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日本发生大地震 溥仪为何捐款30万美元故宫文物

1923年9月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7.9级大地震,让日本关东地区成为一片废墟。

这场大地震波及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累计造成15万人丧生,200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65亿日元。

1923年日本发生大地震 溥仪为何捐款30万美元故宫文物


关东大地震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中国。

我们知道,1923年的中国,还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全国民众的生活,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可是,当时主政中国的北洋政府,立即行动起来,对日本进行救灾援助。

其实,北洋政府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陷于财政紧张的状况,经常入不敷出,不得不大量举债,勉强度日。可为了帮助日本救灾,北洋政府一次性就拿出了20万银元。同时,还派遣商船,运送粮食、药品之类奔赴日本,进行抗震救灾。

此外,北洋政府还发布大总统令,号召全国民众向日本捐款,称:“广募捐款,尽数拨汇,藉资拯济,以申救灾恤邻之至意。”

1923年日本发生大地震 溥仪为何捐款30万美元故宫文物


在北洋政府的号召下,社会各界名流纷纷伸出援手。

一份捐赠名单显示:直系军阀曹锟捐款5万银元,奉系军阀张作霖捐赠面粉2万袋、牛100头,两湖巡阅使吴佩孚、湖北督军肖耀南各捐款2万银元。京剧大师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等明星组织义演,筹集5万银元。

就连已经被迫下野、在天津当寓公的段祺瑞,也成立了“救灾同志会”,通电全国,号召大家“广为劝募”。

就在社会各界纷纷为日本地震捐款捐物之际,居住在故宫里的末代皇帝溥仪获悉了关东大地震的消息。他也主动提出要捐款。他说:“日本地震的损失惊动了世界,我想让全世界知道‘宣统帝’的‘善心’,决定拿出一笔巨款助赈。”

1923年日本发生大地震 溥仪为何捐款30万美元故宫文物


那时候,溥仪按照《清室优待条件》,暂时居住在故宫里,每年获得由民国政府拨发的400万元钱,作为小朝廷的运行费用。不过,由于民国政府财政吃紧,常常无法足额拨发,小朝廷又大手大脚用惯了钱,几乎没有什么积蓄,根本就拿不出什么现款来讨好日本人。

怎么办呢?溥仪灵机一动,把目光盯向故宫文物。最后,他“慷慨解囊”,给日本人送去了“据估价在美金三十万元上下的古玩字画珍宝”。在1923年,30万美元相当于100万银元,这可是一笔巨款,比北洋政府的捐款还多得多。

溥仪捐赠了这笔巨款后,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陪同日本国会代表团来向溥仪致谢,让故宫小朝廷很兴奋了一阵子。

1923年日本发生大地震 溥仪为何捐款30万美元故宫文物


后来,溥仪对人谈及这件事时说:“我并没有什么政治动机,我真对日本感到同情。”然而,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后来的事实证明,溥仪早就打算借助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列强的力量,来帮助他复辟,重新回到大清皇帝的宝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