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高考613分,成為清華學姐,孩子的成功,離不開爹媽的“智慧”

談及今年的高考,武亦姝這個名字,想必許多人並不陌生。

那個在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中,獲得總冠軍的才女,以成績上的優勢,被清華大學直招,再次贏得大家的關注。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詩經·七月》

曾經,在詩詞大會上,以“月”字吟詩的武亦姝,在今年的高考季中,考出了613分的好成績,要知道,自主命題的上海,高考總成績為660分,能夠得出這樣的分數,足可以引以為傲了。

最終,武亦姝成功贏得清華大學的青睞,以直招的身份,順利走進了新雅書院。

她高考613分,成為清華學姐,孩子的成功,離不開爹媽的“智慧”

那麼,新雅書院為何青睞武亦姝,而這位詩詞才女,為何也會選擇新雅書院了呢?

書院以“古今貫通、中西融匯、文理滲透”為宗旨,以“欲求超勝,必先會通”為導向,培養志向遠大、文理兼修、能力突出、開拓創新的精英人才。

明白了這所學院的教育理念,就不足為怪了。

武亦姝選擇了清華大學的新雅書院,在大一的時候,並不用著急選擇專業,而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真正找到個人的興趣和特長,從而做出選擇,可以更好的挖掘個人的潛力,從而實現更好的發展。

她高考613分,成為清華學姐,孩子的成功,離不開爹媽的“智慧”

​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都需要在高考之後,志願填報的環境,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專業;但是,卻侷限於對專業理解有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並不能找到真正適合個人的專業。

而當走進大學校園後,對專業有了進一步認識後,一些同學會意識到,自己選擇錯了;可是,又不得不以“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學業。

而武亦姝,選擇新雅書院,卻能很好地避開這樣的的尷尬;在這所學院裡,能發揮她的個人優勢,實現文理相長,全面發展。

武亦姝,以高考613分的成績,成為清華學姐,並且成為清華大學新雅書院中的一員,讓人不免感嘆,“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可是要知道,一個孩子的成功,除了依靠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離不開爹媽的“智慧”。而武亦姝的成長旅程中,恰恰離不開父母的教誨。

她高考613分,成為清華學姐,孩子的成功,離不開爹媽的“智慧”

​家有“才女”初長成

在武亦姝尚小的時候,父母對家庭教育,並沒有深刻的認識。

如同許多愛動的孩子一樣,武亦姝在剛入小學的時候,也是老師眼中,淘氣的小姑娘。面對學習和家庭作業,她找不到樂趣,於是逐漸產生厭學的情緒。

孩子們性格和才能,歸根到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宋慶齡

一個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與家庭生活中,父母的言行舉止不無關係。在此之前,武亦姝的父母,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武亦姝沒有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甚至還出現厭學的情緒。

發現女兒,在學習上的小缺點之後,武亦姝的爸爸,陷入了沉思之中,從此之後,開始有意識去學習家庭教育,希望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

與朋友的交流中,武爸發現,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氛圍的影響。如果,父母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孩子也會自動加入學習的行列,與爹媽一起讀書、學習,成績自然會好起來。

在朋友的啟發之下,武爸在家庭生活中,開始了對女兒的教育過程。

家有才女初長成,恰恰是父母的教誨,讓武亦姝逐漸改變厭學的情緒,也為其後來的成長,做出良好的鋪墊。

她高考613分,成為清華學姐,孩子的成功,離不開爹媽的“智慧”

​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父母的智慧

若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離不開父母有意識的培養。

生活中,常常會有這樣的爹媽,他們一邊刷著手機、看著電視,一邊督促孩子做家庭作業;很顯然,這樣很難達到以身作則的效果,更難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

雖然說,手機對於大家來說,成為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但是,為了女兒的成長,武亦姝的父母,主動選擇關機。

每天下班回家後,夫妻倆便主動收起手機,與女兒一起互動、一起讀書,一起培養閱讀的興趣。

可想而知,晚飯之後,一家人坐在一起,在溫暖的燈光中閱讀,對於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一件多麼舒心的事情。

武亦姝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父母智慧的結果,在其成功走進清華大學之後,也讓許多家長意識到,孩子的成功,其實更像是“拼”父母。

她高考613分,成為清華學姐,孩子的成功,離不開爹媽的“智慧”

厚積薄發,篤定前行

沒有豐厚的積累,想在全國的詩詞大會上奪冠,將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武亦姝,就用自己的才華,展示出了個人的文化底蘊,並且成功奪冠。不得不說,早些年的讀書生涯,讓她迎來厚積薄發的機會,最終在人生道路上篤定前行,迎來讚譽和掌聲。

閱讀,是一種快樂;享受詩詞大會比賽的過程,武亦姝在輕鬆之間,就贏得冠軍。

學習,是一種修行;在直面高考的過程中,武亦姝考出613分的好成績,成功走進清華大學的新雅書院。

有人推測說,武亦姝能在詩詞大會中,成為一名璀璨的“明星”,她的詩詞儲備,最少要達到兩千首。

對於一個學生來說,一邊是忙碌的課業,一邊還要背誦詩詞,如果沒有享受其中,很難去積累這麼多的知識。

而武亦姝,學習興趣的培養,又離不開爸媽的有意培養。通過家庭教育,讓她涉獵廣泛,尤其在詩詞方面,更是情有獨鍾,最終讓武亦姝在篤定中,迎來大家的讚譽。

她高考613分,成為清華學姐,孩子的成功,離不開爹媽的“智慧”

​從武亦姝成長的經歷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其父母的用心與智慧;同時,對家庭教育也會產生新的認識。

如果說,校園教育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掌握必備的文化知識,那麼在家庭教育中,在父母的引導下,則會讓一個孩子,學會如何做人,怎樣培養興趣。

所以,對於每一位家長來說,除了期待孩子成功成才之外,還應該站在家庭教育的立場上,反思自身的言行舉止,是否給孩子足夠的激勵和引導。要知道,一個人將來能走多遠,離不開家庭教育的作用。

​歡迎關注教育錦囊,持續分享有趣、有用的教育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