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軍事合作成就展:數十萬人蔘觀,多形式展現大國擔當

“這是我第二次來軍博(軍事博物館)看國際軍事合作成就展,國慶假期時候來了一次,人太多了,現在過了二十多天,我覺得人少一些,可認真看看。”退伍軍人陳先生一邊參觀,一邊向澎湃新聞(ww.thepaper.cn)說道。

“雖然我當兵時間不長,但我還是一直關注軍隊的新聞,上一次人多有些沒有細看,現在人少一些,工作日調休過來再看一看。” 陳先生告訴記者。

講解員劉名介紹說,每天都有不少退伍軍人過來看展覽,看得也非常細,有時候還會向一同參觀的觀眾介紹軍事常識或戰史戰例。

国际军事合作成就展:数十万人参观,多形式展现大国担当

“為了和平 走向世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國際軍事合作成就展” 本文圖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謝瑞強 圖

30餘萬人參觀,展示國際軍事合作光輝歷程

10月23日,離“為了和平 走向世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國際軍事合作成就展”(下文簡稱“國際軍事合作成就展”)開展已經過了近23天,雖然是工作日,但參觀的人仍然絡繹不絕。

“從展開到現在,尤其是國慶假期期間,每天都有超過2萬人次參觀,從早到晚,整個展廳都擠滿了人。”回憶起國慶假期期間的經歷,劉名依然有點激動,“經過選拔,劉名和空軍工程大學其他七名學院參與了此次解說任務。

国际军事合作成就展:数十万人参观,多形式展现大国担当

觀眾駐足參觀

國際軍事合作成就展由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主辦,於9月30日正式開幕。展覽分為序和“開啟軍隊外事工作新徵程”“奏響軍事外交和平發展主旋律”“展現新時代國際軍事合作新面貌”等3個部分,以時間為脈絡,展示國際軍事合作走過的光輝歷程、做出的重要貢獻、取得的寶貴經驗,突出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國際軍事合作新氣象新作為新成就。

展覽綜合採用展板、展櫃、視頻、新媒體、情景展示等多種形式,共展出圖片400餘幅、文獻資料等實物200餘件,展線長約480米,總面積約2200平方米。

国际军事合作成就展:数十万人参观,多形式展现大国担当

1997年國防部外事局更名為國防部外事辦公室

籌展專家組組長劉戰教授告訴澎湃新聞,在籌備初期就進行了好多輪的討論,討論重點之一就是通過怎麼樣的形式既能儘量詳實展現我軍建軍70餘年來在國際軍事合作上的成果,又能吸引觀眾參觀,並且在參觀中更好了解人民軍隊不平凡的歷史,有所收穫。“視頻、新媒體、情景展示、展板介紹、實物、模型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生動、詳實,又不枯燥。”劉戰指出。

形式多樣、詳實豐富的國際軍事合作成就展吸引了眾多者。展覽解說隊趙真燕向澎湃新聞介紹說,初步統計,目前到軍博參觀這個展覽的人數30多萬人次,國慶假期期間超過16萬人次,線上展覽8萬5千人,國防部發布公眾號成就展瀏覽6萬餘人。網上留言累計參與人數3300餘條(不含微博、新華網等媒體)。

在這段時間解說中,一對國慶期間來參觀的香港夫婦給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他們從進入展館開始就非常認真聽我的講解,有些展位還停留下來細細端詳一些實物。”劉名回憶說,“參觀結束後,他們說收穫很多,非常開心,並且還合影了一張。”

現場除了國人,還有一些外國人參觀。“每天都有一些外國人參觀這個展覽,他們對人民軍隊、對人民軍隊走出去等一些話題還挺感興趣的,我們也經常給他們講解。”劉名指出。

維和、護航、救援……展現維護世界和平的大國擔當

“過來看,這是維和部隊,國慶閱兵中他們首次亮相,帶藍色帽子的那個方隊。”李先生一邊招呼一同參觀的兒子過來,一邊稱讚說,這幾個士兵模型看起來像是真人。

“他們手中的槍是真槍嗎。”解說員回答說,“不是真槍,是一比一製作的塑膠模擬步槍。”

“我認識這槍,95式自動步槍,多次閱兵都出現過。” 李先生指著步槍告訴兒子。

国际军事合作成就展:数十万人参观,多形式展现大国担当

解說員劉名為小學生解說

在今年的國慶閱兵中,維和部隊方隊首次參閱。參閱的維和部隊方隊成員將頭戴藍色貝雷帽,身著戰鬥迷彩,成為本次閱兵的一大亮點。維和部隊方隊首次參閱就是要向全世界展示我們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擔當。

在成就展的一個展櫃中,靜靜陳列著3枚哈馬舍爾德勳章,這3枚勳章屬於申亮亮、李磊、楊樹朋3位中國軍人,他們犧牲在維和一線。1992年4月16日,中國首次派出聯合國維和部隊赴柬埔寨金邊,這是我國第一次派遣部隊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從1992年起,中國軍隊已先後參加24項聯合國維和行動,派出維和軍事人員4萬餘人次,13名中國軍人犧牲在維和一線。維和官兵用熱血、生命和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形象。

国际军事合作成就展:数十万人参观,多形式展现大国担当

維和部隊“中國營”展臺

目前,仍有2500多名中國官兵在聯合國7個任務區和相關維和機構執行任務。此外,中國已正式宣佈建立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發展基金,加入新的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建設8000人的維和待命部隊並通過聯合國組織的考核評估。

9月24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一場專題集體採訪。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向媒體表示,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兵力最多的國家,中國軍隊將一如既往堅定支持聯合國維和事業,用堅毅與奉獻書寫維護和平的大國擔當,用行動與實踐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国际军事合作成就展:数十万人参观,多形式展现大国担当

參觀結束後,觀眾在留言本的留言。

除了派出維和部隊,2008年以來,中國海軍已向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派出33批護航編隊。

2008年12月26日,海南三亞某軍港碼頭人頭攢動,首批赴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的艦艇緩緩離開碼頭,拉開了中國海軍亞丁灣護航的序幕。根據中國軍網報道,目前,護航編隊已為6600餘艘中外船舶提供安全保護,解救、接護、救助遇險船舶70餘艘。

国际军事合作成就展:数十万人参观,多形式展现大国担当国际军事合作成就展:数十万人参观,多形式展现大国担当

今年7月11日,是中國第15個航海日。作為2019年航海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在浙江寧波某港口碼頭對公眾開放,上千名市民登船參觀,一睹醫院船的風采。據介紹,和平方舟醫院船入列11年來,先後執行7次“和諧使命”任務,航跡遍佈3大洋6大洲,共訪問43個國家和地區,在到訪國累計接診病患超過23萬人次。

國際抗震救災、應急搜救也經常有中國軍隊的影子。2012年以來,中國軍隊組織或參加馬航MH370失聯航班搜救、菲律賓“海燕”颱風救援、抗擊西非埃博拉疫情、馬爾代夫水荒救援、尼泊爾抗震救災、老撾水災潰壩救援等多項行動。一次次“危難時刻顯身手”,中國軍隊的國際擔當形象贏得國際輿論的紛紛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