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豆故事」這個鋼鐵廠生產的武器,讓中國取得了抗日勝利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位於中國東北、華北等地的鋼鐵廠相繼落入敵手,海港、碼頭等也被日本人封鎖,進口鋼鐵來源斷絕,國內鋼材和生鐵奇缺。

鋼遷會

「鋼豆故事」這個鋼鐵廠生產的武器,讓中國取得了抗日勝利

作為抗戰時期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鋼鐵廠遷建委員會(現重鋼集團)於1938年開始西遷重慶,冒著敵機轟炸的危險露天鍊鋼。

在遭受日軍長達6年多的連續轟炸下,卻不曾停過一天工,為源源不斷地補充前方械彈的損耗奠定了堅實基礎。這就是當時位於重慶大渡口區的鋼遷會,其前身是中國近代實業家張之洞創建的漢陽鐵廠。

鋼鐵是當時戰爭中最稀缺的物資,抗戰期間,中國生產的武器所需的鋼材,絕大部分都來自於這家現在位於重慶的鋼遷會。產量佔據全國大後方鋼鐵總量的90%,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鋼豆故事」這個鋼鐵廠生產的武器,讓中國取得了抗日勝利

抗戰時期緊張生產

拆卸 最輕零件重3噸

飛輪沉江花10個月重做

抗戰全面爆發後,1938年2月7日,漢陽鋼鐵廠奉令遷渝。同年3月,鋼遷會在武漢正式成立。56800餘噸的機器材料,怎樣才能從漢陽運輸至重慶?

鋼遷會相關人員提出了先拆卸,運裝到重慶後再重組的方案。在大型冶煉設備中,最輕的零件都有3噸,因漢陽鐵廠的設備均大型且多引自國外,拆卸時相關的國外技術人員已離開,鋼遷會立即召集散落在香港、湖南、上海等地的技術人員和專家學者,參加拆裝工作。

「鋼豆故事」這個鋼鐵廠生產的武器,讓中國取得了抗日勝利

用鋼遷會鋼材製成的迫擊炮

每一個零部件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據廠史記載,當時鋼條廠有一用於軋鋼的設備,其中一個零件大飛輪在運輸過程中沉入了長江,後來打撈時也沒找到。

因缺少了該零件,設備無法運轉,鋼遷會聯合兵工署第24廠重新配置該零件,這個過程花了10個月時間。

西遷 設7處中轉站

為送千噸物資勇闖水雷區

機器拆卸工作完畢後,鋼遷會迎來了艱難的轉運工作。據史料記載,鋼遷會的轉運工作從1938年6月初開始,到1939年年底告竣。

「鋼豆故事」這個鋼鐵廠生產的武器,讓中國取得了抗日勝利

鋼遷會鋼材製成的六釐米迫擊炮彈

由於當時宜昌是沿海沿江物資、人員西遷的一箇中轉站和樞紐,鋼遷會首先是將機器設備集中至宜昌,再搶運至重慶。

宜昌行船至重慶全程648公里,航道狹窄,灘多水急,而在1958年峽江航道整治前,大小船舶一律不能夜航。

當時白天有日機轟炸,很多人冒險夜航搶運物資,一面要躲轟炸,一面要鬥風浪,西遷進程困難重重。

「鋼豆故事」這個鋼鐵廠生產的武器,讓中國取得了抗日勝利

鋼遷會鋼材製成的仿馬克沁重機槍

據史料記載,運輸途中,行船在湖北省內即遭日機轟炸9次,炸死員工23人,傷50餘人,損失物資2000餘噸。儘管如此,廣大兵工員工用他們的汗水、熱血乃至生命,換取了數萬噸兵工物資的安全抵達。

生產 煙囪偽裝成塔和大樹

工人冒生命危險鍊鋼

一般大型工廠投產需要三四年時間,但當時情況不允許,必須馬上投產!不過因為物資不齊備,給當時的生產帶來了一定困難。

鋼遷會的第一個工廠是1939年2月投產,當時最大的高爐有100噸容量,需要大量的燃料供給。可綦江鐵礦和南桐煤礦遠在100多公里外。

原料、燃料通過水運送達碼頭後,還需要工人肩挑背磨,一點點轉運到廠內。因為運輸的船隻經常翻船,不少高爐也常出現故障。

「鋼豆故事」這個鋼鐵廠生產的武器,讓中國取得了抗日勝利

在生產期間,敵軍隨時可能來轟炸,工人更是冒著生命危險作業,挖18處防空洞,又架設防空高炮,進行攔截阻擊。

經過構圖設計,工人們將煙囪偽裝成塔、大樹,高爐、熱風爐、重要廠房等全部使用偽裝網,晚上進行燈光控制。

雖然做了多種保護措施,但鋼遷會仍避免不了敵機的襲擊。據重鋼集團歷史資料記載,鋼遷會遭到三次大轟炸,死傷160餘人。

成效 重慶鋼鐵業迅猛發展

最高佔全國9成產量

鋼遷會是抗戰後方最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1943年到1945年,各兵工廠製造槍、炮、彈,使用大渡口鋼鐵廠的鋼材總量達到50-70%。

據《新華日報》1944年1月1日載:作為“戰力的一個標識”的鋼鐵工業在重慶也曾有過迅速發展,最多時竟佔了全國90%的產量。

「鋼豆故事」這個鋼鐵廠生產的武器,讓中國取得了抗日勝利

據重鋼集團檔案館資料記載,1940-1945年大渡口鋼鐵廠共生產生鐵96057噸,鋼28657噸,鋼材15456噸,分別佔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鋼鐵總產量鐵的90%,鋼的65%,鋼材的40%。“產量是最直接的體現,而這些鋼材基本上全部用於抗日戰爭,可見鋼遷會在對日作戰中作出了巨大貢獻。

如今,一些在抗戰時期用於生產鋼鐵的老機器,仍留在了大渡口重鋼老廠區。例如一臺8000匹馬力蒸汽機,這是我國軋鋼工業第一臺大型軌梁軋機原動機。這些重慶兵器工業舊址支撐了長期抗戰,也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2011年,重鋼大渡口廠區的鋼鐵生產主流程熄滅最後一鍋“爐火”,環保搬遷至長壽新廠區。重鋼舊址,留在大渡口區東北角上,與大渡口中心區域以一座懸崖劃開,這座崖體高度在50-100米左右,總長度約6.9公里,西側為中心南部新區,東側崖下為重鋼舊址。

「鋼豆故事」這個鋼鐵廠生產的武器,讓中國取得了抗日勝利

環保搬遷後的重鋼舊址,再次煥發出新的活力 ,一座嶄新的“崖線公園”在大渡口區華麗誕生。時刻提醒著人們不忘光榮的歷史,為了鋼鐵事業而不懈奮鬥。

鋼豆匯

讓鋼鐵有溫度

每天一個關於鋼鐵的故事

更多鋼鐵情懷請關注vx公眾:鋼豆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