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大湾区生态担当 惠州如何做好“山海文章”?

纵观国内城市,同时拥有山、海资源的城市并不多,惠州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里,“岭南第一山”罗浮山风景秀丽,康养基地群已现雏形、“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绿意延绵,天然氧吧名声在外。在大亚湾与惠东连绵的海岸线上,万亿级的产业集群正在兴起,巽寮湾和双月湾早已成为各地游客争相前往的滨海旅游胜地。

山和海是惠州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惠州将如何把握这一发展机遇?当前的惠州,希望以超前的眼光和战略谋划做好“山海文章”,通过交通轴线把山和海连接起来,把城市框架和产业撑起来,串珠成链,提升价值,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倡导“大山经济”争当大湾区生态担当

能将山和海当做城市最大的资源和优势,这样的底气来源于惠州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

惠州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多达13座,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34%,居珠三角第二位;东江、西枝江穿城而过,大小湖泊、水库130多个,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居珠三角前列,入选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成为广东省地级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获评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绿色发展指数全省第一。

惠州的山水不是拒绝发展的“原生态”山水,而是与现代产业发展、现代生活方式融为一体的优良生态。坐拥优质的环境优势,惠州正在探索如何进一步挖掘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价值,促其向金山银山转化。

以生态为本,将特色农业做强做大;通过产业融合,在大山中孕育出生物医药、生命健康、养生保健、健康旅游等大健康产业,依托大山发展绿色经济,一系列变化正在惠州各地发生。

在博罗县,平安罗浮山中医健康产业园葛洪中医院项目在国庆前已经正式动工建设,依托罗浮山独有的养生旅游资源,环罗浮山周边的长宁、福田、龙华、横河四镇正在逐步打造成为面向全国的康养胜地,各地南药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

在龙门县,南昆山上中坪尾村上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二坑村内原生态特色民宿引来各地游客,乡村旅游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接下来,龙门县还将通过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计划通过引进外资、提供资金和政策扶持等举措,带动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

在惠东县,高潭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带火了当地的民宿、农庄、餐馆、特色农茶品,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当地莲花山脉周边,一批集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农业为一体的健康养生旅游基地也在筹建当中。

而惠州“大山经济”发展过程中,罗浮山与南昆山之间的联动也引人关注。今年初印发的《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广东省将加强规划统筹,优化“ 一核、一带、一区、一湾”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其中“环罗浮山—南昆山”被纳入“ 一区”范围,成为北部生态旅游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方案更明确提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加强重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支持“环罗浮山—南昆山”等旅游品牌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认为,目前“环罗浮山—南昆山”一体化进程已在推进中,罗浮山是文化名山,南昆山是生态名山,两座山相距50公里,未来实现“两山一体”后,整个区域将形成近200亿元的文旅产业,这正是大山生态价值裂变的开始。


争当大湾区生态担当 惠州如何做好“山海文章”?


国庆期间,游客在大亚湾小径湾游玩。 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布局“蓝色经济”为城市发展提供新动能

今年,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明确,惠州既属于“一核”,也属于“一带”。沿海经济带是新时代全省发展的主战场,这为惠州掘金“蓝色经济”打开了无限想象空间。

惠州是海洋大市,在大亚湾和惠东连绵281.4公里的海岸线上,催生了万亿级的大亚湾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群,也兴起了巽寮湾、双月湾等令游客向往的滨海度假胜地。

10月17日,来自中国移动惠州分公司发布的《惠州2019年国庆假期大数据报告》显示,国庆期间,惠州7天累计登记人口共2397万人,相比平时7天累计增加47%。其中,惠东县景区累计接待游客数量达到179万人次,为该市7个县区游客数量之最,而惠东滨海旅游热门景区巽寮湾和双月湾分别接待游客达到39.8万人次和32万人次。

惠州市以惠东海岸线为主的滨海旅游产业健康繁荣发展,带动了海滨城镇经济与社会民生的快速进步。在巽寮、平海、双月湾等地,一座座渔村变身成为旅游村、一位位渔民上岸吃起“旅游饭”,围绕滨海旅游,当地渔民建造起网红民宿,经营起海鲜餐饮、渔船游玩的事业,生活变得蒸蒸日上,富有奔头。

事实上,滨海旅游业只是惠州海洋经济的阶段性成果,其可持续发展也亟待转型升级。如今,抓好“大亚湾—稔平半岛”滨海旅游产业带建设,规划建设滨海旅游公路等议题已在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规划全域旅游、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全面对接“一带”等,正在成为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在不远的未来,这片蓝色海洋经济带还将孕育出更多新能源、新科技产业项目,下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希望正踏浪而至。

据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惠州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达1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占全市GDP的32.4%。海洋产业占据了惠州经济发展的三成以上,其中,新能源和新科技是海洋产业的重要来源。今年,省委、省政府又明确提出,支持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中国海油惠州炼化三期等项目建设,打造世界级沿海重化产业带。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认为,惠州具有“区位+交通”的双重枢纽优势、“产业+企业”的双重引擎优势、“节点+平台”的双重聚合优势、“空间+资源”的双重要素优势,壮大海洋经济大有可为。

在其看来,包括大亚湾石化区和惠州港在内的大亚湾临港产业片区、稔平半岛将成为惠州发展现代海洋产业的“双核心”,向东延伸先进制造业和滨海旅游业的优势,推进深莞惠汕海洋产业协作。

与此同时,随着海上风电、两大科学装置等大项目的谋划布局,惠东稔平半岛建设成为“新能源科技岛”的步伐正在加速,来自海洋的“蓝色经济”正在为惠州的加速发展输出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全面构建全域“山海城”联动格局

放眼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惠州生态优势明显,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景点有900多处。如果用好这些资源,将为惠州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强大助力。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旅游消费意愿越强,旅游消费市场也因为经济发展而集聚的人口扩大,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旅游消费能量级不可限量。”此前,省委党校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先扬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席话语,也给惠州带来启发。

机遇当前,惠州已有所考虑谋划。《惠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惠州将依托北部山脉整体,向北联动罗浮山—象头山—南昆山,打造环罗浮山乡村旅游康养产业带、环南昆山生态旅游带,联动惠州滨海旅游资源,打造环大亚湾滨海旅游带,全面构建惠州全域“山海城”联动格局。

其中,惠州将以罗浮山为核心,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及道家养生文化优势,按照“全程性、原典性、基础性”养生理念,发展运动养生、生态养生、文化养生、医疗养生、美食养生、居住养生等健康旅游服务,全面建设环罗浮山乡村旅游康养产业带;以南昆山为核心,整合环南昆山一带的温泉、生态产业,加入农民画、瑶族风情等文化要素,全面建设环南昆山生态旅游带。

值得注意的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旅游也是热词之一,共出现46处。其中,也明确提出要构筑休闲湾区,加快“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完善滨海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

对此,惠州计划以稔平半岛为核心,充分结合海洋文化,以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为龙头,联合大亚湾区黄金海岸等优质旅游资源,依托惠州海岸线整体,借助广东省打造千里滨海旅游公路契机,全面建设惠州环大亚湾滨海旅游带。

■声音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万忠:

放宽用地政策为山区发展释放动力

在惠州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山区乡镇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着整个惠州经济的发展,加快步伐推进山区经济的发展,是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的必然选择。

“在广东省内来说,高州和梅州在山区经济振兴方面都具有较好的经验可供学习参考,但惠州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万忠认为,惠州山区在自然资源基础和区域发展机遇方面,均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源动力。

一般来说,受制于山区资源环境现状,生态公益林、水源林较多,属于禁止或限制开发区域,土地资源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影响了山区经济发展。如何平衡社会发展和留住青山绿水,需要政策调节。

今年8月,在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支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政策措施》中提出,农业产业园的建设用地将纳入预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使用范畴,对使用预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按照“建多少、转多少”的原则,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或村庄规划确定规划条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手续,按建设用地管理。

与此同时,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广东省产业用地政策实施工作指引(2019年版)》同样提出,包括惠州在内的12市,省管权限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审核)将委托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实施,释放出产业用地空间,各地可根据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国土空间规划和当地产业发展情况,统筹使用新增和存量建设用地,合理安排用地计划指标,优先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服务民生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用地政策的放宽,对山区经济振兴、尤其是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利好。”万忠建议,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来临,惠州山区经济应围绕特色农业种植模式、农业旅游融合模式、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模式加快规划布局,并结合大湾区的市场需求,重点在康养旅游、绿色农业上下力气,传统山区的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性转变。

■观察眼

山海主线将成惠州发展闪亮招牌

“在当前大湾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背景下,惠州长期以来坚守绿色发展道路,造就了独特的环境竞争力。”此前,广东省社科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吴大磊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提出,惠州发展山海经济有基础、有条件,正当其时。

诚如其所言,并不是每座城市都能以“山”“海”作为自身发展最大优势,也不是每座城市都有底气将“绿色经济”和“蓝色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鲜亮招牌。

今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以及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为此,惠州将“山海文章”融入城市发展的选择也有了更深远的意义,粤港澳大湾区越是要发展,这个城市群就越需要一个现代化的绿色生态之城,而惠州选择成为这个城市群里的生态担当。

然而,要真正实现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坚持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关键所在,惠州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一方面,当地政府引入项目时必须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山”“海”产业体系,还要注重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对于落后产业要逐步淘汰,对于有改造空间的要限时改造升级。在优化升级旅游产业方面,仍需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提升金山银山的“含金量”,进一步放大生态资源“变现”的价值。

依山靠海,高水平的生态环境质量铸就了惠州的底色、本色,大湾区机遇当前,这条以绿色和蓝色交汇而成的发展主线,也必将越来越宽广。

记者:林文通 乌天宇 糜朝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