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大特色志願者“小水杉”服務軍運獲贊

在武漢五環體育中心,有一群特別的軍運會志願者“小水杉”,他們不僅在賽場內外為運動員、觀眾和嘉賓服務,還是民族文化體驗館的講解員,通過多種形式互動,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絢爛多彩。


這支特別的“小水杉”來自中南民族大學“石榴籽”志願服務隊,是由56個民族的同學們組成的。本屆軍運會,中南民族大學共派出2231名志願者,為田徑、馬拉松、公路自行車3個比賽項目提供志願服務。這也是該校第一次聚齊了56個民族的大學生,從事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的志願服務。

中南民大特色志願者“小水杉”服務軍運獲贊

中南民大特色志願者“小水杉”服務軍運獲贊

中南民族大學學生阿衣尼尕`阿力木江說:“我主要是做我們志願者之家的接待服務工作。在我參加志願服務之前,我比較內向,參與完後,讓我更加開朗。能服務他人我自己也很快樂。”

在民族文化體驗館,各式各樣的少數民族傳統服飾、各民族樂器、美食,都是志願者們精心準備的。

尼加提`努爾買買提說:“我們這次帶來了6個民族的7種樂器。遊客們都非常感興趣。他們問的比較多的是這個維吾爾族的熱瓦普,他們首先會被蛇皮吸引。我們有一個藝術形式叫賽乃姆,它是賽乃姆主奏樂器之一。賽乃姆多次被評為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很多遊客對我們彝族的月琴非常感興趣,因為它表面的花紋和龍的圖騰。我們想通過這些樂器,想傳遞我們56個民族在中國是真正像石榴籽一樣緊密的圍繞在一起,每個少數民族都生活得非常友愛、團結、美好。”

張雪巖說:“我是來自寧夏銀川的回族女孩張雪巖。我們為大家帶來了新疆的囊、巴旦木、葡萄乾,內蒙的奶酪,東鄉族的酥饊。我們通過展示當地的少數民族美食,讓大家去了解少數民族文化,瞭解我們56個民族是一家親。”

中南民大特色志願者“小水杉”服務軍運獲贊

中南民大特色志願者“小水杉”服務軍運獲贊

該校新聞傳播學院漢族研一學生劉玥含,剛剛完成了為期一年的西藏支教,一回到武漢,就立刻投入到軍運會志願服務。

劉玥含說:“突破了一些耐力。我們學校的田徑賽場是整個武漢市高校里路程最遙遠的,來的路程要2個多小時。我們每天早上女孩子要3點半起床,4點集合出發。晚上工作也是要到十二點將近1點才能回到學校。因為每個代表團都是軍人或現役軍級,我會努力做到用一個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想展示中國人的風采。”

中南民大特色志願者“小水杉”服務軍運獲贊

“小水杉”們周到、細緻的服務,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讚譽。

現場遊客表示:“這是我第一次進到這麼富有民族特色的體驗館,我覺得非常令人自豪,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縮影。不僅增加了我們遊客對56個民族文化的認識,也使得外國運動員和遊客能更加了解我們的中華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