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賈元春的真實原型聯想出脂硯齋的真實身份

眾所周知,賈元春也是金陵十二釵之一,但是她不像林黛玉、薛寶釵等人貫穿紅樓夢的始終,而元春真正出場的次數僅有一次,僅有的這一次元春省親也使廣大讀者印象深刻、過目不忘。她的一番動人心魄的話語也讓人為之感動:

“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我們更忘不了的是她那句“將我送到那見不得人的去處”,聽起來更讓人不寒而慄。

由賈元春的真實原型聯想出脂硯齋的真實身份

賈元春的心酸悲苦的處境書生是感同身受的,一個花一樣的妙齡女子被囚禁在深宮之中,遠離親朋好友,遠離朝思暮想的家園,縱使擁有花不完的金銀財寶,擁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又能如何?還不如與親友見上一面能為她帶來片刻愉悅內心的幸福。這是多麼真實的人性,若不是親自所見所聞,我們也無法相信曹雪芹能寫出如此讓人銘心刻骨的話語。

既然賈元春是真實存在過的,那麼歷史上也就一定有她的真實原型,這也使得眾多紅迷們對她的身世倍感好奇。

按照慣例,清朝皇帝的妃子是不允許隔三差五的回家探親。清朝《宮中現行則令》規定大清皇帝嬪妃一旦入宮被皇帝選中就再也不能歸家,但是妃嬪可以在宮中與父母團聚,也可以通過太監之手互通音信以解相思之苦。這就難免讓人奇怪,憑什麼賈元春剛被封為賢德妃沒幾天就可以回家省親,難道曹雪芹不懂宮中規矩嗎?

由賈元春的真實原型聯想出脂硯齋的真實身份

其實不然,曹雪芹就是內務府正白旗出身,他們家族對於皇家的規矩禮儀可以說是瞭如指掌。因此,曹雪芹故意描寫賈元春回家省親的這一特殊事件說明賈元春的身份確實非同一般!

雖然,清朝普通身份的妃子不能回家省親,但是對於特殊身份的皇后、皇太后皇帝便會另外開恩。從元春的年齡上來看她是剛被皇上加封賢德妃,又是第一次回家省親,所以她的真實身份只能是一位皇后。我們來看一下元春出場時的物品配備:

半日靜悄悄的。忽見一對紅衣太監騎馬緩緩的走來,至西街門下了馬,將馬趕出圍幕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半日,又是一對,亦是如此。少時便來了十來對,方聞得隱隱細樂之聲。一對對龍旌鳳雉羽夔頭,又有銷金提爐,焚著御香;然後一把曲柄七鳳黃金傘過來,便是冠袍帶履。又有值事太監捧著香珠、繡帕、漱盂、拂塵等類。一隊隊過完,後面方是八個太監抬著一頂金頂金黃繡鳳版輿,緩緩行來。

由賈元春的真實原型聯想出脂硯齋的真實身份

這裡面比較特殊的有龍旌鳳雉,曲柄七鳳黃金傘,金頂金黃繡鳳版輿。很顯然,這三樣物品裡面都含一個鳳字。在封建社會,只有皇帝才可以稱龍,而只有皇后才能稱鳳,曹雪芹不愧為一代大師,他用文字遊戲將皇后的九鳳黃金傘改為七鳳黃金傘又將應該是16人抬的鳳輿轎子改為八人抬。雖然這起到了混淆視聽的作用,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幾個鳳字也就暗示了元春皇后的真實身份。

由賈元春的真實原型聯想出脂硯齋的真實身份

首先,曹雪芹出身於乾隆年代,他所熟悉的皇后也只能是乾隆的皇后。《紅樓夢》第十六回介紹元春因為“賢、孝、才、德”品質出眾被皇帝封為賢德妃,而乾隆皇帝的第一仁皇后正是“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孝、賢”二字無意當中被作者隱藏在了小說當中。

其次、元春的“元”字本意也是開始、第一的意思。這也就代表了賈元春的真實身份只能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

由賈元春的真實原型聯想出脂硯齋的真實身份

孝賢純皇后

第三、脂硯齋在庚辰本上一句批語,“批書人領過此教,故批至此處不由得放聲大哭,俺姐仙逝太早,不然怎能成為廢人?由此可見,賈元春的確是有真實原型的,脂硯齋和曹雪芹就是元妃省親的親身經歷之人,如果孝賢皇后不是仙逝過早,他的弟弟也不至於沒了前途成為廢人一個。

由賈元春的真實原型聯想出脂硯齋的真實身份

如果賈元春的真實身份是富察氏孝賢純皇后,那麼脂硯齋的真實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他就是孝賢皇后的弟弟富察.傅恆。難怪他會在批語中說道如果不是姐姐過早去世他也不會成為廢人的話,如果富察氏不是身份特殊,又怎會影響傅恆的前途。姐姐在位時乾隆皇帝當然會對傅恆委以重任,姐姐不在了,乾隆皇帝另立新皇后,傅恆也就遭到了冷落。

我們同樣有理由相信脂硯齋和曹雪芹家族存在的親密關係,孝賢純皇后既是脂硯齋的靠山同樣也是曹家的靠山。可惜的是,富察氏的早逝也同樣印證了賈元春的早逝,賈家的衰敗也就成了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