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护林员守护秦岭34年,拿1300元工资,为了那片绿愿一直坚守


安康旬阳县小河镇铁厂村黄沙河护林站,56岁护林员熊学政身着制服,一手持弯刀、一手拄着木棒,开启一天的巡山之旅。这样的巡山熊学政已坚持了34年,日均行走30公里,就是为了守护秦岭那片绿。

熊学政是旬阳国有林场黄沙河护林站的一名护林员,黄沙河护林站6名护林员中,熊学政年龄最大,护林时间最长,他带过的徒弟有十几个,但没干多久就不干了,这个工作工资低,艰苦,很少有人能一直坚守。1985年刚进护林站的时候,熊学政的工资是45元,34年后他的工资也只有1300元,但熊学政没想过放弃。他说:“巡山时间长了,对山林有感情了,要干到60岁退休。”

刚当护林员的时候,国有林场盗伐偷砍现象严重,盗卖树木成了当地一些人的生财之道。一天夜里,熊学政和另外两位护林员守山,发现盗树的两位村民上山,便站出来制止,经过激烈搏斗,最终将其制服,却引发全村人前来围攻。熊学政慢条斯理地给村民们耐心讲解:“要是人人都跟这两人一样,这片森林很快就变成荒山,到时别说烧柴,一到夏季,泥石流频发,家家户户都遭殃。”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说服所有人。


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政策后,偷树伐木的人少了,守山护林的重点也转为林木管护、森林防火、中药材和野生动物保护。熊学政和生活在林区的老乡建立了很好的关系,经常给他们宣讲林木管护、野生动物保护和森林防火知识。

守护这片山林,熊学政所获得报酬并不多,从最初每月45元的工资,涨到每月85元,再涨到现在的1300元,这点钱养活不了一家,但熊学政的妻子从不埋怨,维持不了家庭,她自己想办法去挣钱,她到建筑工地做小工,在家做豆腐。说起家,熊学政愧疚得要流泪,他说:“我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我这点工资连孩子的学费都负担不起,没有妻子的支持和对这个家的付出,护林这个活我肯定干不到现在。”

熊学政管护的2万多亩国有林场有9座山、35条沟。每一个山头,每一条沟,每一棵树,他都很熟悉。熊学政说:“我进山一根木棍、一把弯刀、一包干粮就够了,最长的一次进山15天,平时都是6天左右。”


2013年熊学政被检查出糖尿病,单位让其在家带薪休息。熊学政说:“我不是好好的吗?我能爬山,我还能干,我要继续巡山。”熊学政没有把自己的病当成病,依然拿起弯刀、木棒坚持巡山护林。他说:“30多年已成习惯,不巡山心里不踏实,到山上跑一跑对我的病也有好处。”

熊学政所管护的森林34年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警、火灾,林木长势旺盛,他个人也多次被县林业局评为先进护林员、先进工作者。在熊学政心里,一树一草一花都是有生命的,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用34年的坚守呵护着它们,他希望能一直守护着秦岭这片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