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云南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投入、建机制、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促公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民生“保障网”,使人口结构持续优化,就业收入稳步增长,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健康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人才全面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进入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新时代。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云南始终把增收作为民生之要,努力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完善更加公正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大幅提高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云南居民人均收入从1949年只有50元,到1978年增加至203元,到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84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48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68元。同时,人民收入渠道大大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由单一的集体经营收入逐渐转为家庭经营、工资、转移收入并驾齐驱,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家进一步完善再分配机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先后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接补贴等一系列惠农举措,来自政府的各项转移收入逐渐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城镇居民的收入渠道除了工资性收入外,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的比重逐渐增加。

劳动就业质量不断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在发展各项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建立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劳动力统一招收和调配制度,基本建立了符合云南发展的劳动就业体制,妥善解决了城镇失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就业机制开始走向市场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就业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步增长,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51.92万人,同比增长5.92%,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就业政策与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就业人员达到800万人以上,第三产业就业容纳能力不断增强,就业人数超过1000万人。城镇失业率保持低水平,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创新创业热情不断被激发,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愈发宽广通畅。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70年来,云南减贫事业成效明显,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尤其针对民族贫困突出的省情,2012年以来,云南以扶持边远、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为重点,统筹推进示范区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探索出具有云南特点的脱贫攻坚和民族团结进步有机融合之路。

2012~2017年,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主要发展指标增幅连续多年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7年,云南有15个贫困县(市、区)经过国家严格评估批准实现脱贫摘帽,这是云南历史上首次实现贫困县数量减少。2018年又有33个贫困县(市、区)达到脱贫标准,成功退出贫困序列。2012年至2018年,云南贫困人口从804万人下降到179万人,减少了62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7%下降到5.39%,下降了16.31个百分点。与摆脱贫困相伴的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医疗教育保障不断增强,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贫困县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8%以上,2018年,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268.9万人次;另一方面,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18年末,8502个贫困村100%实现通路通网通电,10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不断推进。2018年独龙族、基诺族、德昂族3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实现了党和国家“绝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庄严承诺。

人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1950年,云南只有2所高等学校,11所中等专业学校,115所普通中学,11559所小学。全部在校学生只占总人口的3.7%,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3.9%,85%的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70年来,云南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截至2018年底,云南有高等学校81所,中等职业学校41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579所,幼儿园10156所。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18%。教育经费保障不断强化,2018年,云南下达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资金82.04亿元,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提高到1.3万元,投入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84.56亿元,资助学生482.74万人次。下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的补助资金38.76亿元,惠及全省482.08万学生。投入学前教育专项资金8.2亿元,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已经建立。高等教育普及水平与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8年,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103.56万人,其中研究生4.11万人、普通本专科生76.47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22.98万人,博士学位授予学校8所,硕士学位授予学校11所,云南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云南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社会福利水平整体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惠民共享为着力点,云南推动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健全了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险制度。实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清单和业务流程,基本建成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实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清单和业务流程,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内异地和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全面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强化基本民生保障,不断提升保障水平,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为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及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公共租赁住房。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实现了从城镇职工“单位保障”到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根本性转变。截至2018年底,云南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993万人,同比增长5.03%,参保面进一步扩大。

卫生保健事业迅速发展

城乡卫生状况明显改善,覆盖城乡的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成,逐年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贴标准,规范基层服务,增加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极大地提升了卫生服务能力以及群众寻医问药的便捷程度,大幅提高了群众健康水平。云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陆续消灭了各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疫病,卫生防疫系统逐步建立,全社会的卫生条件大大改善。2018年底,全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有24958所,病床29.12万张,实现了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标准,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从1949年的991人增加到30.2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519.84万人,基本实现各类群体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到了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贴标准提高到人均50元。群众没钱“小病拖、大病扛”已经成为了历史。农村三级医疗网络日趋完善,新中国成立前缺医少药的状况彻底改变,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4.7岁。社会环境和谐稳定。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省迅速恢复建立了新的社会秩序,有力地维持了新社会稳定,为人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改革开放后,通过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国家安全工作,云南内外保持稳定,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深入贯彻新的社会治理理念,通过扎实推进“平安云南”建设,强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与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高边疆社会治理能力,形成了民族和谐、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为与国家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社会条件。

创新驱动科技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仅有4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职工不足百人,科技人员仅3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不足4万人,仅占全省总人口的万分之二十三,全省年均科学事业费不足百万元。70年来,云南科技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2017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53%。研发经费投入保持高增长。2017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到0.96%,五年增幅达43.28%。2017年R&D经费支出157.7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8.83%。大力培养、引进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高层次人才,截至2017年,云南院士专家工作站达到348个,省级创新团队达到206个,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省技术创新人才累计选拔培养1791人。大力搭建科技平台。2018年末,共有国家批准组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省重点实验室89个,创新型企业271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47家。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9个。通过这些举措,云南省创新发展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人才工作硕果累累

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各级专业技术人才极少,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十分缺乏,其中工程师和医师不到1000人,大学教授仅100余人。随着社会发展,人才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云南制定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作出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大决策,各级各部门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具有云南特点和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人才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经过70年的发展,云南人才质量全面提升,杰出人才的数量明显增加。2016年,云南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65.05万人,从事R&D人员7.46万人,“两院”院士8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6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6人,“长江学者”9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基础不断得到夯实。

体育事业取得突破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体育思想的传播、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各界对体育事业的认识不断深化,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云南体育事业经历了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体育设施遍布城乡,全民建设组织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体育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结构较为完整的体育人才队伍和较为完善的体育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体系。竞技体育实力全面提升,逐步形成了以“耐”“灵”“小”为特点的项目发展特色,培养了邱钟惠、杨伯镛、龙文才、张国政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运动员。体育产业快速增长,体育市场初步形成,2013年以来,云南充分利用云南资源和区位优势,吸引一批国内外体育产业向云南转移。围绕全省“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区域定位,支持各地结合资源禀赋特色发展,形成体育产业“一地一品”、协作共建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作者 庄弘泰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载2019年《社会主义论坛》第10期“特别策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