友陪着你行走人世,浪迹天涯。这样的友情该是一种怎样的深情与厚重,白居易与元稹,就是这样的一对好友。

白居易与元稹,两人相识于一次科举考试。那一年,两人一同登书判拔萃科,一起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成了同僚的两人更是形影不离,常在一起谈诗论书,把酒言欢,好不惬意。

此后三十年,白居易和元稹两人的友情至深至诚,不管对方在哪里,都常以书信和诗歌表衷肠,据后人统计,两人来往的书信和诗歌共有三千多篇。在这些充满情意的书信中间,清晰看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和浓烈。

公元809年,白居易跟弟弟在长安游玩后,想起元稹不在身边,倍感惆怅,写下: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不料,这一天元稹恰好到了梁州,晚上他做梦梦到和白居易等人正在游玩,醒来时,提笔写下诗句: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

原来两人竟然心有灵犀。

从白居易和元稹的友谊中,可以看到朋友之间最可贵的东西:相知相通。

从蔡澜的《江湖老友》中则可看见友情的另一面:有趣欣喜。

大约最好的友情就是:相知相通,有趣欣喜,常忆常新。

《江湖老友》∣白居易和元稹:解析从古至今,友情的几大核心要素

二:好的友情都是怎样的?

鲁迅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世界,朋友不求多,知己一个,三五好友足够。

当下我们总有许多朋友,网络的便捷和发达,社会的高速发展,友情成了最简单的东西,吃过两次饭,谈过几次话就可称之为朋友。可是,尽管这么多朋友,假如我们有了困难却不知该找谁。

知名作家就曾感叹,某天,我想找个人吃饭,却翻遍朋友圈找不到合适的人。

这时代,好的友情是一种稀缺品。也因为,好的友情一定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江湖老友》∣白居易和元稹:解析从古至今,友情的几大核心要素

(1)兴趣相投,秉性相近

白居易和元稹,两人初次相识后,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大喊相见恨晚。白居易喜欢写诗,元稹也喜欢写诗,且两人总是以谁向对方写的诗更长来各自努力。

不仅如此,两人都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渴望以自己的努力来帮助帝王管理国家,为社会发展出力。

另一方面:两人的脾气秉性极为相近,都喜欢直属胸怀,不苟且于官场上的黑暗,也不屑于跟人明争暗斗。看不惯的事,总是直言进谏,所以两人一路在官场起起伏伏。

好的友情,一定来源于相近的秉性和兴趣。就算爱好不相同,但人品本性绝对没有太大差异。

就如蔡澜和金庸、倪匡、亦舒。蔡澜率真潇洒,金庸睿智澄明,倪匡好玩有趣,亦舒独立深刻。尽管各有各的性格特征,但他们共同的品质是真实。这在蔡澜写的《江湖老友》中略见一斑。

一篇名为《宠》的文这样写道:倪匡是被这帮朋友们宠坏的,查先生宠他,黄霑宠他,没有一个人不宠他,他更加变本加厉,完全不讲理。

字里行间,倪匡的真实,金庸的真实以及蔡澜的真实全都跃然纸上。

《江湖老友》∣白居易和元稹:解析从古至今,友情的几大核心要素

(2)尊重彼此,求同存异

长久的友情才算好的友情,长久的友情离不开尊重。

尊重彼此,求同存异,是友情非常重要的内容。

白居易出生小康之家,少年时他结识了邻居的女儿湘灵,两人互生爱意,但因为门第的差别,亲不让他们结婚。白居易中了进士后,要搬去长安,但母亲甚至都不让他们再见一面。眼见跟心爱的人结婚无望,白居易一口气写下三首诗怀念。

后来,直到37岁,白居易才在母亲的逼迫下娶了同僚的妹妹。有一年,白居易被贬到江州,在途中,他遇到湘灵父女两人还抱头痛哭一场。

与白居易相同的是,元稹少年时也认识了一个女孩就是崔莺莺。但是元稹考虑到自己家贫,需要靠婚姻往上爬,于是忍痛没有娶崔莺莺。

元稹来到长安后,他从同僚中得知京兆尹韦夏卿的小女未嫁,于是想办法结识。后来成功娶妻韦从。婚后,韦从十分贤惠,又通情达理,元稹渐渐爱上了自己的妻子。不曾想没过几年,韦从因病去世。后来,元稹又跟知名歌姬薛涛有些许关联。

在婚姻情感上,白居易和元稹两人都重情重义,但一个敢于背弃,一个不肯舍弃,这是他们的不同,但他们向来尊重彼此,从不指责对方。

友情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懂得彼此尊重,求同存异。

蔡澜在《江湖老友》中数次提到每一次朋友们相聚在一起,总会去哪里吃饭这样的事产生分歧。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事,都体现了各自的差异,但他们总能很好地化解这种问题,并让友情绝不产生嫌隙。

好的友情,互相包容,是因为尊重,也是因为理解与不苛求。

《江湖老友》∣白居易和元稹:解析从古至今,友情的几大核心要素

(3)真心真情,患难与共

孟子有云:“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交友贵在知心,知心来自真心真情。好的友情一定离不开真心真情,也离不开患难与共。

有一年,元稹母亲去世,元稹回乡守丧,常以野菜充饥。《遣悲怀》中说爱妻韦丛跟了他后,是“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白居易知道后,立即支助他。

后来,白居易母亲和幼女去世。白居易回乡守丧日子艰难,元稹也寄给他二十万钱帮他渡过难关,并写信安慰白居易。

最让人感动的是,元稹爱妻韦从去世后,元稹十分想念妻子,白居易竟然以韦从的名义写诗来安慰元稹。

在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中,是真心真情让他们紧紧相连,时常惦念着对方。

蔡澜的《江湖老友》中也有很多的这样的场景,有一回几个朋友在一起谈到了倪匡,大家立即兴奋地给他打电话,轮番倾诉想念,说了很久,才得知倪匡在旧金山那边是半夜,但倪匡没有丝毫的不愉快。

《江湖老友》中还提到,黄霑结婚,去旧金山度蜜月,都要先去倪匡哪里见一面,吃个饭。

莎士比亚说:“朋友间必须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

好的友情,一定有真心真情的的互相滋养,还有患难与共的彼此帮扶。

《江湖老友》∣白居易和元稹:解析从古至今,友情的几大核心要素

三:好的友情靠什么来维系?

培根说过:“多一个真正的朋友,就多一块陶冶情操的砺石。”

拥有真正的朋友,是一个人一生的福气。长久的友情一定需要维系,共同经营。

(1)共同追求,相互鼓励

真正的友情,有共同的追求非常重要。

白居易和元稹,两人长达三十年友情不变,很大程度是因为有共同的追求。两人始终怀着一腔报国热血,渴望扫除官场的腐败与勾结势力,用自己的力量为百姓造福。

不论是元稹刚上任就上书皇帝,结果遭到排挤之外,还是后来元稹在通州大胆弹劾不法官吏,为老百姓平反冤案等等,都是怀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

同样的,白居易也常怀百姓,一心为百姓做实事。公元818年-820年,白居易任忠州刺史,他在忠州城东的上坡上种花,命名此地为“东坡”。后来任杭州刺史,他疏井解决杭州人饮水。又修堤筑坝,以利灌溉,大大缓解灾害等等。

共同的追求,往往能让友情更有黏性,更有活力,共同的目标会让彼此不自觉靠近,分享与努力的过程,往往会成为友情中一种甜蜜的回味。

《江湖老友》中蔡澜写得最多的就是给亦舒的信,谈得最多的也是金庸和倪匡。他们甚至谈要合开一个专栏名叫“三洲书”

共同的追求,不一定是相同的目标,而是大家的信念和思想是相同的。

余秋雨说:“人生的追求,情感的冲撞,进取的热情,可以隐匿却不可以贫乏,可以泻然却不可以清淡。”

有着共同的追求,理想与情怀就会更加浓烈,友情必然会愈加厚重。

维系友情的最好办法,是让你们拥有共同的追求,且互相鼓励彼此。

《江湖老友》∣白居易和元稹:解析从古至今,友情的几大核心要素

(2)相扶相携,深藏于心

元稹经常给白居易写信抒发自己被贬的难过之情,但白居易都写诗写信去安慰鼓励他,还给他寄去合适的衣物和当地生产的凉席。

不久白居易也被贬,去上任的途中有一段路是元稹走过的地方,白居易一到驿站就到处寻找元稹留下的诗句,果然发现一首,白居易立即兴奋地在旁边提诗一首: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同时,元稹远在通州得知白居易被贬,十分难过,每一次接到白居易的信就面露悲伤之情,曾写下: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诗经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给我木瓜,我回你琼琚,不是为回报,只是为永不离弃,相扶相携的友情,从来如此简单又温暖。

就像蔡澜和金庸,金庸直言:“除了我妻子林乐怡之外,蔡澜兄是我一生中结伴同游、走过最长旅途的人。我们共同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因为我们互相享受作伴的乐趣,一起享受旅途中所遇到的喜乐或不快。我喜欢和蔡澜交友交往,不仅仅是由于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对我友谊深厚,更由于他一贯的潇洒自若。”

这一段话是金庸写给《江湖老友》的序言。真切道出了几位友人之间互相帮扶,互相关怀的美好。

如果说友情也是一种美,那相扶相携的美一定非常温暖。

《江湖老友》∣白居易和元稹:解析从古至今,友情的几大核心要素


(3)珍惜感恩,历久弥香

三毛说:“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炭;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

最好的友情,无非珍惜与感恩,珍惜你给我的美好,感恩我们相遇。

公元831年,元稹因病去世。白居易得知后,瞬间泪如雨下,百感交集。“一恸之后,万感交怀”,想起三年前,两人因一次调动途中在洛阳相遇,两位友人头发花白,彼此不忍分开。离别前,元稹写诗两首:

君应怪我留连久,我欲与君此别难。

白头徒侣渐稀少,明日恐君无此欢。

自识君来三度别,这回白尽老髭须。

恋君不去君须会,知得后回相见无。

不曾想这首诗竟是他们最后的道别。后来白居易亲自到灵前祭奠,随祭文作哀词二首,还亲自写了墓志铭。

元稹的家人在元稹死后,送白居易几十万钱,但白居易都悉数捐给了寺庙。我想,大抵是为感恩和珍惜与元稹的这份友情吧。

懂得珍惜与感恩,才能收获真正深厚的友情。

就像蔡澜与倪匡、金庸、黄霑,四人曾并称为“四大才子”几人共同主持节目,一起玩乐,一起追求事业,四个人的友情也持续了一辈子。

能够让一份友谊持续一生的,珍惜与感恩是最好的养分,这不仅在白居易与元稹的友情中,也在蔡澜江湖老友中流淌。

好的友情,因相知相通而倍感珍贵,因有趣欣喜而美好难忘。

好的友情,如一坛美酒,以共同追求,互相吸引;因相扶相携,长久相处;用珍惜感恩,养护友谊历久弥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