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私立学校待遇高,为什么有些老师却选择公办学校?

bai52


我在公立学校呆过。也在私立学校呆过。如果让给我重新选择的机会。我选公立学校。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私立学校,除了工资高,其他都是缺点。在公立学校,除了工资低。其他都是优点。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在私立学校就全部是工作。没有自己的生活。基本是抛夫弃子。

首先, 私立学校待遇是相对是高。但是相对应的压力太大了。工作时间太长,恨不得24小时让盯着学生。我们学校好几个年纪轻轻30多岁的都生病了。我们之间流传了一句话。有命挣,没命花。别羡慕挣那么多钱的。

再着,私立学校领导真的给人感觉就是商人,没有人情味。老师站在员工立场始终觉得累,领导始终觉得你出力少。每天9点,10点.11点才能放学回家。偶尔一次6点回家,都不敢让领导看见。有个老师40岁二婚怀孕需要保胎,想推掉班主任。领导说她,哪个女的不怀孕?都照顾怎么办?老师母亲生病住院了,想请4.5天假和自己姐妹轮流照顾一下。领导说,你让你姐姐妹妹去就可以了么!老师婆婆去世,领导说不是妈妈,不用去吊唁。谁家没有娃娃?生病了想请个一天半天假,都很难。扣工资我没意见。但是同样的情况在公立学校就好一点。

另外,私立学校领导能把你骂哭。公立学校领导谁骂你? 私立学校的校长眼里,学生是上帝。我能辞掉你老师也不能惹学生。私立学校的家长眼里,你老师就是服务人员,我孩子是掏很多钱来读的,你们学校就得服务好孩子。而且私立学校的学生也有点不太好管的感觉。

最后看看这是私立小学的课表。工资比公立学校的老师多1000多到2000元左右。这种工作强度你能否顶住?不说你是否优秀。单单你的身体是否吃的消?一天下来嗓子疼,脚底冒烟。你来看看私立学校有几个女老师穿高跟鞋的?清一色运动鞋。


戴眼镜的小G


其实私立院校的待遇并不高,只是工资显的高;而公立学校的工资虽然没那么高,但是待遇很高。

巧了,昨天刚跟一个私立老师一起吃饭,她说起来就羡慕我是公立老师,不停地吵着要考编制。跟她聊了一会儿,也就体会到私立学校老师的难处了:

第一,总的来说,公立学校要比私立学校待遇高。

私立学校待遇高,但都是辛苦钱,付出6份儿的努力,能拿到3份儿的工资。

公立学校待遇比私立学校低。但是付出2份儿努力,能拿到2份的工资。

并且公立学校年底会发奖金,比如精神文明奖就有15000多,还有各种的补贴。每逢过节都会发各种的福利礼品。其实算下来要比私立的工资高啦。

所以在待遇上,公立学校要比私立高很多。


第二,公立与学校考核没有私立学校那么严格,幸福感高。

公立学校几乎就是铁饭碗,老师都是有编制的,不会轻易的失业,除非自己辞职。并且工资基本上没有那么多考核标准,所以人际关系就比较亲近,很多都是要工作一辈子的同事。

而私立学校跳槽还是挺频繁的,互相之间都比较紧张,并且考核非常的严格。通过各种各样的考核决定老师的工资待遇。

我在公立学校待了这么多年,感觉人都快要废了。不上课的之后还是比较清闲的。但是我那私立学校的朋友天天忙的不行,天天要围着学生转,天天要应付各种检查,开各种各样的会,还要有各种各样的值班儿。

所以在心理上,公立学校当老师要比私立院校的老师,幸福多了。


第三,公办院校教师一般都是很优秀的人才,私立院校教师整体的能力水平都比较低。

现在考试也编制特别的困难,竞争压力很大,尤其是教师学校部门儿,所以能考上公立学校的教师一般都是能力比较强的。这帮人素质整体比较偏高。

而私立学校的门槛就很低了。基本上毕业后的学生有个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应聘。所以整体的素质水平都偏低一些。文化氛围也比较差劲。

其实私立学校特别好的,就那么一两所。剩下的私立学校质量都是很差的。基本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或者是穷人的孩子去就读的。


第四,社会地位不同,受尊重的程度不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找对象的时候。人家会明里暗里问一下,你是不是在编的老师。

有时候不代表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老师。当不起社会的尊重。感觉跟自己没关系似的!

最痛苦的就是,在那种公立学校里边儿,大部分都是带编的老师,而一部分是不带编制的老师。这部分不带编制的是最痛苦的,因为差距很明显。


牵牛花牵牛郎


其实题主搞错了一点,

私立学校只是表面上待遇高,但实际上公立学校的待遇不知道要比私立学校高到哪里去了。


随便举两个我同学的例子,

前提,我们大学都是师范类学校的。

A毕业后进入了某公立小学,每年上班的日子我掐手指可以给她算清楚。每次上班都要在朋友圈打卡庆祝一下。每个月工资不到5000,看起来不多,但实际上她不上班啊!天天在家玩也是没事的啊。工作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见过公立学校因为教师不上班而开除老师的。顶多就是找人给她代课而已。

B毕业后进了一所有名的私立学校。待遇挺高,具体多高不知道,但1W肯定是有的。但是每次见她都是她在诉苦,各种规矩,各种任务,各种扣钱的理由。要个孩子都要看别人脸色。


所以啊,公立学校只要进去了,那就是一个终身的铁饭碗,哪怕不去教课,也可以做后勤啊,也可以做其他工作啊。

不干活也能领工资,这才是待遇高!


章鱼老师就是我


我只是教师资格证持有者,但是我没有去教过书,因为我这个工作去教啥都教不好。我读的是师范类院校,但是我这个本科专业不是教育类的,注意是整个学校只有我这个本科专业不是教育类的!也就是说我去应聘教师别人知道我这个专业,很容易被刷下来!

但我的表姐是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但我表姐是从公立到了私立,不是工资低!而是太累了,累的不行。

她之前在公立的高中学校教书。

一周五天,每天四节课。每两周轮到一次值日,每两月轮到一次值周。

不管怎么样,早上7点必须到校,下午必须等学生放学才能走!

最主要是备课,写教案,能写到晚上10点多,和那些天天工作8小时10小时的还累!

然后寒暑假全校老师轮替值班,大概能轮到一次,一次两天,一次两人。而且寒暑假必须去参加教育局安排的培训。

然后工资到卡是6000元左右,去掉五险一金!

前年她去私立学校任教。

一周只上四天,因为星期三她带的班级没有英语课。一天只有两节课。

没有值周,没有值日,没有值班,而且每个老师都会配一个助教,写教案,备课都是助教弄得,这些助教都是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来积累考教资考编制的经验。教师只要修改教案备课就OK。每天上完课就回家,根本不用考虑备课这些东西。

每个月工资到卡1万3,而且她学校是六险三金,都是按照公务员级别买的!她去年家里装修房子,用公积金租房住,一毛钱都没有花!

我们这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差距一个天一个地。根本没法比!


尤久久op


我大学毕业直接进入私立中学任教,那种感觉很酸爽!


1、私立更加辛苦。


我所在的私立学校要求老师必须住校,因为学生全部住校,老师必须时刻保障学生的生活起居。学校要求老师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外,还要各种值班。餐厅值班,教学楼值班,宿舍楼值班等等。


2、老师得不到尊重。


私立学校比较注重成绩,如果教学成绩不佳,可能会受到学校的辞退,当然如果教学成绩不好,还会受到领导的排挤。我当时在同一办公室的一名英语老师,工作认真负责,但是她所教的班级成绩不太好,校长在教职工大会上直接指名道姓地批评,不留任何情面。


3、私立压力更大。


私立学校挣得是多,但是同时也承受的压力很大。私立学校都是拿成绩来说话,如果自己所教班级排名总是靠后,学校可能就会辞退。所以老师们也是在竭尽全力来提高学生们的成绩,但是孩子们的底子参差不齐,教学很是费劲!


之前的同事,现在大多通过教师招聘成为公立学校的老师,有的去了培训机构,只有少数人还在私立学校。


私立待遇高,但是很多老师还是会选择公立,因为公立虽然挣得少,但是是个铁饭碗,比较稳定,谁也抢不跑。


余争的世界


笔者见识到的却远远不是所谓的“有些”,而是“很多”!在今年4月份本市教师招聘考试中,笔者有幸参与其中,收集了一些珍贵数据,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这次教招总共计划招聘正式在编在岗教师4012人,而实际报名考生47053人;其中有私立学校从业经历满1年及以上者28931人,占所有考生的61.5%;最后成功入编有私立学校从业经历者3236人,占招聘计划的80.7%;其他为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大学应届毕业生。


在工作中,熟悉了两位教招入编的老师,都有在私立学校从业6年以上经历。第一位是我的同行,并且同在一个办公室坐对桌,时间久了就沟通交流的比较多些。他告诉我: 私立学校除了钱多一点,其他方面都没法和公办学校相提并论,尤其是在个人自由度和工作舒适度上,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即便是工资待遇上,也是多出有限,所有私立学校老师都非常羡慕在编教师;特别是羡慕公办教师两个长假是真正的假期,而他们却不是,要四处奔波,到处去拉生源,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家庭和孩子。


第二位老师是在监考中认识并成为好朋友的,她是一位长得非常漂亮的美女,将近30岁了,未婚,带音乐课。几次监考,我们都在一个考场,她欣赏我的博学多才,我赞赏她的美丽优雅,两人逐渐成为无话不聊的好友,谈到她离开私立学校的原因,她告诉我: 在私立学校当老师特别累,钱也不多,特别是社会地位很低,基本不被家人和邻居认可,所以至今连个合适的对象都没找到。她还说,自己年龄已经不小了,考编入公立学校,准备找对象结婚、也该要孩子了,尤其将来作为孕妇和年轻妈妈,在私立学校是无法立足的,更不要谈享受孕假和产假、以及上班后的单位特别照顾了!


她们虽然没有提到,但是我心里有数,让她们急于离开私立学校的,除了以上谈到的种种好处以外,最大的好处恐怕还在于,公办学校老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逐渐拉平了和私立学校的差距!近些年来,国家特别重视公办中小学教育,涉及到教师职称、工资、福利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和完善紧锣密鼓,几乎每年都会有新变化,并且是越来越好!就在前几天,教育部刚刚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 将研究改革和完善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单列班主任岗位津贴,推动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这样研究会推进很快,只要踏实肯干的普通公办老师,都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惠,这如何不让私立学校的老师们“羡慕嫉妒”呢?所以,他们选择考编公办学校,也是认清了大好形势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些私立学校待遇高,有些老师却选择公办学校”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比较出真知”,无论是社会地位上和工资待遇上,还是优惠政策上与工作环境上,公办学校都有私立学校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老师们选择教招入编,是大势所趋!


自在人生wub


想想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两年前我到一间区重点中学交流,认识了一些从另一批公办去交流的老师,一年后我回到自己的学校,她们却还有少部分继续去交流。

有个女数学老师到了一间叫北外附中的私立学校,他们的老师工资高吗,听说我们小学有个音乐老师考到那边去了,年薪十万左右。也不算高,当然有超级民校会打广告说招级行政,年薪21万什么的,听上去很吸引吧。

不过那个女数学老师说,她上了一节公开课,科长说她上得很好,要求她下一次继续上。这套路对于新人来说可能用得着,不过对于老师教师,这招就不灵了,其实是因为她们平时工作太辛苦太严格了,可以让交流的老师代他们多做一点,她们就少一点工作做。

民校这碗饭不容易吃,真正很高收入的不多,我记得我23年前毕业时,老师的工资只有662元,但民校的工资就到了2500元,不过那是几十年前,现在不同了,民校泛滥成灾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前年有个在广州一间民校教过的老师来我们区代课,她说名义上是8000月薪,但实际上能收到6000差不多了。因为什么都要扣钱,迟到请假那些不说了,学生上课睡觉要扣钱,生源流失要扣钱,连回家睡一晚都要找老师谈心,民校的老师真的不容易,给你的工资越高,说不定挣到了钱也不一定有命享受。没有一个老板会拼命给你塞钱但去不用你做事的,你比公办多收五万,但你做的功夫一定比人办老师多十万价值。

所以能进公办的,就算钱少点,一定会选择公办。


教你孩子学英语


我来说说我的真实经历吧,毕业出来工作15年,一直在县级中学教化学,老公和我一年毕业工作,也在一个学校教数学。近几年私立学校越来越多,去年很荣幸被一所市里的私立学校看中,愿意为我们解决编制(但编制不在该学校),年薪算下来要比我们目前任职的学校多15万的样子,老公过去担任清北班的教学。但是和该校接触一番下来,我们最终没有去那个学校。主要还是觉得:1、该校虽然在到处挖优秀老师,但是言语之间有表现出对老师的轻视与不尊重;2、作为学校来说,他的价值观太单一,认为挣到钱,买了多少房子就是成功人士,感觉很功利;3、了解到一个盆友才从该校离职,原因是她家里亲哥哥结婚(她哥哥也是老师,结婚的日子本来就选在周末),她想请2天假回去喜庆喜庆,学校只给半天假,她回学校后她原有的一些事情就有人接替她了,于是该盆友干脆就离职。有的私立学校确实激励了老师,多劳多得,优秀多得,但是人情味却没有了,功利性太强,学生以后的发展令人担忧。一点不成熟意见,反正这个见仁见智吧


飞扬140876768


前天刚碰到了一位以前的学生,现就职于天津某著名私立小学。当年她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面临了就职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两种选择,最后她选择了私立学校。

目前,我这位学生的就职状况是:小学语文教育,带着两个班,每个班大约有20多个孩子,同时带着一个班的班主任。每周大约30课时左右,月工资包含五险一金月收入是1万左右。学生所在的学校收费情况是:学杂费40000-50000/年,包含了学杂费加一日三餐餐饮费。


提及私立学校的工作心境,学生反馈给我的感受就是:心累。这种累不是应对学生各种调皮捣蛋以及日常教学的累,而是应对家长各种无理纠缠的心累。学生给我形容家长的心态类似于“我花了这么多的钱送孩子来这里读书,所以我就有权利监督甚至干预教师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私立学校的氛围下,家校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一个“受教育-教育者”的角色定位,还带有了“消费者-服务者”的色彩。这种角色的错位很容易造成教师日常工作的困境。

举几个例子:

学生作业没完成,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家长会指责教师没有把作业要求传达到位。

学生调皮捣蛋,老师罚一下站也会成为“体罚”的罪证

老师教给孩子们一个成语,家长也会打电话质问老师:“一年级孩子学这样一个成语是不是太早了?”

辛苦了8个小时,老师好容易下班了,这还没完,老师还需要及时回应家长关于孩子的各种微信质询,一旦回复晚了,家长的问责又来了!

……

除了家长的问责,还有教学管理方面也有种种让人无力的吐槽:一线校长、教师和学校投资方的目标差异问题。对于前者而言,尊重教育规律,教书育人是最大的目标。对于后者而言,利润最大化,回收成本是最大的目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分歧往往以教育一方屈从于投资一方作为结束,这就导致私立校的教育管理往往呈现为很强的“急功近利”的色彩,表现在一线教学环节,就是对教师身心的“双重压榨”。我的学生反映私立学校教师的日常就是一个“超负荷”运行的工作状态,一个私立校老师可能要承担的工作量是公立学校的几倍。

当然,私立学校不全是吐槽点,也有优点。我的学生反馈给我的是,私立学校带给她的最大好处是:能激发出她的“狼性”,因为你不努力随时可能会被取代、辞退,所以导致人必须要把自己的最大潜力给发掘出来。



与私立学校相比,公立学校相对而言是“舒适区”:虽然收入待遇略逊一筹,但职业的稳定性,教师的职业尊严感和满足感,张弛有度的工作节奏等这些方面的优势是私立学校所无法比的。

这样一来,问题中的现象就容易理解了。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随着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学校的教学水平已不输于公办学校,很多教师选择了民办院校,也有些老师选择公办院校。不过相对来说,民办院校的待遇要比公办的高,既然待遇高,为何还要些老师却选择公办院校呢?

在民办院校当老师虽然听起来工资高,但是要拿到手真的是很不容易。我记得在23年前,公办学校的老师工资只有662元,而当时民校老师的工资达到了2500元,不过这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民校越来越多,每个院校薪资参差不齐,前年认识个民校的老师,说名义上的薪资是8000月薪,但到手只有6000左右。

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民校要求老师的事项很多,达不到就要扣钱,比如学生在上你的课睡觉要扣钱,你班级里有生源流失也要扣钱,还有很多情况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在民校当老师很不容易,工资越高,压力很大。私立学校目的是为了赚钱。因为学校是私立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学费,学生们交的钱要比公立的多。学校支付给老师工资,就希望老师满负荷代课,一个老师带好几个班的语文都很正常,虽然看似私立学校工资高,但长期的超负荷工资,身体恐怕会吃不消。



民办院校的老师生源不稳定,老师们还要出去招生,由于学校是民办的,因此民办院校自负盈亏。老师们的待遇与招生的规模息息相关,还有招生政策、升学成绩等等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会影响老师们的薪酬待遇,而且在民办院校辞退老师是常有的事情。


公办学校要比私立学校工作稳定,因此对于追求生活平稳的老师而言,当然选择公办学校。在公办学校任职,无任何违纪情况,基本上不会开除一名在编老师,而且工资都是由财政统一支付的,不会存在拖欠等情况的发生,工资也有一定的增长机制,生源也不用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