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活超1.3億的貓眼也上線了借錢服務...


月活超1.3億的貓眼也上線了借錢服務...


​“貓眼終於上線借錢服務了!”一位流量從業者卓月激動地告訴新流財經。

在今年六月份的時候,卓月曾想與貓眼合作,從上面導流獲客,“但是當時他們表示不接金融產品CPA 和CPS的分潤模式,合作模式主要以信息流為主。”

時隔不足四個月的時間,貓眼卻在首頁低調地上線了借錢服務,目前僅合作了一款剛上線不久的金融產品。


月活超1.3億的貓眼也上線了借錢服務...

為拍拍貸關聯公司導流


新流財經體驗貓眼借錢服務發現,KOO分期最高額度為50000元,日息低至0.03%,隸屬於上海紫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KOO分期客服表示,該服務於今年4月份剛剛正式上線。

KOO卡是KOO分期給予用戶的信用額度,用戶獲得KOO卡的額度之後,可以在KOO分期商城上購物、借款、還信用卡等,模式類似分期樂。

企查查顯示,上海紫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上海拍拍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股東一樣,二者是關聯公司的關係。

“拍拍貸給了KOO分期包括資金在內的各方面支持,”一位拍拍貸工作人員告訴新流財經。

實際上,KOO分期的運營主體是拍分期的運營主體的100%控股公司。

據瞭解,拍分期曾是拍拍貸進攻線下3C場景消費分期市場的一大布局,可在彼時線下3C分期市場上已有捷信、佰仟等不少實力強勁的玩家,佈局稍晚、失去先發優勢的拍分期,終究沒能上演逆襲的神話。在拍拍貸上市的同時,持續了兩年之久的拍分期就在大規模閉店撤退。

兩年後,拍拍貸再次上線商品分期服務,這次轉為了線上,而拍拍貸所面臨的市場卻已發生了天翻覆地的變化,P2P行業已經從方興未艾走向寒冬。

據FinX科技報道,作為老牌P2P玩家的拍拍貸,其機構資金佔比已經高達97%,現在的拍拍貸已經成為一個消費金融助貸平臺。

轉型助貸業務緩釋P2P業務“風險”一條出路,但同時助貸也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助貸業務走向合規還需經歷監管的層層考核,一段陣痛期在所難免。由此看來,儘早拓展其他類型的業務,重啟KOO分期業務也是拍拍貸的一步重要探索。

此外,除了線上與貓眼合作之外,KOO分期還正在大力招聘線下工作人員。


月活超1.3億的貓眼也上線了借錢服務...

主業增長乏力,貓眼開始投向金融的懷抱


實際上,在同業流量質量越來越差的大環境下,不少消費金融機構都在爭相挖掘一些異業流量。“雖然異業流量的價格要比同業流量高,且轉化率較後者低,但質量一般要比同業流量要高。”卓月透露。

可以說,貓眼發展至今,騰訊和美團等股東都給予了其巨大的流量支持,據貓眼招股書顯示,2018年上半年,貓眼的月度活躍用戶數超過了1.3億。

“但轉化率還是要看流量方的配合程度以及產品方是否根據流量平臺的用戶特性做相應的的調整。”卓月認為,貓眼在電影票務市場擁有大量用戶,且多為年輕用戶,而在演唱會、音樂劇、戲劇、體育賽事等現場娛樂項目上的資金需求較大,應以現金分期類產品為主。

目前來看,KOO分期的服務屬性與貓眼的用戶需求較貼近,此外貓眼在首頁以及用戶個人頁面為KOO分期提供了窗口,曝光率較大。

“可以看出,貓眼漸漸開始’擁抱’金融業務了。”

在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中,貓眼的主力業務——在線娛樂票務服務的市場佔有率超過60%,佔據行業第一,但該項業務的收入和總營收佔比卻雙下降,增長乏力,當在線娛樂票務市場基本已觸及天花板時,往後更多的是存量競爭。

實際上,貓眼也面臨巨大的資金池壓力,曾多次向銀行申請求助,僅2019年上半年,貓眼新增抵押借款2億元,擔保借款3.5億元,累計5.5億元。而在2015年至2018年的四年中,貓眼虧損累計超過了20億元。

但是此前,貓眼一直未提供金融相關的服務,有很多用戶在貼吧、微博等平臺亦表示希望貓眼可以支持類似花唄等產品。

直到今年下半年,貓眼才終於上線了借錢入口,除了獲取更多利潤、滿足部分用戶需求之外,也不排除為下一步提供更多的金融相關服務做鋪墊的可能。

為金融產品導流、試水金融業務是眾多流量平臺變現的一大路徑,業內人士猜測,或許是KOO分期在分潤模式上做出了一定的讓步,才成為第一個了拿下貓眼這片流量池的玩家。

“可見,拍拍貸似乎對KOO分期注入了很大的期望,但不得不承認現在再孵化一個沒有新特色的項目已經很晚了,這個市場上已經有太多KOO分期類的產品了。”一位業內從業者表示。

不過,KOO分期與貓眼,兩個金融界的“新手”合作,能否乘風破浪帶領兩個平臺走的更遠也還需觀察。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