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息縣:開啟和諧幸福新生活

精神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息縣:開啟和諧幸福新生活

森林公園一瞥蘇唐詩供圖

精神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息县:开启和谐幸福新生活

息縣龍湖公園王長禮供圖

“看看我們的夜景,有沒有上海外灘的風韻?!”

“上海外灘的美,只能遐想。龍湖的夜景,是我們息縣人貼身的福利!”

昨晚,息縣攝影愛好者小陳的朋友圈,接連更新了兩條。配合文字的,是他隨手拍攝的一組龍湖秋夜圖。

長達5公里的息縣龍湖公園,可以容納四五萬人同時活動。“我想告訴大家,我們息縣不僅環境越來越美,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市民們的精氣神,煥然一新!”小陳說。

城鎮化的目的不是造城,而是打造幸福和諧的社區生活。完善的基礎設施,各具風格和功能的休閒遊覽區,生活環境的變化,正在向息縣百萬群眾述說城市建設的喜人成果。近年來,為了帶領全縣人民構建文明幸福、和諧平安的精神家園和物質家園,息縣縣委、縣政府以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投入極大的人力、物力,建設了一批生機勃勃而又浪漫溫馨的公園、遊園、文化長廊,打造了一批文明社區,發起了全民讀書、傳統文化道德大講堂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設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桃花夫人”息夫人的故鄉,正在重新煥發千年未有的光彩。

“我家就在公園裡”

說起息縣,就不得不提息夫人。息夫人(生卒年不詳),媯(guī)姓,陳氏,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為陳國君主陳莊公之女,生於陳國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因嫁給息國國君,故亦稱息媯。在河南的土地上,息夫人所經之處都建廟立碑。如今,息夫人依然是河南省息縣的地域形象名片。

在息縣息州森林公園鬱鬱蔥蔥的原生森林之中,有一片繁花似錦的花園,15米高的息夫人雕塑守望著息縣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息夫人俯視著的息州森林公園,生動詮釋著“中華第一古縣”的歷史文脈,也為息縣人民提供了一處天然氧吧。公園景觀是息州森林公園的母體景觀,也是森林旅遊的基礎。公園在原生態水杉林1002畝的基礎上,人工種植各種大眾花木、喬、灌、花卉、竹子、草皮等植物景觀,達到四季有花,四季常綠。

由於林木種類多,成林時間久,面積大,即使是深秋,走進公園,仍能聽到蟬鳴鳥語,聞到芳草馨香。園內的息夫人紀念館和馬援廣場,彰顯著息縣的文化品位。息夫人紀念館採用漢唐風格,主樓為展覽館,以泥塑及圖片展的形式,展示息夫人的生活及各種場景。馬援廣場佔地面積39000平方米,其中主廣場佔地25800平方米,建築佔地390平方米,停車場佔地5600平方米。

“有了這個森林公園,我們拍婚紗照,再也不用跑遠路了,家門口就能拍。”息縣某婚紗攝影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森林公園是老百姓愛去的地方,也是拍婚紗照的好地方,不僅拍的照片漂亮,而且就在家門口,省時省力,一到週末,在森林公園拍婚紗照的新人一對接一對。

而在幾年前,息縣能夠讓遠道而來的遊客“打卡”的地方屈指可數,其中經常排在第一的就是譙樓。始建於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的譙樓,位於息縣縣城中心,它昭示著息縣3000多年的歷史和文脈。以譙樓為圓心,息州森林公園、龍湖公園、濮公山地質公園、劉鄧大軍渡淮紀念館、息夫人紀念館、馬援廣場、市民書屋……過去無處可看的息縣,現在,給外地人的“打卡點”隨處可見。

“現在的息縣,既有千年古縣的歷史風韻,也有現代化的以人為本的生活氣息。這是息縣歷史上最好的時代。”息縣一名幹部告訴記者。

3000歲老縣的新顏值

位於息縣縣城龍湖西路與景秀路交叉口西南角的致園,是現在息縣最紅的“打卡點”之一。它不同於息州森林公園的靜謐和處處綠蔭如蓋,但是卻在縣城的高樓之間給人別有洞天的驚喜。在去年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死角”。

致園東西長約155米,南北長約75米,總佔地面積約1.16萬平方米。雖然面積不大,但是通過對水體、地形的梳理,植物的合理配置,景觀節點巧妙的處理,打造出精緻的江南山水園林景觀,在傳統與現代的起承轉合中,折射出古風韻味與現代氣息。

如果說致園是小而美、小而精,那麼,近200萬平方米的龍湖公園,則展示了息縣另一番豪邁氣概。

龍湖公園以五一水庫為基址,南北長約5000米,東西寬400至1000米,設計景觀綠化面積67萬平方米,龍湖水域面積46.2萬平方米。“龍湖公園現在是息縣重要的生態景觀廊道和城區的‘中央生態綠洲’,形成以現狀環境為生態基質,息淮故地為地域背景,古息遺韻為人文主線的核心區。通過疏浚水系,整理駁岸,補植良木,改良季相,增建附屬設施,賦予人文內涵,我們將現狀‘溝塘牽絆生雜樹,坑窪起伏傍村郭’的息淮水鄉舊圖景,轉換為‘綠野為綱水為脈、花溪疊瀑橋連亭’的城市公園新景觀。”息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徐鑫告訴記者。

致園等一大批城市公園的建設不僅讓老百姓交口稱讚,兄弟縣區也前來息縣取經。

息縣人的幸福夜生活

“息縣這兩年的變化大,外在的是城市的面貌,內在的是群眾的生活方式越來越體面,精神面貌越來越積極向上。”秋夜,在致園的涼亭下,退休教師王先生和老友們圍坐在一起,暢談遊園的舒暢感受。王老師向記者說道,現在的息縣人,自信、有朝氣,這都來自城市發展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王老師說,以前晚上吃過飯,要麼在家看電視,要麼就是找朋友打牌。現在他跟鄰居們的生活習慣都改了,吃完飯去致園逛逛,既鍛鍊了身體,又受到了文化薰陶。

“淮河是中國天然的地理分界線。息縣在淮河北岸,過去基本沒有夜生活。印象中,夜幕之後,息縣應該還是黑燈瞎火。國慶節回家一看,息縣的夜晚居然五彩繽紛,晚上八九點了,街頭還那麼多休閒、鍛鍊、娛樂的人群。”從上海回息縣探親的包先生嘖嘖感嘆。

精神富足,才有幸福

讓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廣大群眾回到息縣有歸屬感、走出息縣有自豪感、生活在息縣有幸福感、工作在息縣有成就感,是息縣縣委、縣政府堅定不移的奮鬥目標。

為此,該縣幹部群眾苦幹實幹,傳承和弘揚大別山精神,努力構築文明幸福的精神家園,夯實繁榮健康的社會主義文化陣地。

致園、龍湖公園等一大批自帶文化特點和“網紅”特質的基礎設施,不僅具有實用性,也是文化的天然載體。近年來,息縣以打造“中華第一古縣”為契機,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高起點規劃,大力度招商,大手筆建設,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呈現方興未艾的勢頭。

賴氏文化產業園、濮公山地質公園、淮河溼地公園……一個個文化旅遊項目相繼開發建設,使慕名而來的客人,既能看到彰顯息縣厚重歷史的人文景觀,又能看到潛力巨大的投資商機。目前,息縣正在加快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影劇院、融媒體中心等項目建設,早日共築文化高地,展現當地文化魅力。

如果說“中華第一古縣”大品牌是息縣對外宣傳的金名片,那麼,息縣近兩年推出的一個個文化活動品牌,則是群眾享受文化發展成果的最好平臺。道德大講堂、濮淮風情廣場文藝演出、農民健身運動會、滿堂紅大戲臺、廣場舞大賽、萬人餃子宴、感動息縣十大人物評選、孝老愛親模範評選、最美老人評選……這些文化品牌正觸動著息縣人民的心靈,提振著人們的精神風貌。

“有錢難買息縣坡,一半米飯一半饃”,這是息縣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詳的一句話,表達了息縣人對生活的這片熱土的深厚感情和自豪之情。

“這句話強調的是吃飽飯,現在,息縣人不僅能吃飽飯,還能吃好飯,息縣正在打造的‘中國生態主食廚房’,也能讓更多國人吃好飯。吃飽飯、吃好飯,是物質的富足,而現在息縣人更加追求精神的富足。”息縣縣委書記金平說,作為一個有著3000年文化底蘊的大縣,息縣的文化振興工程,正在帶領全縣人民向物質、精神都富足的全面小康社會闊步邁進。

息縣人正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努力讓“千年古縣”出新彩,讓今日息縣更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