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靠“抄襲”成功過的車企們 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有一個數字特別有意思。

曾經有一位美國的教授,在美國的80個行業中進行了一個研究之後發現,在每一個行業中,最成功的大多數都不是行業的開拓者。從數據上來說,市場先行者的失敗率是47%,並且只有11%的市場先行者成為了領導者,剩餘近90%的行業全部是模仿者後來居上。

早期的模仿無可避免,但重要的是後期必須擁有自我創新能力,否則,消費者會用錢包告訴你,市場是多麼的殘酷。

在中國的汽車企業中,就有那麼幾位,在發展初期靠複製嚐到過甜頭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毫無自我造血能力可言,在汽車市場風生水起之時,他們跟著水漲船高;但當汽車行業增量放緩之時,他們便顯得捉襟見肘。

早些時間,一份網曝某銀行的內部郵件顯示,該支行已對獵豹、眾泰、華泰、力帆四家車企上下游產業鏈情況進行風險排查,並稱據媒體報道,這四家車企年底將進入破產階段,且預計涉及上下游汽配供應商產業鏈合計約500億元的壞賬。

儘管事後這些車企紛紛闢謠,但依然擋不住的是頹勢——與吉利、長城們比起來,這幾家車企可以說,生死只在一線間。

-眾泰-

這個在2016年驟然走紅的國產品牌,憑藉著低廉的價格和出眾的配置,短時間內贏得了國民汽車的美譽,而此後的幾年,眾泰更是開足馬力,創造了國產品牌年銷整車三十萬輛以上的佳績。

但這並不能說明其有多麼強的競爭力,我們看看其風靡一時的主打車型就知道,這是一款沒動過腦子的車。

那些靠“抄襲”成功過的車企們 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這樣毫無發展戰略的行為,也讓眾泰在經歷了大起之後,迅速大落。這個曾經在2017年12月創造出6萬多臺銷量成績的車企,在今年8月,只售出了7800臺,今年僅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21.27%,銷量只相當於巔峰時刻的10%左右。

那些靠“抄襲”成功過的車企們 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今年9月,眾泰汽車子品牌君馬汽車被爆已瀕臨破產,所有高層人員已離職,經銷商完全處於無人管理狀態,君馬襄陽生產基地完全解散,生產地或退回給政府。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眾泰汽車借殼上市時,鐵牛集團通過認購上市公司定增股份的方式成為眾泰汽車最大股東,並對眾泰汽車業績作出業績承諾,但眾泰汽車僅在2016年兌現了承諾。三年間累計完成率為49.25%,尚不足當初承諾金額的一半。

由於未能完成對賭承諾,眾泰汽車董事會已通過以1元總價回購鐵牛集團持有眾泰汽車4.68億股股份並予以註銷的方案。在回購註銷前,鐵牛集團必須先將已質押的股份解除質押。

那些靠“抄襲”成功過的車企們 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但是,截止目前,鐵牛集團尚未解除股份質押,相反又有部分股份被司法凍結,眾泰汽車想順利回購,並不容易。

對於控股股東部分股份被司法凍結事件,眾泰汽車解釋稱,其與控股股東為不同主體,在資產、業務、財務等方面與控股股東均保持獨立,鐵牛集團所持有的部分股份被司法凍結,暫時不會對其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且其目前生產經營正常。

此外,眾泰汽車還稱,鐵牛集團被質押和司法凍結的股份,暫時不存在平倉風險和強制過戶風險,暫時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接連使用的幾個“暫時”。這個暫時,究竟能安穩多久,怕是眾泰汽車都不能保證。

-獵豹-

與眾泰相比,獵豹雖沒有站在風口浪尖上,但當我們盤點其產品時發現,其旗下產品與其他高端品牌,也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那些靠“抄襲”成功過的車企們 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數據顯示,2018年獵豹汽車銷量為77630輛,這個數字較2017年已經接近腰斬,今年1-6月,獵豹汽車累計銷量跌至28331輛。而獵豹汽車推出的高端SUV——Mattu,去年全年僅售出了4300輛,在今年6月銷量只有349臺,同比下滑88.7%。

那些靠“抄襲”成功過的車企們 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銷量其實是其內部問題的外部反饋。有媒體報道,長豐獵豹汽車因經營虧損嚴重,被曝實行員工集體降薪和工廠停產的舉措。從一份內部會議紀要文件顯示,長豐集團決議執行“薪酬調整及減負降費”。文件內容表示,鑑於汽車行業的急劇變化,公司生產經營虧損嚴重,生產基地開工嚴重不足等,會議通過薪酬調整、減負降薪等方式,確保求生存渡難關。

那些靠“抄襲”成功過的車企們 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華泰-

相比其他車企,華泰則顯得更加大膽,其在某款主打車型上,直接採用了類似於賓利的前網設計,但即便是這樣,它的銷量也一直是不溫不火,哪怕是在當初眾泰賺得盆滿缽滿之時,它也沒有打開自己的一片市場。

那些靠“抄襲”成功過的車企們 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時至今日,記者瞭解到,華泰汽車在天津、榮成、鄂爾多斯的三大生產基地全面停產,工人停薪、山東榮成的工廠曾經員工超千人,現在僅剩下不足百人。

那些靠“抄襲”成功過的車企們 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除此之外,華泰汽車的銷量也不容樂觀。數據顯示,2015年華泰汽車銷售僅7.12萬輛,2016年銷量7.30萬輛,較上2015年僅增長2.5%;2017年銷量暴增81.64%,達到13.26萬輛,銷量首次破10萬輛。但2018年又下降9.0%,銷量下滑到12.07萬輛。

按此計算,華泰汽車4年累計銷售汽車39.75萬輛,年均銷售僅9.94萬輛。與之期望的單年破50萬輛相去甚遠。

那些靠“抄襲”成功過的車企們 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但即便這樣的銷售數據,在業內人士看來仍“水分十足”。2018年1月,華泰汽車公佈銷量1316輛,但2017年12月銷量卻是2.1萬輛,後者銷量居然是前者銷量的15倍。早在2011年,由於華泰汽車銷售數據長期嚴重作假,中汽協曾一度不接受華泰汽車的上報數據,但為了維護數據的完整性,其銷量數字將以“0”代替。

-力帆-

相比較其他車企,力帆可能算是個更加低調的品牌,但除了眾所周知的力帆320是複製MINI之外,力帆軒朗的前臉與福克斯看起來也頗有緣分。

那些靠“抄襲”成功過的車企們 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與其他車企一樣,進入10月的力帆也並沒有那麼好過。雖然也對網傳郵件的內容進行了闢謠,但其財報也顯示了這個車企的窘境。據其半年報顯示,整個上半年,力帆已虧損9.4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5億盈利額,大幅暴跌859.98%。此外,力帆流動負債達到192.83億元,流動資產僅121億元,負債率達到75.2%。長期高於水平線的資產負債率、長期為負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頻繁不斷且高比例的股權質押等財務指標,成為了盤踞在這家漸趨邊緣化車企心中的“愁雲”。

與此同時,自今年6月被曝債務違約以來,力帆股權凍結、訴訟、大股東減持等利空消息亦接踵而至。9月24日,力帆發佈公告稱,尹明善家族以4.22元-4.29元/股的價格,減持210萬股,套現890萬元。10月15日,力帆進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的被執行人名單,涉及執行文書4份,單筆最大金額1.155億元。

-陸風-

說起陸風,很多人知道它其實還是從酷似路虎攬勝極光的陸風X7開始。在鼎盛時期,陸風X7的月均銷量也曾達到7000多輛,但山寨始終是山寨,不到一年的時間,它便迅速跌下神壇。

那些靠“抄襲”成功過的車企們 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今年6月,江鈴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鈴控股)增資項目已於6月5日成交,投資人為愛馳汽車有限公司,投資金額17.47億元,持股比例為50%,成為控股股東。這意味著,隨著母公司的股權調整,陸風基本已經名存實亡。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國內消費者的理念日趨成熟,對於山寨的態度早已沒有了過高的寬容度,而一味只能模仿而缺少創新精神,生長速度遠低於消費者的成長速度,必然會被消費者所拋棄。

寫在最後:

存量競爭的時代,誰在不斷進化自己,時間就是最好的證明。幾乎可以預言的是,這些車企必然會走向失敗,而這是優勝劣汰的過程,而只有這些依靠山寨起家的企業真的被時代所拋棄時,中國的汽車行業才是真的具有競爭力,與世界接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