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文史频道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武则天时期的官不好做,小心翼翼也未必会有好的结果,因此官员的幸福指数是极低的,尤其是武则天实行酷吏政治的时候,官员们更是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而宰相更是其中的高危职业,整个武则天时期,从684年开始算一直到705年的春天,武则天的统治长达21年,其中就任命了近70位宰相,他们的平均任期仅有两年,而且大部分并没有得到武则天的信任,直接从高位上被硬生生撸下来,要么贬官、外放,要么可能就是送了命。

应该说狄仁杰算是一个意外,他晚年深得武则天信任,先后两次拜相,第一次时长四个月,第二次是三年,最后在宰相任上走完了他的一生,武则天对于狄仁杰的去世深感痛惜,这算得上是生荣死哀。

实际上,狄仁杰虽不像他推荐的张柬之宰相那样大器晚成,但真正受到器重的时候也不算小了。他以科举明经考试入仕,但早年官运很一般,甚至还被小吏给诬告了,幸亏当时任河南道黜陟使的是工部尚书阎立本。阎立本坚定地认定狄仁杰就是沧海遗珠,于是狄仁杰因祸得福成为并州都督府的法曹。

直到676年之后,已经年近50岁的狄仁杰才被任命为从六品下的侍御史,几年后升任从五品上的度支郎中。应该说狄仁杰在唐高宗时期一直都是官位不显的,并没有得到李治的重用。李治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都被武则天压制,实际上从684年开始就是武则天临朝听制,两年后,狄仁杰成为宁州刺史,他非常善于抚慰百姓,能实实在在为百姓着想,因此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正因为如此,宁州百姓为狄仁杰立碑纪念,而御史郭翰向朝廷举荐了狄仁杰,不久,狄仁杰就被任命为正四品下的冬官侍郎。

自此以后,狄仁杰逐渐为武则天所重视,691年,62岁的狄仁杰成为地官侍郎,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实际上的宰相,这是狄仁杰第一次拜相,这个时候的狄仁杰虽然被武则天看重,但是武则天对他的信任程度远不能和后来相比,而且当时正在实行酷吏政治。酷吏们无所不在,或公或私对朝廷命官展开屠杀。而狄仁杰也不能幸免,在他担任宰相四个月之后,就被酷吏来俊臣弄到了狱中。这对于狄仁杰来说是一场生死考验,幸亏狄仁杰第一时间“承认”自己谋反,然后想方设法写了一封血书让他的次子狄光远找武则天喊冤。狄仁杰这才见到了武则天,并洗脱了自己的嫌疑,但是官复原职已经不是不可能的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狄仁杰被任命为彭泽县令,当了四年县令之后,他被派往魏州做刺史抵挡契丹犯边,与民生息,契丹不战而退,狄仁杰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颂,并立碑纪念。第二年,也就是697年,狄仁杰升任鸾台侍郎,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再次拜相。这次宰相的任期还算是比较长的,长达三年之久,而此时的武则天是非常信任和尊重狄仁杰的。

不过年近七十岁的狄仁杰身体素质开始下降,他为此上表请求告老还乡,但是并没有得到武则天的准许,不过武则天为狄仁杰想的比较周到,不允许狄仁杰行跪拜之礼,不让狄仁杰晚上在宫中值班,并且叮嘱大臣们,只要不是特别大的军国之事,尽量不要去打扰狄仁杰。

700年,77岁的武则天巡幸三阳宫,71岁的狄仁杰也随驾前往,并被武则天赐下宅第, 应该算是绝无仅有的恩宠了,不过可惜的是,这一年的九月,狄仁杰就病逝了,这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损失,而武则天更是难以接受。

自是朝廷有大事,众或不能决,太后辄叹曰:“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长安视界


狄仁杰去世于久视元年(700),属于寿终正寝的,去世以后也是倍享哀荣。

一、武则天时期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比较信任和器重狄仁杰的,狄仁杰的很多建议,包括重新册立李显为储君,武则天都予以采纳。

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旧唐书》狄仁杰传)。

所谓“文昌右相”,就是尚书右仆射,尚书省两位最高长官之一,从二品。

这里多说一句,狄仁杰去世时的官职是内史,所谓“内史”,就是中书令,中书省两位最高长官之一,正三品。

所以狄仁杰去世后的赠官比他生前官职高了一阶。

二、神龙政变后

(一)中宗李显追赠狄仁杰司空

神龙元年(705)正月发生神龙政变,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复位。

李显能够复位,与狄仁杰此前力劝武则天恢复李显的储君之位有重要关联。李显本人对狄仁杰也是非常感激的。因此,李显复位后,追赠狄仁杰为司空。

司空乃是三公之一,正一品。

(二)睿宗李旦追赠狄仁杰梁国公

睿宗李旦即位后,追赠狄仁杰为梁国公,我们现在经常听人说的“狄梁公”,就是来源于此。

三、狄仁杰祠堂被毁

现在网上流传比较广的狄仁杰祠堂被毁的说法,可能让人觉得有点意外和悲哀。所以在这里我也一并说一下。

首先说,狄仁杰祠堂被毁是确实存在的。但这并不是朝廷的意思,只是魏州当地人的行为。

狄仁杰在出任宰相之前,曾担任魏州刺史,颇有政绩,因此,魏州当地人给他立了生祠,也就是给活人立祠。

狄仁杰离职后,他的一个儿子狄景晖出任魏州司功参军,非常贪暴,惹怒了魏州当地人,于是当地人又把狄仁杰的祠堂给毁了。

四、狄仁杰后人经历

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出任魏州司功参军的狄景晖之外,史书记载的狄仁杰的后代,还有狄仁杰的长子狄光嗣。狄光嗣在武则天圣历初(约698)担任司府丞(从六品上),当时武则天让每位宰相各推举一名尚书郎人选,狄仁杰就推荐了自己的长子狄光嗣,于是武则天任命狄光嗣出任地官员外郎(从六品上,但班次在司府丞之上),非常称职,武则天很高兴,称赞这是内举不避亲的典范。

后来,唐玄宗开元七年(719),狄光嗣自汴州刺史(从三品)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从三品),但在任上出现经济问题,“坐赃”,并因此被贬为歙州别驾(从五品或正五品),卒于任上。

以上就是狄仁杰最后的情况。

该回答由详侃历史原创,欢迎大家讨论。


详侃历史


大家好,我是史海漫步。


狄仁杰的生平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生于官宦之家。狄仁杰的主要政治生涯是在武则天时期度过的,武则天以洛阳为政治中心,号称“神都”,故在洛阳也有狄仁杰的住宅,位于尚贤坊内。狄氏家族在河南一带生活的人很多,这里可以说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狄仁杰是通过明经考试入仕的,时间约在唐高宗显庆(656-661)中。其首任之官是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判佐,从七品下。判佐又称判司,是对诸曹参军事的统称,分掌本州各种具体行政事务。狄仁杰到底充任的是哪一曹参军事,史书缺载,不得而知。在此任上,他得到了工部尚书、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赏识,上奏唐高宗,推荐他任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都督府法曹参军,正七品上,主管司法刑狱之事。

上元二年(675),狄仁杰四十六岁,调入长安任大理寺丞,从六品上,掌管本寺日常事务,并负责审判断罪之事。狄仁杰在此任上作出了突出成绩,高宗遂任其为侍御史。侍御史与大理丞虽然都是从六品的官员,但前者却是所谓清要之官,掌纠弹百官,权任颇重。此后,他还任过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道巡抚大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

武则天天授二年(691),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当了宰相,这时他已经六十二岁了。这一时期,武则天为了巩固统治,大兴告密之风,任用酷吏,以铲除政敌。狄仁杰拜相不足半年,就被酷吏诬告谋反而抓捕入狱。后因缺乏证据,加之众臣营救,遂被无罪释放。

狄仁杰出狱后被贬为彭泽(今江西彭泽东北)县令,在这里前后四年。万岁通天元年(696),升任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刺史。一年后,调任河北安抚使,接着又任幽州(治今北京西南)都督。神功元年(697)闰十月,入朝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这是其第二次拜相,时年六十八岁。圣历元年(698)八月,兼纳言。九月,以宰相身份任河北道行军元帅,率大军击突厥。突厥退军后,他又任河北道安抚大使,以稳定河北动荡的局势。久视元年(700)正月,任内史(即中书令的改名,为宰相之一)。同年九月病死,终年七十一岁。这个时间出自多种史籍记载,但可能存在错误,因为千唐志斋收藏的《大周故袁府君墓志铭》为狄仁杰所撰,其中明确记载墓主与夫人葬于久视元年十月廿八日,既如此,则狄仁杰就不可能死于此年九月,而应该死于十月之后的某时。

惊闻狄仁杰去世的噩耗时,武则天忍不住潸然泪下,悲伤不止,过了好久时间才喃喃地说:“朝堂空了,朝堂空了……”从此每当朝廷遇到大事,而百官又商议许久不能定夺时,武则天就会不由自主地仰天长叹:“老天为何这么早就夺走了我的国老啊”可见,武则天是多么的重视狄仁杰。

总结

狄仁杰的一生都是致力于唐朝的光复而鞠躬尽瘁,为朝廷推荐了大量人才。一生爱民如子,同时也是一名旷世奇才。真可谓是,唐朝的一代名相!


史海漫步


我是消逝的乡愁,我来和大家聊聊。

首先更正下题目“狄仁杰最后的下场是什么”,下场多指不好的最终结果。换成“狄仁杰最后的结局如何”是否更好些。

狄仁杰病逝于久视元年(700年),享年70岁,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中宗复位后,追赠司空、梁国公,累赠太师,配享中宗庙廷。

狄仁杰(公元630—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的名相。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两人也是老乡关系。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个了不起的人才,武则天曾亲笔在他身着的紫袍上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字,以示表彰。

  1. 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担任大理丞期间,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2. 狄仁杰也有知人之明,先后举荐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位干练的官员,皆为唐朝中兴之臣,朝中政风为之一变。“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3. 狄仁杰忠于李唐王朝,但又在武周政权中位居高官,他竭尽全力辅佐武则天,同时又不遗余力促成武周政权回归大唐。

近几年里,随着《神探狄仁杰》、《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以及《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等影视剧的热播热映,狄仁杰的名字越来越为人们熟知,一举超过包青天占领C位。除去一些不知名的网剧,在视频网站上搜索狄仁杰,相关的影视作品竟有40多部。在这些影视作品中狄仁杰智慧超群,不仅善于微服私访、查案断案,而且精通医术,解毒治病。有的影视作品中狄仁杰甚至拥有高超的武艺。现场勘查,仵作验尸,审案断案。审理的都是关乎大唐国运的大难要案,俨然成为了一个“名相”“神探”外加“神医”的全能狄仁杰。当然,亦真亦假之间,不过是人们的精神寄托而已。

狄仁杰确实是大唐武周时期的一代名相,在历史上也有很高的赞誉。但是个人认为狄仁杰真正的能力体现在他的执法不阿以及突出的政治能力。后世关于狄仁杰精通医术的记述大都出自 《集异记》,其实,《集异记》不过是唐代中期的一部传奇笔记小说集,所述虽然是本朝人物的奇闻异事,但其中已经加进了许多神话、志怪的虚幻内容。至于精通医术大概率也是后人的编撰与不断神话。

狄仁杰有个小儿子叫做狄景晖,用现在的话来说也是“坑爹专业户”,虎父犬子。担任并州魏功参军之后,贪婪残暴,生活不俭点,激起当地群众的严重不满。以至于乡民砸毁了曾经为狄仁杰立的生祠。这也成为了狄仁杰一生中最失败的事了,教子无方,差点毁了他的一世英名。

现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建南汽车站旁边的狄村就是狄仁杰的故里。村旁的唐槐公园中有一颗古槐,据说是狄仁杰的母亲当年亲手植下的,园内还有北宋范仲淹撰文、黄庭坚书狄梁公碑文,讲述了大唐名相狄仁杰的传奇功绩。有机会欢迎大家去看看,我大美的山西,给家乡打个广告。

我是消逝的乡愁。梦回沉睡的历史,感受时代的变迁。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一起交流。


消逝的乡愁


大家好,我是历史博学。作为一名历史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狄仁杰最大的功劳就是让皇统回到了李氏。武则天当政,以武三思为首的武家子弟一直在运作,想要让武则天未来将皇位传给自己,真正地将李氏王朝变成武氏王朝。

其次因为李氏诸王一直不断起兵反抗武则天,再加上自己的两个儿子李显、李旦先后被自己废黜,武则天害怕未来他们清算自己,所以一度偏向于立武三思为太子。

最后武则天就此向狄仁杰征询意见,他极力发对,明确自己的意见,想要立太子就必须立李显,武则天只好作罢。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历史相关的文章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侃妹娱乐圈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唐朝武周时期政治家。

出身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四个月后,为酷吏来俊臣诬以谋反,夺职下狱,贬为彭泽县令。营州之乱时,得到起复。神功元年(697年),再度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迁纳言。用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培植举荐忠于唐朝的势力,成为大唐社稷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柱。

久视元年(700年),拜内史令。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中宗复位后,追赠司空、梁国公,累赠太师,配享中宗庙廷

本名

狄仁杰

别称

狄梁公、狄国老

字号

字怀英

所处时代

唐朝→武周

民族族群

汉族(疑为羌人后裔)[2]

出生地

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

出生时间

630年[3]

去世时间

700年

主要作品

《狄仁杰集》

主要成就

劝立李氏,延续唐朝社稷

官职

内史、司空(赠)

爵位

汝阳县男、梁国公(赠)

谥号

文惠

陵墓

狄仁杰墓

狄光远,狄光嗣,狄景晖

久视元年九月病逝,终年七十一岁 。武则天废朝三日,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随武则天巡幸三阳宫。当时,文武百官多随驾前往,唯有狄仁杰获赐宅第一所,恩宠冠绝当朝。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 ,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相位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贬为彭泽县令。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扩展资料狄仁杰年轻时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被授为汴州判佐,后得到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推荐,升任并州都督府法曹。

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寺寺丞。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后改任侍御史。

调露元年(679年),狄仁杰改任度支郎中,并加朝散大夫,后随唐高宗巡幸汾阳宫(在今山西静乐),充任知顿使。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狄仁杰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把孝、忠、廉称之为大义。狄仁杰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

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八零后小施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神剧《神探狄仁杰》让“狄胖胖”断案如神的形象深入人心,每次最喜欢看的部分就是“狄胖胖”一本正经地给反派讲故事。历史上的狄仁杰可不仅仅是一个“神探”,更是杰出的政治家,是李唐王朝的续命功臣。

延续李唐王朝

狄仁杰最大的功劳就是让皇统回到了李氏。武则天当政,以武三思为首的武家子弟一直在运作,想要让武则天未来将皇位传给自己,真正地将李氏王朝变成武氏王朝。

因为李氏诸王一直不断起兵反抗武则天,再加上自己的两个儿子李显、李旦先后被自己废黜,武则天害怕未来他们清算自己,所以一度偏向于立武三思为太子。

武则天就此向狄仁杰征询意见,他极力发对,明确自己的意见,想要立太子就必须立李显,武则天只好作罢。

有一天武则天做了一个梦,召狄仁杰解梦,具体什么梦说法不一,大体的意思是武则天梦到自己是一只折断了双翼的鸟,狄仁杰解梦说双翼折断就是皇帝抛弃了两个儿子,趁机进言:“儿子和侄子谁的关系更近?如果立儿子为太子,那么可以保证武则天万年之后享受太庙祭祀,如果传位给侄子,从来没有听说过侄子会祭拜姑母的。”

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贰。——《旧唐书》

经过狄仁杰的不断劝谏,最终武则天决定接回李显,立为太子,万年之后将皇统还给李氏。

也因为对李氏拥有如此大功,所以狄仁杰备受后世李唐皇帝推崇。他病死之后,武则天追赠他为“文昌右相”,李显继位之后,追赠他为“司空”,到了唐睿宗时期,更是追赠狄仁杰为“梁国公”,唐玄宗时期将狄仁杰请入太庙,配享中宗。

举荐人才

狄仁杰除了刚正不阿,敢于进言外,他还是著名的“伯乐”,一生举荐无数人才,甚至留下了“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美名。

狄仁杰举荐的名人有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这几人后来都身居宰相,而且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复辟。

他还举荐了姚崇,他就是唐玄宗的第一任宰相,帮助唐玄宗稳定了朝局,打下了开元盛世的基础,姚崇也被成为唐朝四大贤相之一。

正是因为举荐了大量人才,让狄仁杰在后世士大夫阶层留下了很好的名声,被历代官员所推崇。


总结一下,狄仁杰是武则天的肱股之臣,因为他的不断劝谏,保住了李唐的皇统。病逝之后被李唐历代皇帝推崇,最后得以追赠梁国公,配享太庙。也因为其善于举荐人才,所以被士大夫阶层所追捧。


荣耀历史


700年,七十一岁的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哀痛不已,发出了“朝堂空矣”的慨叹,并下令停朝三天,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705年,中宗李显追赠狄仁杰为司空;

710年唐睿宗李旦继位,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

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

941年,后晋追封狄仁杰为太师。

时至今日,狄仁杰一直是正义公理的化身,在老百姓的心中立着。

宰相是一个位高权重却又风险很高的位子。和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时代的其他宰相相比,狄仁杰是很成功的一个,是死后名声光鲜亮丽的一个。

对他而言,女皇武则天把他高看一眼;对武则天而言,狄仁杰又言无不尽,是政治上的好帮手。有人曾经说,“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足见狄仁杰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

狄仁杰的成功,在于他体恤百姓、清正公廉、嫉恶如仇。他最为光彩的阶段是在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武则天上台后,狄仁杰也是起起伏伏,风雨飘摇,过了一段苦不堪言的日子。在谪贬彭泽之后,在契丹入侵和安西四镇镇守和解决突厥南下造成的困局中,狄仁杰对局势的判断有板有眼、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深得武则天赏识。

身居宰相之位,狄仁杰对武则天忠心耿耿,知无不言。特别是在皇位的传承问题上,他权衡大势,坚决支持李唐光复,力劝武则天第二次把庐陵王李显立为太子,才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狄仁杰衷心不二有胆识,武则天深信不疑有胸怀。武则天后来甚至下令狄仁杰上朝时不用跪拜,其他大臣不得无辜打扰。699年,武则天巡幸三阳宫。狄仁杰和一杆子文武百官多随驾前往,只有狄仁杰获赐宅所。

700年,七十一岁的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哀痛不已,发出了“朝堂空矣”的慨叹,并下令停朝三天,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705年,中宗李显追赠狄仁杰为司空;

710年唐睿宗李旦继位,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

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

941年,后晋追封狄仁杰为太师。

时至今日,狄仁杰一直是正义公理的化身,在老百姓的心中立着。

狄仁杰无疑是一个善终的宰相,他的人生历程并不平坦。纵观他的人生,我们会发现正义、人格、胸怀等是撑起人生的基础。


回望历史的青年


狄仁杰在生前深受武则天的信任,死后被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三代皇帝先后追封,结局非常的完美。狄仁杰性格刚正不阿,不肯依附于权贵,在朝廷内多次遭到打击报复。狄仁杰能够获得善终,主要是武则天对狄仁杰十分信任,数次在危机关头力保狄仁杰。在狄仁杰拜相前,曾经担任大理寺丞。大理寺丞在唐朝主要负责协办案件,在狄仁杰上任前,一些涉及到权贵的案子始终没有人敢办。

狄仁杰上任后,一年内处理了一万七千多件积压的案件,不管涉案的人是谁,狄仁杰按照律法办事,从来不巴结权贵。狄仁杰离任的时候,所有被判决的人都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不称赞狄仁杰公正廉明的。后来狄仁杰被外放做官,宰相张光辅带领军队平叛,纵容士兵勒索抢掠,狄仁杰怒斥张光辅的罪过要比造反更过分,因此遭到了张光辅的打击报复。当时朝廷内部很多人都怨恨狄仁杰刚正不阿,经常有大臣诬告他。

武则天丝毫不理会大臣们的诬告,并且专门召见狄仁杰说:你做官的成绩非常好,可是却有人诬告你,你想知道是谁吗?狄仁杰回答说:如果陛下认为臣有错,那么臣应该改错。如果陛下认为臣没有错,这是臣子的荣幸。臣不想知道诬告我的人是谁,依然会把他们当成朋友。武则天尊重狄仁杰的意思,没有处理这些人。

后来狄仁杰被来俊臣陷害下狱,狄仁杰的儿子去宫里告御状,武则天饶恕了狄仁杰的死罪,将他贬低出洛阳。狄仁杰被贬官之前,官职是地官侍郎,狄仁杰重新被启用后,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成为了鸾台侍郎,代理纳言的权利。(纳言和内史是武则天时期宰相之首)在狄仁杰晚年的时候,武则天免去了他跪拜的礼数,并且对他说:每一次看见您下跪,我就感觉痛心疾首。

等到狄仁杰去世的时候,武则天在朝堂上痛哭说:老天呀!你为什么早早的夺走我的阁老!狄仁杰一生刚正不阿,得罪的人非常多,但是由于武则天对狄仁杰十分信任,大臣们始终没能谋害狄仁杰。狄仁杰晚年劝武则天立李显做太子,为李唐王朝的复兴立下了大功。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追封他文昌右相,唐中宗李显继位后,追封狄仁杰司空,唐睿宗李旦继位后,追封狄仁杰梁国公。


史海泛舟摆渡人


受影视剧的影响,一说起狄仁杰,总是感觉他是一个古代的侦探,擅长查案,但是,历史上的狄仁杰可不是个专职侦探,而是妥妥的一位高官,而且是一位在那个时期起了很大作用的官员。

狄仁杰为官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劝谏,历经唐朝、武周时期,官场上起起落落,但是有君主恩宠傍身,狄仁杰也是得以善终。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狄仁杰病逝于武则天时期,在得知狄仁杰去世之后,武则天下令废朝三日,以表示对狄仁杰逝世的哀悼,并追赠狄仁杰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是岁九月,病卒,则天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


武则天对狄仁杰是恩宠的,从狄仁杰去世之后武则天的做法就可以看出,而狄仁杰的身后之荣耀并不只是在武则天时期。在武则天的武周时代结束,唐中宗复辟之后,追赠狄仁杰为司空;唐睿宗继位为帝后,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

中宗返正,追赠司空;睿宗追封梁国公。

唐朝的江山经历了武则天时期的颠覆,而狄仁杰正是处于这一时期的大臣,狄仁杰作为唐朝旧臣,一直在为大唐的复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神龙政变”的推动者之一张柬之便是狄仁杰推荐于武则天的。


不管是在唐朝时期还是在武则天时期,他对唐朝的贡献,李唐家族都看在眼里,后来的唐中宗、唐睿宗都曾对他进行追封,便说明了这点。总体来看,狄仁杰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


参考文献:

《旧唐书·狄仁杰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