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是因为石化放弃了中科大吗?

果果56569


中科大南迁安徽,从安庆又搬迁到合肥,时任国务院科教组负责人刘西尧与安徽革委会主任李德生起到了关键作用,与安庆发展石化工业并无必要联系。

中科大南迁命途多舛,落脚安庆

在河南、湖北和江西都明确表示不能接收中科大后,学校到安徽安庆选点,安庆方面表示欢迎。当时中科院领导刘西尧下达了疏散到安徽省安庆市的指示,并说:“其它学校都下去了,科大没动,开头早,走的晚⋯⋯”“安徽欢迎去,条件不错⋯⋯领导上支持你们,国务院业务组的都表了态,同意去。”

安庆安置条件艰苦,下迁局面混乱

1969年12月初,先遣人员90人赶赴安庆。12月17-30日接连而来的两批900人也随后到达该市,被安置在安庆市委党校的一栋仅能容纳300人的三层小楼里。那里条件艰苦,根本无法支撑近千人的基本生活。

该小楼位于郊外的一个小山上,没有公路与外面相连,交通很不便利,总共只有七、八十个房间与一个小食堂,而且自来水不通,生活用水要越过一条沟到对面的山上去挑。房子门窗在“文革”的武斗中被全部拆除,有的用砖石堵死。一场大雪使天气骤冷,连睡地铺的垫草也难以购买。条件如此困难,致使局面非常混乱。 此时在安庆的总人数已达900多人。后又接北京通知,第三批人员即将由北京启程到皖。

这时,已到安庆的四位校革委会常委认为,由于安庆的条件困难,应急速回北京汇报。而宣传队主张第三批人员可以下来,利用食堂住宿,还可再找安庆市借房。在意见没有统一的情况下,四位常委决定回北京汇报安庆的实际情况,稳妥做好人员下迁工作。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向安庆的搬迁很快停止。

时任安徽革委会主任李德生拍板搬迁到合肥

1970年1月,中科院方面领导口在中科大在皖负责人不在场的情况下会见了李德生,协商科大搬迁合肥的若干事宜。

对于科大迁皖,李德生指示:“安徽来了一、二十个单位,但都是找个基点,领导关系还在原上级机关;我们原来以为科大也是如此,现在情况更具体了,关系下放了;经过研究,安徽有困难,可考虑在合师院⋯⋯”

由此,科大正式迁至合肥,在原合肥师范学院校址办学。原北京玉泉路科大校址很快被铁道兵与海军部队占用,教室、实验室等也被改成了招待所、宿合。

中科大艰难困苦中的凤凰涅槃

中科大自1969年12月开始迁入安徽,至1970年10月基本完成搬迁。学校迁入合肥时,仪器设备损失2/3,教师流失二分之一以上。教学、生活用房严重不足,校舍面积不到6万平方米。到1972年,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尚不足百人。

从创校初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后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以至濒临灭亡的境地。好在中国科大这只“不死鸟”并未真正灭亡,而是逆境图存,最终“凤凰涅槃”,并很快创造出了新的辉煌,才使得我们今天对于科大的下迁不止于无尽的唏嘘与叹息。


瀚海星云


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中科大由北京外迁合肥是六十年代,安庆石化建设是七十年代的事。民间流传中科大迁安庆那是少数人的单相思不可能的事。当年北京许多高校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迁是备战之需要,也是权宜之计。如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六十年代落户安庆市的话,由于各项事业基础薄弱难以支撑,可能早已迁回北京。中科大今天留在合肥是由于当时省主要领导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北京说话还是有作用的,经过极力争取最终才将中科大留下建在合肥,为合肥乃致安徽科技兴市兴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庆石化建设那是1969年以后的事,国家为战备和民生需要以及合理大工业的佈局,决定在安徽建设炼油厂。为选址和抓紧建设问题,当时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为此专门发了文件,成立了以省领导为指挥的安庆炼油厂建设指挥部。厂址问题经专家考察评估,认为安庆当时大工业稀缺又处长江北岸山区,东离江苏西距江西都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最适合当时的工业布局及备战,民生之需要,最终决定安徽炼油厂(现在叫中国石化安庆石化总厂)在安庆市建设。当时全省总动员大开绿灯,全省各部门,各单位从人力,物资只要炼油厂建设需要无论是紧缺还是计划的都必须无条件支持,那种全省齐心协力,万众一心为安徽炼油厂(今安庆石化)热火朝天建设的场面可以载入安徽建设的史册。由于年代较远对此有不同版本也难怪,现在的后生们一般不了解内部情况和这段历史。




金龍銀鳯


付论这个问题是一厢情愿,如果科大当时在安庆恐怕早就搬回北京了。只所以在合肥没有搬回北京,安徽省及合肥市给了很多的优惠条件。安庆给得起吗!


774921198


这个标题就有问题,应该说因为石化中科大放弃了安庆!


淡墨如金绘苍穹


当年的中科大,你们(河南、江西、湖北)爱理不理,如今的中科大让你们高攀不起😂😂😂


纳兰1688


至于安庆因为选择了石化而放弃中科大,这是荒诞无稽之谈。

1969年因为珍宝岛冲突,致使中苏关系严重恶化,中央以“战备疏散”的名义决定将中科大迁离大都市北京,当时的考察组成员对安徽省的几个城市进行了考察,发现安庆市最为合适,因为安庆是安徽省旧省会,设施相对齐全,民国时期的国立安徽大学校址就在安庆,有办学条件和基础,所以当时国务院教育领导小组长刘西尧同志明确指示,将中科大迁至安庆。

(国立安徽大学原址,后来是安庆师范学院)

1949年12月国立安徽大学已经迁至芜湖,原国立安徽大学的校址已空置,所以当时考察组选址人员都希望中科大能迁入至原国立安徽大学的旧校址。(国立安徽大学红楼)

当时原国立安徽大学原址已经是安庆地区师范学校(中专),而安庆市又是县级市,归安庆地区革委会领导,地革委党的核心小组决定将原在马山的安庆地委党校(一座小三层楼)的校址提供给中科大师生。 不过当时的地委党校由于在“武斗”中遭到破坏,残破不堪,门窗全无,自来水也不通,师生用水只能自己去挑。

当时正值冬季,气温骤降,很多师生只能打地铺,却连垫草也没有,条件十分艰苦困难。

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有部分师生产生了不同意见,闹情绪,甚至发生了矛盾冲突,中科大搬迁至安庆的有关工作也就此停止。 (安庆地委党校原址)

1970年底,由安徽省革委会主任李德生同志拍板决定,将中科大校址定在合肥,用合肥师范学院、安徽银行学校两个地方全部让给中科大使用,并提供七十多万元的搬迁费,这样中科大终于落户到合肥市。(图片是合肥师范学院原址)

而安庆石化总厂是在上个世记七十年代初,省革委会主任李德生从中央争取到一套炼油装置,他考虑到安庆市经济落后,又濒临长江边,运输原油方便,决定落户安庆市。

因此,可以说安庆市选择石化而放弃中科大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安慶雜談


中科大当年是在河南和安徽里选。河南领导人没要 拒绝了中科大在河南落户 结果刚好合肥抢下来了 为了中科大能落户合肥 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至少现在看来 中科大给合肥带来的价值很高 但是也同样存在的问题是 中科大很多的学生基本都去了国外或者中科院 能留在合肥发展的还是少 毕竟相比北上广深 你是中科大毕业的 首先进中科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外面也都抢着要 也确实没必要留在合肥发展。但总的来说 中科大的存在 也帮着合肥成为科研城市


菩提道长


安庆人普遍缺少创新和冒险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