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鵬:大器晚成不可怕,可怕的是永遠不敢開始改變

很多時候一個人,在一個舒適、安定的環境下呆久了,會忘記挑戰、提升自我,成了溫水裡的青蛙。

而沈南鵬的成功在於他敢突破舒適圈,挑戰自我。

沈南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及執行合夥人。周鴻褘說,沈南鵬是一個飢餓的人,他看到項目就像聞到了血腥味的狼一樣,或者像鯊魚聞到血腥味一樣,他聽到一點風聲他就會去拼搶,會去追蹤,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人。

當遇到挫折了才會想到去改變自己,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在遇見挫折、被替代前,讓自己擁有一技之長,成為無可代替之人。

只要願意努力,最壞的結果不過就是大器晚成。

沈南鵬:大器晚成不可怕,可怕的是永遠不敢開始改變

沈南鵬

01 邁出第一步,突破“舒適圈”,開始改變自我

什麼叫舒適圈?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大家一定都聽過。在心理學上,故事裡的第一種情況被稱為“危機圈”,它是一種對生存和環境產生危機感,力求革新和變化的環境。而第二種情況被稱為“舒適圈”,它是一種對現有的一切感覺適應、舒服,讓人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的環境。

紅杉資本創始人“沈南鵬”的成功也是因為他走出舒適圈,不斷迎接挑戰。

沈南鵬小時候,他就已表現出卓異的數學天賦,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美國中學生數學競賽海外賽區的榜首都曾被他獨攬。高中畢業後,進入上海交通大學學習。

之後他前往美國留學,在哥倫比亞大學一個博士項目下攻讀一年數學後,沈南鵬定下自己的目標:轉商學院讀MBA。於是他從哥倫比亞大學退學,進入耶魯大學讀MBA。

耶魯大學碩士畢業後,沈南鵬直接擠進美國花旗銀行,並在這裡一呆就是兩年。兩年的時間,足以讓他看到國內與美國經濟的差別。

兩年,對於沈南鵬來說就是一道分界線,這道分界線會提醒他:時間到了,你應該轉換戰場了。

兩年後,沈南鵬跳出雷曼兄弟,轉任德意志銀行的董事兼中國資本市場主管,負責中國的債務資本市場,而這時候的中國企業,正如雨後春筍般接連冒出,沈南鵬主導的中國市場,為公司創下不少業績。

狼一旦在一個舒適的環境裡待的久了,就會失去敏銳度,所以他需要更曠闊的草原和更多的獵物。他需要時刻保持絕對的嗅覺和靈敏。

1999年,沈南鵬離開德意志銀行,並作為董事長兼財務官創立攜程旅行網的時候,他32歲。

而事實證明,沈南鵬的挑戰是成功的。

2016年4月,新三板手遊企業英雄互娛的股價瘋漲至160元/股,而紅杉資本早在2015年6月就完成了對英雄互娛的投資。沈南鵬當初的一筆1220萬的投資,現在的賬面財富達14.68億之巨。而這只是紅杉資本的冰山一角。

二十年間,沈南鵬完成了從耶魯畢業生到投行精英到創業新貴再到創投圈大佬的轉型,然而他卻謙遜地將自己定位於“副駕駛”,“我們會提醒創業者哪裡會堵車,哪裡有障礙物,但最終開車的還是他自己。” 這讓人想起高盛的那句名言:我們是貪婪的,但我們是長期的貪婪。

對於目前的資本寒冬,斜槓青年鼻祖沈南鵬表示“不知道下一個風口在哪裡,但是我知道下一步的創新是年輕人來驅動的。最好的預測是下一個現象級企業的創業者出生在1993年,我相信他是創造下一個紅杉奇蹟的人,也是創造未來中國奇蹟的人。”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在科技的幫助下,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工具、潛能和自己的能力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如果你的現狀並不讓你滿意,你希望自己能有所成就,就要有勇氣邁出第一步,並嘗試著改變自己,突破“舒適圈”,永遠不要安於現狀,你要相信“邁出第一步”力量。

沈南鵬:大器晚成不可怕,可怕的是永遠不敢開始改變

村上春樹

02 大器晚成不可怕,可怕的是永遠不敢開始改變

在異國他鄉,村上春樹因為一次棒球賽突然“靈光一現”,有寫小說的想法,便馬上開始改變,從此開啟上他的創作人生。

村上春樹寫作之前,和普通日本青年沒什麼差別,但卻又顯的那麼另類。他高中時和很多同學一樣,抽菸,逃課,早戀,總之就是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一個。

但是與此同時,他又喜歡著文字,並且還在翻譯著美國的驚悚小說,這讓他站在普通人群中,不再那麼“渺小”而被一眼發現。

大學的時候讀的是旱稻田大學文學部演劇科,沒讀多久又休學去結婚。後來他一邊打零工,一邊借貸,終於經營起了一家小酒吧。

一個晴朗的午後,他正在看棒球賽,突然靈光一現“沒準我也能寫小說”的念頭從天空飄然而下,機緣巧合在他心中萌芽。

他說:“哪怕一次也行,總之我想拼盡全力試試寫小說。”

正是因為這一次的決定,村上君開始了寫小說的人生,並寫出第一部小說《且聽風吟》。

村上春樹的作品,早早地被貼上了“苦咖啡文學”的標籤——對咖啡館以外的人生毫無想象的文學。

儘管諾獎是否真的如此值得推崇尚待商榷,可是將宏大敘事的嚴肅文學視為文學廟堂的唯一,是不是過於狹隘了呢?

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即便村上春樹沒有寫出《戰爭與和平》那樣的龐大敘事作品,他依然有著“十年飲冰,難涼熱血”的情懷。

2009年,耶路撒冷文學獎頒獎禮上,他發表了著名的演講《高牆與雞蛋》

——“在牆和雞蛋中間,我永遠選擇雞蛋,不管牆有多麼高,雞蛋有多麼脆弱。”

耶路撒冷哭牆之下,他的發言讓當今社會為之震撼。

2011年,加泰羅尼亞國際獎上,他發表又一篇演講《作為非現實的夢想家》。

他用演講中的最後幾句為自己明志:

我們不能畏懼做夢。我們不能讓我們的腳步,被名為“效率”及“便利”的喪犬們追上。我們必須以堅定的腳步成為一個不斷前進的“非現實的夢想家”!

然而生活中,大部分人在“舒適圈”呆久了,沉浸在舒適的環境中,而沒有想到要去改變自己,沒有學會一技之長,很快就會被優秀的人才所代替,村上君在做出改變之前並沒有想到小說會對他的人生帶來如此大的改變,但是他從29歲開始嘗試著去寫小說,嘗試著改變,最壞的結果也就是大器晚成。

沈南鵬:大器晚成不可怕,可怕的是永遠不敢開始改變

03 “摩西奶奶效應”:大器晚成也不放棄心中的夢想

她是美國家喻戶曉的101歲的老奶奶,最勵志、最治癒、最多產的原始派畫家,自學成才、大器晚成的代表,她就是摩西奶奶。

1860年,摩西奶奶出生在美國紐約州格林威治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幼時曾讀過幾年書,從事女傭15年。

27歲,遇到了僱農托馬斯·薩蒙·摩西,並與其結婚。後重回紐約州,在離出生地不遠處生活了將近30年,開始刺繡。

76歲,因關節炎不得不放棄刺繡,開始嘗試繪畫。

80歲,在紐約舉辦個人畫展,引起轟動,風靡美國。

90歲,她的作品開始在美國及歐洲暢銷。

100歲,她啟蒙了日本青年渡邊淳一,後者因她的鼓舞終成一代文學大家。

101歲,摩西奶奶去世,時任美國總統的肯尼迪致訃告詞,稱其為“深受美國人民愛戴的藝術家”。

摩西奶奶在給孩子們的回信中說到:“我的孩子們,投身於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情時的專注與成就感,足以潤色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瑣碎日常生活帶來的厭倦與枯燥,足以讓你在家庭生活中不過分依賴,保留獨屬於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摩西奶奶是一個如此熱愛生活的人,即使生活在柴米油鹽之中,即使到了80歲,她的心中從來沒有放棄過她的夢想。

有時候你覺得生活枯燥了,你不妨嘗試著開始改變,你可以學畫畫、可以學鋼琴,做一些你認為美好的事情,你不要停留在“想”的層面,還沒開始,就望而卻步了 ,時常都在跟自己說:“我現在開始學習、開始改變還來的及嗎?”

親愛的,只要開始都不算晚。

無論是沈南鵬、摩西奶奶還是村上春樹,他們在做出改變之前,都沒有想到過改變會帶來什麼結果但是他們卻執著地去做,“大器晚成”不可怕,可怕的是永遠不敢開始改變,讓我們勇敢地邁出第一步,突破“舒適圈”,相信改變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