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传承礼让美德

在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角,有一条六尺巷,总长为1000米,宽度为2米,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礼让“两个字,其实关于六尺巷的来历它有一个典故。

一封家书传承礼让美德

据说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两个大户人家为了一块宅基地互不相让,最终告到了官府。其中的一家仗着有人在京城做官,所以就给京城的人写了一封信,想让这位京城做官的人来出面,给本地官府的人写一封信,让他们家打赢这场官司,谁知京城这位做官的家人收到书信,不但没有照信上的意思去做,反而写了一封回信,家人收到回信,打开一看书信的内容只有一首诗: "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 "

一封家书传承礼让美德

家里人看完此 信,也就不好再说啥了,主动让出三尺 , 另外一家看到了,也主动让出三尺 , 这场官司最终双方和解而不了了之。所以六尺巷就是这样来的,而那块石碑也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后人,一定要懂得谦虚和礼让,不要为了一点小事伤了和气。

一封家书传承礼让美德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 "你们不远千里给我寄了一封家书,我以为是问候书信,或者是其他要紧的事情 , 没想到仅仅是为了一堵墙。我们主动让他三尺,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家是名门望族,所以一定要有大家风范 。

“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万里长城今天依然雄壮的立在那里,然而当年建造它的秦始皇却早已经不在人世。这句诗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世间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荣华富贵也好,功名利禄也罢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何必要与别人去争呢 ?

礼让是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有句俗语说的非常好:“ 你敬我一尺 ,我敬你一丈,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礼让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人人懂得谦虚礼让,这个社会才会更加人心向善和谐美好。


关注并且点赞,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请留下您的精彩点评,如有不妥之处,欢迎下方留言评论,深深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