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新買衣服穿別家娃身上,家長園長狠批老師,老師:我不幹了

家長和幼兒園老師,有時就像是“婆媳關係”,他們因為孩子被聚在一起,但也因為孩子產生矛盾。

孩子上幼兒園是第一次進入群體生活,家長自然不放心,而現在很多幼師都是剛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沒什麼經驗,一個人要照看多個孩子,有些忙不來是很正常的,但是家長不這樣認為,每個家長都想老師以自己的孩子為中心,因此難免會出現矛盾。

孩子新買衣服穿別家娃身上,家長園長狠批老師,老師:我不幹了

一位家長就因為一件小事,和老師爆發了衝突,事情的起因是,寶媽趁著降溫給孩子買了一件漂亮的粉紅色外套,早上寶寶美滋滋的穿上新衣服去上幼兒園了,誰能想到寶媽下班去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看到孩子只穿了一件襯衣,新衣服不在身上,再瞅一眼看到自己剛剛給孩子買的新衣服,竟然穿在班上另一個長得很可愛的女孩身上,寶媽瞬間氣不打一處來。

孩子新買衣服穿別家娃身上,家長園長狠批老師,老師:我不幹了

寶媽找到老師理論,為什麼我家孩子的衣服穿在別的孩子身上,沒想到老師只是輕描淡寫的回應:“是別的老師穿的,可能沒有注意到,不知道是誰的。”,說完這句話老師轉身就走了,組織孩子放學去了。

家長看到老師這樣事不關緊高高掛起的態度嗎,瞬間火氣更大了,她找到了園長表示讓老師道歉,園長叫來老師,老師一直強調不是自己穿的,園長也非常生氣,對老師說“你這月獎金沒了”,老師聽到這話脫出而出:“那我不幹了”。

孩子新買衣服穿別家娃身上,家長園長狠批老師,老師:我不幹了

本來是一件小事,最終卻兩敗俱傷,其實在幼兒園每一天都會發生孩子東西拿錯,衣服穿錯,橡皮鉛筆找不到的情況,那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樣應對呢?

一:培養孩子獨立性,看住自己的東西

幼兒園是孩子參與的第一個集體,家長要抓住一切機會培養孩子,在丟東西這個問題上,家長也可以藉機教育,孩子第一次丟了自己心愛的東西,家長就問問他心疼嗎?之後給孩子一個收納袋,告訴孩子每天去幼兒園把自己的東西都裝在這個兜兜裡,這樣寶寶喜歡的東西才不會丟。

二:給孩子的東西都寫上名字

為了不讓自家孩子的東西不與別人混,家長可以把孩子的所有東西都寫上名字,例如在衣服上都印上防水洗的名字,這樣不僅老師不會搞混,也能提高寶寶食物歸屬權意識。

三:家長老師良好的溝通

上述事件我們無法判斷究竟是誰對誰錯,老師不應該以敷衍的態度對待家長的質疑,家長也不應該咄咄逼人,只有良好的溝通,才能讓家長老師沒有矛盾,孩子也能在幼兒園生活得更好。

你覺得上述事件,家長老師誰對誰錯?歡迎留言交流。


我是一個萌娃控,也是一位高級育兒師,關注兒童心理,一起解讀成長的那些煩惱,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了共鳴,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