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无伤跑法》跑完13公里和之前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我相信有很多人今天参加了期待已久的成都国际马拉松,同时更多的人有些小小的遗憾,因为我们没有中签。所以我提前一天完成了轻松跑、冲刺跑。

采用《无伤跑法》跑完13公里和之前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跑步三年了,一直按照自己的思路跑,每次受伤都有过反思,但好多问题任然存在。直到前两周读到《无伤跑法》才豁然开朗。

你可能和我一样,每次跑步都会大汗淋漓,汗如雨下。在我之前看来,跑步本应如此。跑完以后或多或少就应该感觉到身体的疲惫。时间长了,就自然而然地觉得这应该就是跑步的感觉吧!读完《无伤跑法》以后才让我顿悟了原来跑步不只需要学习,还需要去落地。

下边就拿昨天13.46公里谈谈体会。

采用《无伤跑法》跑完13公里和之前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通过学习和对比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配速和心率区间。我的轻松跑配速目前是6分30秒左右,这和我以前每次配速5分30秒差了一分钟。我一开始也很怀疑,为什么需要慢这么多。这一次我终于感受到“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科学”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首先说说热身的动作,我习惯采用咕咚这个APP。每次跑步热身就是按照咕咚自带动作。通过学习重新认识到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这次我按照书中的动作做了一遍然后再按咕咚的做了一遍,前后一共花了12分钟的样子,平时只按咕咚做6分钟。

接下来就是跑步,之前的跑法就是一上来就进去状态,不管配速和心率。反正按自己最大的马力开跑,如果目标是10公里,那么可能在6公里就开始掉速,原因很简单想到快结束了,身体也累了,自然而然就放慢脚步。这次我尝试了新方法开跑,一开始就放慢按照科学的配速慢跑,然后慢慢加速度,让身体完全适应了再完成冲刺跑,第8公里基本上是我目前最大跑速。记得我三年前还要快点,最快达到了4分19秒。现在即使冲刺也得控制好自己的心率。

采用《无伤跑法》跑完13公里和之前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原本只想跑完10公里,结果发现自己状态很好,所以就再慢跑了3公里,每周最大距离最好不要超过10%。所以没有再跑。按照之前的逻辑就是想通过提高配速来提高成绩,现在想来确实有些问题,还是应该科学地分配一下强度,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强度提高跑量减少。

采用《无伤跑法》跑完13公里和之前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和我一样不是跑得不够快,而是慢不下来。这样长期下来直接后果就是配速上不去也下不来,因为长期处于疲惫期,很难提高我们的成绩。

采用《无伤跑法》跑完13公里和之前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你不需要向专业运动员那样去跑,但你需要科学认知。如果你也想快乐的长期跑下去,这种跑法你值得尝试。

写在最后

跑步需要学习,很多文章都写过,为什么还是落不了地?可能我们还没有找到跑步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正如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每次跑步就应该大汗淋漓。有时也会超越对方而感到骄傲。

控制好自己的心率,平时训练以轻松跑为主,快结束时可以冲刺跑。如果不想参加比赛个人认为轻松慢跑就足够了。如果你想去跑马,一定不要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方式去跑,现在也有很多训练计划,如果不知道真正的原理,强迫自己坚持很容易让你中途放弃。其实专业运动员和业务跑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跑姿和跑量。这个没办法需要我们刻意练习。

采用《无伤跑法》跑完13公里和之前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分享知识是一种美德,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不是推书的人!我只是一名平凡的跑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