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到底是哪一年?来看看科幻界大咖们的详细解读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到底是哪一年?来看看科幻界大咖们的详细解读

《流浪地球》让中国科幻电影“火”了

时间回到9个月前,主演吴京在电影《流浪地球》宣传时说的一句话,让热议的“口水”足足“飞”了大半年——“今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支持是的自然大有人在,表示反对的同样不少,还有网友半开玩笑地说“即便是‘元年’,也始于《流浪地球》,卒于《上海堡垒》。”

到底今年是不是“元年”?“元年”该如何定义?华语科幻星云奖十年庆典正在重庆举行,记者专门就此请教了亲临现场的各位科幻界的大咖们。

最初说法“元年”应该是2015年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到底是哪一年?来看看科幻界大咖们的详细解读

三丰

目前在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中心任访问研究员的三丰,关注研究中国科幻早就超过了十年。当记者跟他提起“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说法时,他先是笑着表示,其实“元年”的概念是科幻圈最先提出来的。

“我没记错的话,最早有这个说法应该指的是2015年。”三丰表示,之所以这么划分,是因为那一年游族影业购买版权并拍摄的电影《三体》传出了确切的拍摄消息,并且“我记得当年说是有十多部科幻电影备案。”

三丰说,但随后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电影《三体》至今仍无下文,其他拍出来的科幻电影更是屈指可数。“我觉得‘元年’应该是不仅仅有爆款,还需要有后续作品跟上形成爆发才算。”

“元年”可能该追溯到80年前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到底是哪一年?来看看科幻界大咖们的详细解读

董仁威

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何在,更准确的答案应该出自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之一董仁威这里。此前他就专门写过《中国科幻电影极简史》阐释这个热议话题。在董仁威看来,大家热议的“元年”其实应该进行更细致的区分,如果说“科幻电影引进中国的元年”,那就应该是1929年。当时弗朗兹·朗的名作《大都会》被引入中国,片名译作《科学世界》。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到底是哪一年?来看看科幻界大咖们的详细解读

《六十年后上海滩》海报

如果具体说“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董仁威认为应该整整八十年前的1939年。当年1月,科幻电影《六十年后的上海滩》在上海上映。从记者查询到的情节看,这部片子当时就有了类似今天的“冷冻人”的概念。片中的某公司职员韩某、刘某因为寻欢舞场,被妻子禁于阁楼后,在梦中到了六十年后的上海滩(即1990年代),二人被一教授救活并恢复了记忆,并用科技手段他们和各自白发苍苍的儿子进行了视频对话。随后两人逃离教授那里,展开了一段“冒险”。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到底是哪一年?来看看科幻界大咖们的详细解读

《六十年后上海滩》剧照

片中还涉及了其他现在看来都算得上是脑洞大开的情节:比如人类已废除姓名,改用编号;扳动市政局里的机器设备就能让天气剧变。

今年是中国科幻大片元年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到底是哪一年?来看看科幻界大咖们的详细解读

《流浪地球》意义深远

当然,董仁威表示,《流浪地球》的上映依然可以说意义深远。“它标志的是中国科幻大片,或者说中国重工业科幻电影的元年。”董仁威说,《流浪地球》完美地呈现了一个世界观设定和故事、人物水乳交融的科幻内核。

此外,董仁威提到,还有几部科幻电影值得被大家记住。比如1980出品的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它虽然不是用重工业技术制作的电影,但是,它有一个科幻内核:激光武器。这算是中国第一部令家喻户晓的国产科幻电影,是国产科幻电影的里程碑。”

还有就是1988年诞生、给无数80后留下了深刻影响的《霹雳贝贝》,以及在此之前以儿童视角为主的《小太阳》。《小太阳》的科幻核心直到现在都不算落伍:可控核聚变技术——人造太阳,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共享汽车。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摄影 张锦旗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到底是哪一年?来看看科幻界大咖们的详细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