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复发会一次比一次严重吗?

大白(Dr. )


说一说反复发作的焦虑症

焦虑症的发作一般有着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简单地说容易焦虑的人可能因为一些很微小的心理因素就会复发焦虑障碍(就是焦虑症)。所以,其实焦虑症从发病因素和症状表现形式中都和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关联,患者本身的心理变化对于疾病的影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很多时候治疗效果的不理想,或者缓解后的再次复发,或者干脆就是焦虑症的持续状态,对于患者都是不得不面对的精神压力,很可能直接加重病情。


比如我刚刚出院的一位广泛性焦虑的患者,原本今年早些时候的治疗效果很好,患者回家也持续了几个月的治疗,但就在上个月,别人给患者介绍了个据说很有名的“中医”,告诉她不能吃西药,让她把西药全停了,结果患者只是担心停了焦虑药物会导致焦虑的复发就非常意外的复发了严重的焦虑。甚至要比以往更难以平静,又在担心药物是不是对自己已经失效了?担心怎么没停药也会复发?担心自己的焦虑永远也好不了等等……

其实焦虑症与其它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相比要更容易反复发作,因为本身焦虑症的人常常会存在一些易患焦虑的心理因素。而且长时间反复发作的焦虑,因为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怀疑态度和失望情绪,很容易出现抑郁症状,甚至因为长时间的痛苦体验,还可能出现自杀行为寻求解脱。


所以焦虑症反复发作,当然可能越来越严重。

像我上面说的,焦虑症受到明显的心理因素影响,所以在焦虑症的医学治疗体系中,我们不得不重视心理治疗的重要地位。

长期的系统的持续的心理治疗一定对焦虑症患者的帮助会不亚于药物治疗。一般在医院里,最常用于焦虑症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CBT)和森田疗法。

心理治疗改善情绪的同时并不影响药物治疗的开展,而且两者的联合应用往往能够得到非常满意的疗效。

有些人觉得反正治了还会犯,那就干脆不要治疗了,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焦虑症本身的患病体验就很痛苦,甚至不亚于更为严重的抑郁症,而治疗最起码可以缓解和有效控制焦虑症的发作。并且很多时候,焦虑症患者是主动求治的,他们也希望摆脱焦虑带来的痛苦体验。


我说精神


焦虑症复发会一次比一次严重。

焦虑症的产生原因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生理上的问题不做多说,去医院医治好相应的躯体问题。

心理上的,多会由于一些应激事件导致突发焦虑,因为这一次的突发产生心理阴影,下一次相似情形产生时,又开始焦虑。到后来,开始泛化,复发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

举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是产后开始发展的焦虑,对什么事情都紧张。后来,刚回到公司上班,也是诸多不适应,因为一次与领导的不愉快,导致我感到非常愤怒。愤怒加自己之前的总是紧张的心情,导致我浑身燥热,冒汗,胸闷,脸红。

后来,慢慢的,经常会产生这种症状,特别是人多的时候,开会的时候。再到后来,就总是担心自己会焦虑,变成了焦虑自己的焦虑这样的恶性循环了,非常痛苦。

但是,也不用太过担心,找到原因,解决问题就好。

其实,由我自身的焦虑症产生来看,真正的原因是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意。

内心自卑,无价值感,而自己又希望自己是一个阳光自信,成熟独立的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引发了焦虑。

所以,医治焦虑症的问题就不能一直以对抗焦虑症本身的方式。而是要首先接纳它,然后让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一直想着怎么消灭焦虑症,如果这样,就会越陷越深。这是我深刻的教训得来的经验。

所以,如果不希望焦虑症发作越来越严重的话,首先要接受焦虑症这个事实,不对抗。

其次,挖掘,认识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不要一味的贬低自己。

再者,多学习,多阅读,特别是心理学方面的书。慢慢的,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当然,还有很多方式提升自信心,都可以去尝试。

当你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的时候,相信焦虑症的发作也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轻了。


人淡如菊2011


焦虑是人类的基础核心情绪,原始的焦虑情绪是为了活下去,现在的焦虑情绪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幸福,来源于焦虑的解除!因此,当你更幸福时,焦虑不会减少,而是会随之增加。

这是幸福的焦虑!

焦虑症是不幸福的焦虑,你无法解除这些如影随形的焦虑不安。广义的焦虑症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慢性焦虑)、惊恐障碍(急性焦虑发作)、社交焦虑障碍、场所恐惧障碍和单纯恐惧障碍。通常被我们忽略的是单纯恐惧障碍和社交焦虑障碍,而它们的发生率最高。

遗憾的是,在我国,90%的焦虑症未接受过任何专业性咨询和干预。几乎都处于慢性的反复发作病程中。

从生物学视角来看,每复发一次,我们的大脑功能就阶段性的功能失调一次,甚至习惯了这些破坏性焦虑的反射。也提示,我们的大脑的能力在一次次下降。

从传统心理学角度来看,每复发一次,就是我们内心失控一次,痛苦一次,不幸福的焦虑就被记忆一次,行为模式就被强化一次,功能失调的认知图示就会被激活一次。

但是,现在的心理学却多了一个视角:是什么让你保持了你的焦虑症一直存在?一定有你的道理和理由。焦虑症对你一定具有特殊的意义,否则你不会这么痛苦还让他继续和你在一起!

心理治疗,从传统的“你需要如何改变?”过度到“你是如何保持问题不变的?”,大大将心理进程模型前移。焦虑的特点是对未来的担忧,控制焦虑的难处时是无法确定和掌控未来。

因此,反复的焦虑发作,的确很痛苦,但是并非一定是坏事,这些反复发作的病程给了您从焦虑中认识自己的机会。

只是我们要思考,我们可以不用让自己痛苦的方式来理解自己,可能会更好!如果你还意识不到,那就继续焦虑一段时间吧。

目前焦虑症的药物治疗周期,国际指南推荐是18个月!#关注精神健康#


心理科陈博士


焦虑症,很多事情担心的没完没了,一件事反复思考,心烦气躁,失眠,急躁,很多病人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如果不控制,会导致身体失衡,状况糟糕

焦虑的人,常常为未来没发生的事情劳心思虑,想的多,火气大,思虑伤脾,脾与血气有关,血气不好,归不到肝脏,又会肝气不疏,更烦躁,更焦虑。这是个恶性循环。

焦虑并不可怕,它只是一种过度担心,适当的担心可以让我们避开危险,但是过度担心就是思想的扭曲了,你感觉到了危险,就会认定自己处于险境。你想我要晕厥,心脏要跳出来了,我可能会中风,可能会死掉。可是如果您身体没有疾病,不会因为焦虑晕厥,死掉,因为您发作的时候,心脏跳动加速,多余的血液流入大脑,绝对不会晕厥,更不会精神错乱。

十几二十分钟您就会回复平静。

您心底一定有没有实现的希望或者欲望,您压抑您的喷怒,逃避真正的问题,把精力都运用在担心上

我们要找到根源一般焦虑者大都不想得罪任何人伤害任何人的感情,他们追求做事完美,为人完美,需要别人百分百的认可,忽略自己的愤恨和沮丧,这些就会转化成焦虑。

不要压抑自己,要学会面对,自我推测是你内心的扭曲,认为自己没救了,认为自己不对劲,这些都不现实。

要与自己对话,问问自己为什么紧张焦虑,好好处理自己的烦恼。你需要勇气战胜恐惧,需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做事不需要尽善尽美,为人要学会拒绝



枕边的小草


按时服药,病情减轻,直至好转。

复发一次比一次严重,这个情况不一定出现。个人懂得调节情绪。培养良好心态。多接触大自然,多与正能量的人交际。

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病情能治愈。不复发不就没有担心了。





小城多gushi


这个不会。但是患者很难受。一是这种病很麻烦,没有西药可以根制。二是患者发病时自我症状明显,医疗设备查不出,一切指标正常。三是患者做好与此病长期斗争的心理准备。西药可以立馬让你焦虑减轻,但是很容易复发,但不会加重。只是每次轻重程度有差别而已。四,生活有规律,少生气,要靠自己努力控制复发次数,外因根本解决不了你的焦虑。说白了,也是抑郁的一种变形。五有条件的话看看宗教方面的书,改变自己的心态,这点效果最好。总之,放下有病之心,想着,就这么样,能把我怎么样,不要担心发做一次加重一次的负担。祝你早日找到自己的好方法。


明用户2182510732351


焦虑症,打个比方就是精神感冒。

治法,首先换环境,尽可能地快地让大脑换个通风透气的环境;

其次,提高精神免疫力,多读正能能量的书或类佛教等书,让思想格局变大,层次变高,大悟,看淡,放下执念。原有的小思想压力包袱就会自然放下。

最后,物质均衡补充,适合的体能体娱活动,不能为运动为运动,苦燥的尽动生机之火不够旺。尽可能找群体互动性的运动,找有乐趣有愉悦感的人群感运功,才能找到快乐和人气,生机才会勃发。


天街小鱼的泡泡


焦虑症属于神经症疾病之一,与属于精神病范畴的分裂症有着本质区别。

焦虑症预后良好,自知力存在,有求医的主观能动性,即使长期发作不会进行性加重而精神衰退。分裂症患者思维逻辑混乱,自知力丧失,拒绝就医,疾病得不到控制的患者,精神进行性衰退,造成精神残疾。

得了焦虑症,应及时干预,首选药物;其次,量力而行的有氧运动,正念冥想,腹式呼吸,凝视远方等,持之以恒,必有改善。心理治疗,因费用较高,视经济条件取舍!


在水一方88367096321



一盏茶的恬静


首先要明确,焦虑只是一种情绪,人的情绪都遵循着山形曲线达到了高峰必然会下落,下落至低谷又必然会攀升。人在特定情境时会产生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和快乐情绪一样,都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焦虑是人类的自我保卫机制,我们要合理运用,而不是消除,越消除它反而会越强烈。

焦虑是一种现象,它不是疾病,就像天气多变,月亮圆缺一样,我们要学会去顺应它,可以带着这种情绪做好我们当下的每一件事情。

建议上网搜寻有关于森田疗法的相关内容好好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