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黃引江同時補水白洋澱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張偉亞)10月的白洋淀天藍水碧,經過一路沉澱後,清凌凌的黃河水終於投入白洋淀的懷抱。這是繼今年2月白洋淀首次引黃補澱輸水後再次補水。按照計劃,10月份補水量約為3500萬立方米。

此外,今年8月底,新區還協調實施了南水北調引江水對白洋淀生態補水。由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通過瀑河、北易水經南拒馬河向白洋淀實施補水。截至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引長江水已入澱約1900萬立方米。在南水北調中線水量穩定情況下,預計補水持續到12月底。

引黃入冀補澱工程是雄安新區生態水源保障項目。10月21日,記者來到雄縣七間房鄉大樹劉莊村,白洋淀引黃大樹劉泵站全部工程已經接近尾聲,該泵站安裝7組潛水軸流泵,目前採取三用一備。上游500米處建有5孔清汙閘,通過大型專業清汙設備,不斷將河道里順流而下的水草等攔截清理,才使得到達泵站的水“清新明亮”。

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入汛以來,雄安新區平均降水量198.4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43.9%。為了保障白洋淀水位處於合理區間,進一步改善澱區水質,增強白洋淀水動力,加快白洋淀水生態環境修復,汛期結束後,新區決定對白洋淀實施生態補水,2019—2020秋冬季引黃入冀補澱工作提前啟動。

為充分利用黃河豐水時段多引黃河水,實現多引多調,雄安新區相關部門科學謀劃,充分準備,在省水利廳和沿線各市的大力支持下,各相關部門加強監管,確保渠道無汙水、沿線無排汙口,實現輸水安全、水質安全。

為保障白洋淀補水順利實施,雄安新區成立引黃入冀補澱輸水工作領導小組,編制引黃入冀補澱輸水工作方案。各相關單位對引黃入冀補澱輸水工作進行調度,對新區輸水線路進行檢查,及時清理河道,保證輸水線路清潔通暢,並對新區外輸水沿線進行實地調研,跟蹤引黃水頭,充分做好引黃補澱輸水各項工作。

截至目前,經過白洋淀引黃大樹劉泵站3臺潛水軸流泵持續揚水,引黃補澱水量已達2300萬立方米。

據瞭解,此次引黃補澱將優先保證白洋淀生態補水,待白洋淀補水穩定後,沿線相關市再相機引水。下一步,新區將及時掌握補水動態,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增加生態補水量,充分保障白洋淀生態水量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