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鲁士到德意志第二帝国,沙俄是长期盟友,为何最终关系破裂了?

用户65146089


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欧洲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一部相爱相杀的历史。长期以来,沙俄虽然不被欧洲列强接纳,但毕竟身处欧洲的地盘上,而且体量太过庞大,欧洲列强的混战不叫上它,终归是没有灵魂的群殴。

1871年,随着普法战争法国的一败涂地,普鲁士终于完成了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德意志第二帝国作为欧洲列强的新秀一跃登上欧洲历史舞台,成为叱咤风云的耀眼角色。

乘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完成统一的德国迅速爆发了极强的实力,短短数10年便甩开英法等传统殖民帝国一跃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而德国的实力与窘迫的国土面积及稀少的殖民地严重不成正比,而德国的工业发展又需要广阔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所以德国与日不落帝国英国的矛盾空前尖锐,这种势不两立的趋势最终演变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随着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欧洲列强开始了异常惨烈的混战。早在一战前,英法俄就结成协约国阵营,而德奥意则结成同盟国阵营。一战开始后,见风使舵的意大利迅速加入协约国阵营,而德奥则与奥斯曼帝国联手组成新的同盟国联盟,开始和英法俄等协约国阵营展开你死我活的厮杀。

值得玩味的是,从普鲁士王国开始,德国与沙俄的关系虽然谈不上亲密无间,毕竟因瓜分波兰两国接壤,剪不断理还乱的领土纷争必然令双方累觉不爱。但毕竟有英国这个共同敌人,德国与沙俄本应互帮互助才是,比如历史上三次瓜分波兰的革命友谊;1812年沙俄击败拿破仑帝国随后完成反杀,帮助普鲁士复国的再造之恩;甲午战争后德俄两国成都联合法国逼迫日本还辽;1905年沙俄在日俄战争惨败后德国殖民地为沙俄提供舰船修理等后勤支持等。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德俄两国在一战前反目成仇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首先德国的强大不符合沙俄利益

俄德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在于德国发展太快了,就像昔日一起啃馒头咸菜的铁哥们,其中一个突然有一天踩了狗屎运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那么哥俩好必然会变味儿。

这就是德国和沙俄关系疏远甚至破裂的最真实写照。

在普鲁士统一德国前,分裂是德国的封印,一旦德国统一,封印解除,体内蕴藏的力量瞬间爆发,德国必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上云霄。而沙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从一而终的国家,农奴制的根深蒂固,让沙俄社会长期处于一潭死水的状态,如果说同一天的德国体内蕴藏的是能量,那么长期统一的沙俄体内蕴藏的就是足以吞噬一切的隐患和危机。

而这样落后的国家,是最害怕欧洲出现强权帝国的,尤其是近在咫尺的德国。所以随着德国的崛起,俄国首先与法国结成了军事同盟,对德国形成东西夹击的态势。因为英国和日本沆瀣一气,特别是在日俄战争中支持日本将沙俄打的满地找牙,所以英俄关系剑拔弩张。

但由于英法在对德问题上的一致态度,促使沙俄最终和英国化敌为友。

2、其次巴尔干问题是最后一根稻草

英俄关系的水火不容由来已久,除了英日结盟的外线作战,在欧洲内部,巴尔干火药桶也是英俄反目的重要原因,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就是英俄关于巴尔干半岛的激烈争夺。

但其后的欧洲各势力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随着1866年普鲁士打垮奥地利完成统一的第二个步骤,失败的奥地利从1867年开始与匈牙利组成二元制帝国,即奥匈帝国。

由于地处巴尔干半岛,大而不强的奥匈帝国成为欧洲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昔日的巴尔干半岛主人奥斯曼帝国虽有东山再起的野心,但已然沦为世人耻笑的西亚病夫。

由于奥匈帝国的崛起,巴尔干半岛开始成为奥匈帝国与俄罗斯角逐的平台。而因为奥地利本来就具有德意志血统,在血缘上德国更加亲近。

所以在俾斯麦卸任德国首相后,激进的威廉二世草率地在奥匈帝国与沙俄帝国之间作出了2选1,那就是和实力较弱的奥匈帝国组成联盟,共同对抗沙俄。而因为奥斯曼帝国日薄西山,也不得不和实力较弱的奥匈帝国共同对抗沙俄,所以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以及小国保加利亚共同构成了一战时期的同盟国阵营,德俄两国也彻底反目成仇。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在普鲁士还是普鲁士公国时(1525~1701),普鲁士公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和沙俄处于同盟状态;沙俄和普鲁士很多共同点,沙俄也曾是由俄罗斯公国为主体形成的,沙俄和普鲁士都是由国王君主专治,两个国家统治阶级利益基本一致,所以一起参与了反拿破仑法国战争、镇压资产阶级革命;还一起瓜分两国中间的国家波兰。

1701年,勃兰登堡公国兼普鲁士公国公爵腓特烈三世在哥尼斯堡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从此普鲁士进入王国时代。

在英法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各方面实力都迅速暴涨,甩开了以前在同一阶层的国家,周围的小伙伴开始慌了。既不想放弃君主权利又要完成工业革命,普鲁士和俄国再一次站在了统一战线;二者为了缓解国内矛盾,开始疯狂扩张,并且一起联手对抗老牌资产阶级国家的打压。

普鲁士王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击败了国内外敌人,一统德国全境;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同时期俄国也没有停下脚步,国外北方和瑞典打,南方和土耳其打,东方和清朝打,就是要不停地扩张,国内也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1879年,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签署了“同盟条约”,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后来他们又拉拢了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为了对付“三国同盟”;1892年,法国和俄罗斯达成了军事协议,1904年,英国随后调整自己和法俄之间的矛盾,也加入了法俄联盟。至此同盟国和协约国的主要核心终于行成行成,而德意志帝国和俄国这对昔日好友也走向了对立面。

终于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都被瓜分完毕;巴尔干半岛成了两大集团博弈的地方,两大集团的矛盾也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德意志帝国于当年8月1日对俄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序幕拉开。

一战还没有结束,俄国就经历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列宁接着宣布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意志帝国国内出现反叛,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被迫逊位流亡海外,帝制结束。

二兄弟干仗却统统被国内革命者推翻统治,一个流亡海外,一个全家被杀,结局难免令人唏嘘。


痴语呢喃1988


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一场刺杀。

斐迪南大公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在温泉疗养院遇刺,行刺的三个刺客被当场抓获,都是塞尔维亚人,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其中一个是维也纳大学的留学生。在审讯中,对自己的行为都坦然承认,并宣称这是对奥匈帝国粗暴干涉塞尔维亚的惩罚。因为斐迪南一向主张兼并塞尔维亚王国,将奥匈帝国由奥地利、匈牙利组成的二元帝国,扩展为由奥地利、匈牙利与南斯拉夫组成的三元帝国。那三个刺客都招供是“黑手会”成员,奥匈帝国指出,“黑手会”这个组织就是塞尔维亚军队情报部门的下属机构,也就是说,这次刺杀就是塞尔维亚的政府行为。


塞尔维亚自然不干,宣称这是无耻的污蔑,刺杀行动只是那几个人的行为,绝对不是塞尔维亚政府授意的。奥匈帝国本来就像干掉塞尔维亚,至于刺杀行动是不是塞尔维亚政府授意的,其实并不重要,需要的仅是一个动手的理由。

于是,奥匈帝国调动大量部队到边境,同时宣布国内进入战备状态。德国也重申了会坚决维护德奥同盟。在得到德国的明确支持后,奥匈帝国给塞尔维亚发了一份最后通牒,限期2小时交出“黑手会”所有成员,并让塞尔维亚国王亲自到维也纳道歉,以及割地赔款等条件。



这对心高气傲的塞尔维亚来说,实在太过分了,自然不会答应。同时俄罗斯帝国声明支持塞尔维亚,并警告奥匈帝国不得对塞尔维亚动武。警告并没用,四月六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奥匈军队越过奥塞边境。4月7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4月9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并向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德俄发生战争时保持中立,法国拒绝,并进入总动员。4月ll日,德国向法国宣战,同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4月2日,德国按照施利芬计划,入侵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时。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又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于是向德国宣战。4月13日,奥匈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4月l4日,英国、法国向奥匈宣战……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小蓼叶


普俄两国长时间处于同盟状态,因为具有相同的利益以及政治立场,共同瓜分波兰、反拿破仑战争、镇压1848年革命,共同反对社会主义革命等等,但在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后,国家实力大大增强,德国与俄国的政治立场便有了分歧,在1878年,欧洲各国代表签署了一份公约,在欧洲建立新的边界。俄国不满德国调解俄土战争,因为这导致俄国必须作出让步,在这个背景下,俄国的反德情绪加剧,两国经济关系急剧恶化,德国容克反对俄罗斯粮食供应,而俄国资本家反对进口德国工业品,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结盟,其与俄罗斯关系雪上加霜。




liqueuryoke


德国与俄罗斯关系

自冷战结束以来,统一后的德国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重建了"战略伙伴关系",两国结下了世纪之缘。其实,历史上德俄曾经是盟友与对手的关系。

早期历史

德国人和俄罗斯人之间最早的接触可追溯到在波罗的海的条顿骑士( the Teutonic Knights)团鼎盛时期。

17世纪中叶之前,俄罗斯一直配排除在西欧政治中心之外,而德国则被分为小国,这些效果名义上由神圣罗马皇帝统治着。

然而,在北方大战(the Great Northern War)之后,俄罗斯的势力扩展到了波罗的海地区。

发生在1700年--1721年的北方大战,普鲁士王国于 1701 年建国,彼得大帝领导的联盟击败了瑞典的查尔斯十二世,俄罗斯取得了波罗的海地区的霸主地位。随后1721 年宣布建立俄罗斯帝国,两个强大的新国家开始接触。

反法联盟

在奥地利继承人战争(1740-1748 年)期间,普鲁士和俄罗斯两个帝国开始刀兵相见,战争见证了两国的实力增长。俄罗斯击败了瑞典,普鲁士击败了的西方敌人。在七年战争期间,他们再次站在对立面。然而,当新的沙皇彼得三世上台时,他签署了《圣彼得堡条约》,开始与普鲁士和平相处,东线威胁的消除使得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克大帝能够专注于对付其他敌人。

1768年-1775年,极端君主制的普鲁士和俄罗斯结成联盟肢解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波兰。他们都竭力反对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国内革命战争和后来的拿破仑战争期间,他们参加了反对法国新政权的四国联盟。普鲁士被1848年的革命所震撼,但能够拒绝了革命者的对俄战争的呼吁。

普鲁士在德国统一战争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俄罗斯的保持中立。然而,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极大地改变了两国之间的矛盾。两大帝国与奥地利组成了三帝联盟,以控制中东欧,支持反动政策。

盟友反目

普鲁士不愿续签盟约,而是在1879年创建了德奥同盟。原因是:德国担心俄罗斯的快速工业化;而俄罗斯更担心德国已经建成工业强国。百年盟友终于互视为仇敌。

战争与和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帝国与沙皇俄国分属两大交战阵营,在东方战线厮杀,沙皇俄国发生二月革命帝制被推翻,俄国临时政府继续履行沙俄的战争义务。德国把在东线结束战争的希望寄托在反对战争的列宁身上。德皇允许列宁乘坐密封严实的火车横穿德国进入俄国。列宁没有违背承诺,在推翻了科伦斯基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后,列宁的苏维埃国家退出了世界大战 。



虬髯钓翁


一战,埋下了俄国,或者说是苏联,今后必定会被德国进攻的祸根。德国并不是为了报仇,一战东线俄军被俘的数字估计比二战苏军被俘人数还多,说明俄军败的很惨,应该报仇的是俄国。但是正由于俄军的进攻,导致主攻法国的德军不得不把部分兵力调往东线,导致主攻方向兵力不足,没能按计划速灭法军,直接导致一战陷入不利于德国的消耗战,直至最后资源枯竭投降。


异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