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是我到过的城市

莆田:是我到过的城市

莆田:是我到过的城市

莆田:是我到过的城市

莆田,福建省辖地级市,福建沿海中部。下列文字是“莆田故事”。

一、位置

北:福州市;

南:泉州市;

东北:福清市;

西北:永泰县、德化县;

西南:永春县、南安市、惠安县;

东南:台湾海峡(隔海相望)。

二、气候

地处北回归线北侧边缘,东濒海洋,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绝大部分土地,适宜农业生产上的一年三熟制作物栽培。季风明显,滨海风大也是莆田气候的一个特征。主要的方向有东北风和西南风;东北风有10个月左右控制在沿海地区,山区则以北风或东风居多。冬、夏季风方向随季节交替而转换明显,冬季多为偏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而春、秋季为风向转换季节。

三、民族

莆田市内居住有汉族、畲族、壮族、苗族等33个民族。

四、我去过的景点

(一)南少林寺遗址:位于莆田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南少林寺原名林泉院,创建于南北朝的陈朝永定元年。唐太宗贞观年间,嵩山少林寺僧南下,不远千里来到九莲山,住锡在林泉院。此后,林泉院易名林山少林寺。北宋时,寺庙更加兴旺,僧人500多名,武风极盛,形成南少林拳。与北少林的腿功一起誉称“北腿南拳”。南宋时,寺院仍保留兴旺趋势。林泉院毁于清初。现在南少林寺遗址一带仅存一些附属寺院,如资福寺、红花亭等。1990年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德禅大师写下手书:“南少林寺就在福建莆田九莲山下”。中国佛教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南少林寺”寺名。

(二)湄洲岛(国家4A级景区): 位处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是妈祖的成神地。湄洲岛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湄洲祖庙 、“东方夏威夷” 、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2亿妈祖信众信仰的妈祖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麦加”。

(三)三清殿,这里的三清殿坐落于荔城区梅园路东段北侧,是福建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道教建筑,被专家誉为江南古建奇葩。该殿宋代称天庆观,元明易名为玄妙观,清避康熙皇帝玄烨讳而改为元妙观。今尚存山门、三清殿、东岳殿、西岳殿、文昌祠、五帝庙,五显庙及关帝庙大门等。

(四)九鲤湖(国家4A级景区),中国祈梦文化发源地,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距县城31公里,海拔590米。九鲤湖是仙游“四大景”(九鲤湖、麦斜岩、菜溪岩、天马山)之一,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素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美誉,徐霞客把它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

五、笔者所见所闻

(一)莆田市史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自古是闽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海滨邹鲁①”、“文献名邦②”之誉。

(二)从东至南有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三大海湾,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距台中港仅70多海里。

(三)莆田市的南日鲍、莆田枇杷、莆田桂圆、度尾文旦柚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仙游金沙薏米也列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名录,莆田鲍鱼、莆田花蛤入选全省10大特色渔业品牌。

(四)湾口的湄洲岛是海内外闻名的和平女神妈祖庙所在地、妈祖文化的发祥地。

(五)莆田市辖区域内主要火车站有:莆田站、莆田东站、涵江站、仙游站等,来莆田之前先确认到哪个站。

(六)“莆田制造”闻名遐迩,莆田市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分别是:才子服饰、雪津啤酒、闽中有机食品、天下农庄大米、卡朱米羽绒服、三棵树涂料、保兰德箱包、华昌首饰、沃特运动鞋、国圣酱菜、云敦衬衫、金威世家男装、东奕机械;中国名牌产品:才子衬衫、东南香大米、保兰德皮包、天下农庄大米。

(七)莆田系的医院在全国各地很多,有褒有贬。

六、莆田好吃的

特色小吃主要有:海蛏③抱蛋、荔枝肉、妈祖面线、九层粿、蛏溜(又叫“擦蛏”)、廿八婶的炒米粉等等,对于外乡人来说,口味新鲜独特,值得一尝。

七、莆田特产

兴化米粉、龙眼(荔枝摘过,龙眼始熟,故曰荔奴,俗称桂圆)、红毛菜(藻类中口味最好的菜肴)、南日紫菜、莆田枇杷、金沙薏米 、南日海带等。

莆田学院是莆田最好的大学。


注:

①海滨邹鲁:“海滨邹鲁是潮阳”出自著名的北宋诗人陈尧佐的作品《送王生及第归潮阳》 :“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乡。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海滨邹鲁延伸含义为沿海文化昌盛之地, 广义上包括福建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福州市等。

②文献名邦:是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的地区。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文,典籍也,献,贤也。”“文”是指有价值的人文资料,“献”指学问渊博、熟悉掌故的贤者,文献原意指典籍和宿贤。邦者国也。《说文》: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③蛏:读chēng。蛏子是软体动物,介壳长方形,淡褐色,生活在沿海泥中,肉可食,味鲜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