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示範區:用微信群打通服務民生最後一公里

雲龍示範區:用微信群打通服務民生最後一公里

工作人員在現場施工

“林雞路修復好之後非常平整,而且修復工期很短,及時解決了周邊百姓及過往車輛的通行問題。給你們的工作態度點贊。”近日,雲龍示範區龍頭鋪街道雞嘴山社區居民殷建忠,在“社區監督與服務微信群”中這樣留言。

從現場勘察到修復,4天完成

事情還得從10月13日說起。當天,殷建忠在微信群裡反映:雲龍示範區林雞路路面有很多坑坑窪窪,這條路是雞嘴山社區通往田心大道的必經之路,相關部門能否幫居民修復好?

雞嘴山社區紀檢委員,同時也是“社區監督與服務微信群”管理員的葉建國,在看到信息後,立刻向街道紀工委報告此事,街道紀工委根據職責分工,立即交辦給街道規劃國土建設辦。

很快,規劃國土建設辦負責人趕到了林雞路進行現場勘察,核實問題後,立刻著手開展路面修復工作。“從居民在微信群中反映訴求,到完成林雞路的路面修復工程,前後只用了4天。”工作人員介紹。

昨天,記者在修復完畢的林雞路現場看到,修復完畢的路面平整暢通。“以前開這條路總有幾段路非常顛簸,現在沒有了。”一位經過的車主介紹。

林雞路路面修復,只是雲龍示範“社區監督與服務微信群”為民辦實事、打通服務與監督最後一公里的縮影。

據瞭解,從建群起,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學林街道三衝社區、雲田鎮美泉社區、龍頭鋪街道雞嘴山社區三個試點社區的“社區監督與服務微信群”裡,每天都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超載大車每天從錫興路運砂石”、“三衝社區某棟樓道沒有燈”……一系列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一一得到解決。

“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居民在微信群中反映問題,都能在群裡及時得到回應和有效解決。”雲龍示範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監督與服務微信群”工作是該區完善網絡監督手段、督促幹部主動履職,打通服務與監督的最後一公里的有效手段。

數據顯示,截至上週,該區三個試點社區建群總數為14個,建群率為100%、居民入群率達63.31%;收到問題66件,已解決其中53件、同相關部門協調處理中的有13件,回覆率為100%、辦結率達80.30%。(株洲晚報記者 周蒿 通訊員 鄧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