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呂梁出過哪些名人?

德意志人民軍大將


山西呂梁確實是名人輩出之地,中國歷史上的唯一一個女皇的武則天就是山西呂梁人,還有北宋名將狄青......,不過中國近現代史上山西呂梁也是出了很多名人,尤其是名人中的開國將軍。

我們說一下為新中國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開國將領們。

梁中玉(1918-1980年)開國少將。

梁中玉山西嵐縣人,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馬克思主義的忠實擁護者,無產階級革命家,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梁中玉征戰的一生,為新中國的成立 ,以及保家衛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梁中玉參加的戰役主要有,百團大戰和晉冀魯豫邊區的游擊戰爭,反圍剿戰爭等著名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梁中玉參加的戰役主要有,上黨、淮海、渡江,廣州等著名的戰役。

新中國成立之後,梁中玉被授予少將軍銜。

史景班(1912-2001年)開國少將。

史景班山西汾陽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決死第三縱隊營長,團參謀長,太行軍區第三軍分區人事部部長。

在這期間,史景班參加的主要戰役有,反九路圍攻戰,百團大戰和林南戰役。為中國的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史景班任晉冀魯豫野戰軍旅參謀長,中原野戰軍副旅長。參加的戰役主要有,上黨戰役,平漢戰役,隴海路戰役,挺進大別山戰役和渡江戰役,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之後,史景班被授予少將軍銜。

許志奮(1918-2008年)開國少將

許志奮山西汾陽市人,抗日戰爭時期歷任班長,排長,連政治指導員,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

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著名的解放邯鄲,洛陽、鄭州、淮海、渡江、廣東和廣西戰役,為中國的解放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之後,被授予少將軍銜。

王展(1920-2011年)開國少將

王展山西汾陽人,1937年參加了山西犧盟會,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參與到抗日戰爭中去。解放戰爭時起參加瞭解放山西朔縣,神池,宜川,洛川,寧武等著名的戰役,為中國解放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關於山西呂梁的將軍,您還知道哪些,歡迎補充。


不才講史


山西呂梁名人輩出,有一代女皇武則天,大唐汾陽王郭子儀,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高祖石敬瑭(曾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並做了耶律德光的兒皇帝),北宋抗擊西夏的名將狄青,被康熙皇帝譽為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龍等等,這裡主要介紹幾位優秀共產黨員。

1.華國鋒,無產階級革命家,山西交城人,原名蘇鑄,字成九,因為革命工作需要改名華國鋒,並以此知名。1921年出生,是黨的同齡人,參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任縣大隊政委等職務。1949年南下湖南湘潭,從此在湖南工作20餘年,先後任縣、地、省的主要領導,為三湘大地發展付出了心血。1970年代初進京任職,先後擔任公安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代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黨中央副主席等。1976年10月為黨和人民立下大功,之後擔任黨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國務院總理等職務。1980年代初相繼辭去領導職務。2008年逝世。

2.賀昌,青年運動和工人運動領袖,紅軍高級指揮員和我軍傑出的政治工作領導人,山西柳林人。參加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裝起義和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參與了平江起義和百色起義的有關準備工作。後任紅五軍政委、紅三軍團政治部主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等職務。紅軍主力長征後,留下堅持南方游擊戰爭,1935年3月犧牲。年僅29歲。

3.劉胡蘭,著名女英烈,山西文水雲周西村人,1947年被國民黨軍殘忍殺害,年僅15歲,毛澤東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4.蘇寧,我軍掛像英模之一,山西孝義人,生前為炮兵團少校參謀長,是獻身我軍現代化的模範幹部,1991年4月為掩護戰友光榮犧牲。




磨史作鏡


一,政治人物:

古代: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舅父孤偃,東晉一代高僧劉薩訶,唐朝女皇武則天,唐朝汾陽王郭子儀,後晉"兒皇帝"石敬塘,宋朝大將狄青,明朝孟門先生高金,明清國子監朱之俊,清朝大學土孫嘉淦,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龍,趙中元

現代:華國鋒,武維華,李立功,郭錫蘭,章沁生,王作義,梁中玉,史景班,王展,許志奮,張稼夫,郭裕懷,劉澤民,薛延忠,牛萌冠,冀貢泉,冀朝鼎,冀朝鑄,劉少白

二,書畫家:衛天霖,孟養玉,蔚學髙,孔憲汶,周鼎,陳建明,霍耀中,王子全,郭蘭瑩,趙發潛

三,戲劇家:馬玉樓,田桂蘭,宋轉轉,李月仙,郭彩萍,馮繼忠,趙吉祥

四,著名導演:賈樟柯,甯浩

五,著名演員:張勇手,成泰燊

六,呂梁英雄:張叔平,賀昌,劉胡蘭,蔣三,崔三娃,段興玉,燕居謙,馬牡丹,蘇寧(軍隊掛象英雄),李兆強

七,文學家:唐代詩人宋之問,當代著名作家馬烽,孫謙,高如星 全國知名網絡作家任盛

八,數學家:王文素,馬志明

九,科技教育:侯佑誠,辛安亭,王浚,任曉敏,劉紀元

十,體育:梁豔,郭秋香

十一,衛生:張民覺











劍茗2


山西呂梁因呂梁山脈貫徹全境而得名,歷史上這片土地從春秋開始就十分的熱鬧,看過三國分晉;也見過唐王起事……自然出現了許多知名人物。

1.武士彠(公元557——635年),文水人,唐朝開國功臣,女皇武則天的爸爸;青年時代經營生意,發家致富;隋末天下大亂,有遠見的武士彠棄商從軍,資助並勸說唐公李淵太原起兵逐鹿天下,追隨李淵建功立業;唐朝建立後,武士彠成為“太原元謀功臣”;貞觀年間,武士彠任利州都督,不久因功升為工部尚書,賜爵應國公;他對歷史最重要的貢獻是生了一個女皇!

2.宋之問(公元656——712年),汾州人,著名詩人;年輕時刻苦好學於公元675年中進士,踏上仕途;武則天時期因文才出眾成為宮廷侍臣而受寵,不久因獻媚於張易之而獲罪,後又貶為瀧州參軍!雖然他人品低劣,因為一句詩殺害自己的外甥,但他因才學出色而開創了律詩的先河,同樣留下了“龍門奪袍”的文壇佳話!

3.王嗣宗(公元944——1021年),汾州人;少年時勤學苦讀,學問廣博,於公元975年參加科舉並接受宋太祖的殿試:在相同的時間裡,他和陳識同時交卷,並且考卷同樣出色,但狀元只能有一個,這可難不倒英明睿智的宋太祖,既然文試分不出,那就加試武的,讓兩人當殿比武,結果王嗣宗一拳把陳識的帽子打落在地,奪得狀元,被稱為“手搏狀元”;後來又在太宗、真宗時做官,因政績突出,被真宗任命為樞密副使,頂頭上司則是鼎鼎大名的寇準,兩人都是自負的人,在一塊誰也不鳥誰,無奈王嗣宗又一次被外放做官!

4.張益(公元1300——1368年),西河人;公元1324年,張益考中狀元,後任翰林院修撰;公元1331年,監察御史張益彈劾四川行省欽察臺“反覆不忠”,應該免職;文宗准奏,把欽察臺外放,不許回朝;不久張益任國子監司業!

5.高金(公元1501年——?)石州人;嘉靖五年中進士,任官兵科給事中、按察司副使;當時京城裡有一個惡少,仗著和皇帝有點拐彎的關係,欺壓鄉民,強搶民女,無惡不作……但沒人敢管,按察司副使高金經過仔細調查,掌握了確切的證據,把這個傢伙繩之以法,依法斬首;嘉靖得知驚呼“天下直臣”,讓他忌憚!

還有“割股奉母”的唐代鄭興等……近現代的有聯合國副秘書長冀朝鑄、剛剛在佛山百花獎獲得終身成就獎的張勇手……舉不勝舉




南門嶺的柿子樹


一、“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劉胡蘭

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每逢清明前後學校便會組織學生去文水縣劉胡蘭墓去祭掃。劉胡蘭原名劉富蘭,是反抗國民黨反動派而犧牲的革命先烈,犧牲時年僅15歲。她8歲開始上小學,10歲參加兒童團,13歲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4歲在其家鄉也就是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並在同年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劉胡蘭15歲時,因為在一次敵人掃蕩的時候,撤離不及時且被叛徒告密,被國民黨反動派抓獲,敵人對其軟硬兼施,威逼利誘,企圖讓她供出同黨,但劉胡蘭始終不為所動,被敵人用鍘刀殺害。毛主席聽說後,萬分悲痛惋惜,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二、日月當空照——武則天

“曌”這個字是武則天發明的,女皇始終愛標新立異,除了喜歡以天降瑞相來證明其女皇位置的合法性、合理性之外,還喜歡別出心裁,以其日月當空照來顯示其豐功偉績、皇權神授,便造出了“曌”這個字。武週一朝就像王莽新朝夾在東西兩漢之間一般,只不過武周之後沒有大的動亂和戰爭。武則天幼年時期便被預測大師袁天罡認為貴不可及,經過後宮的殘酷鬥爭以及波折起伏,武則天先是架空了唐高宗李治,李治死後,乾脆自己當起了女皇帝,定國號為周。武則天雖是女流,但其政治才能、治國方略卻絲毫不亞於任何一個男性皇帝,包括盛世皇帝、中興皇帝。在她治下,大周版圖擴大,經濟復甦,雖然後宮淫亂,但是也勵精圖治,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

三、“面涅將軍”——狄青

今呂梁汾陽人。狄青年輕時因為代兄受過,刺字從軍,故有“面涅將軍”之稱。他英勇善戰,身先士卒,精通兵法,足智多謀,戰鬥中披頭散髮,面戴銅面具,立下了赫赫戰功。一生共經歷25戰,官拜樞密副使、護國軍節度使、河中尹。雖然狄青為北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有宋一代,重文抑武,樞密副使是武將能做到的最大官位了,包括精忠報國的岳飛也只做到這個位置,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而正部長一定是文官。狄青一方面因戰功青雲直上,另一方也因戰功遭受猜忌,最後鬱鬱而終。

四、兒皇帝——石敬瑭

名人不一定非得是正面的,但石敬瑭並不一定就是反面人物或者說是壞人,畢竟需要具體的歷史環境才能比較準確的評價一個人。石敬瑭是五代時期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年輕時樸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行事,原屬後唐李存勖手下,因戰功卓著而享譽軍中,後唐至李從珂時石敬瑭謀反,被後唐軍圍困太原,然後他以燕雲十六州作為契丹發兵的交換條件,解圍後建立後晉,並做了契丹的“兒皇帝”。自從他割讓了燕雲十六州後,直到明朝,燕雲十六州才又回到中原王朝。

山西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浩蕩的歷史大海中,呂梁的名人數不勝數,不能一一列舉,文中只是介紹了其中幾位。

我是文史墨客,一己之言,不當之處,請多指教!







文史墨客


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為武周聖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後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當空”(有另一種寫法,瞾,取其“雙目當空”之意)。幷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國號為周,不是唐。   武則天,是一個頗具歷史魅力的名字,是一個似傳奇而非傳奇的歷史名人。她是唐王朝開國功勳武士鑊之次女,千古名帝唐太宗之嬪妾,高宗李治之皇后。她在佐執朝政30年後,親臨帝位,自封“聖神皇帝”,廢唐祚於一旦,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封建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帝。她從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她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歷史功績,昭然史冊,誠如宋慶齡先生客觀之評價:“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  武則天,本名武照,稱帝后自造文字更名武曌,讖書謂之“止戈不離身,二目在空中”。唐北都太原文水人。生於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卒於神龍元年(705年)十一月。生母是武士彠之續妻,隴右士族、隋朝宰相、遂寧公楊達之女。她出生於初唐新貴顯宦之家,飽受顯赫權勢、豪奢生活之薰陶,養就無限的權力慾。然而,漢唐以來極重士族的門閥之風盛行,武氏庶族之門第,低微之出身,又使她飽受士風流俗之輕視。這一特殊的境遇與遭際,深刻地刺激著青年時代的武則天,造就她狂妄地追逐和攫取最高權力、不達唯我是從之目的決不罷手的堅韌性格;形成她以冷酷手段報復一切,殘忍嗜殺的陰暗心裡。這些從她參政乃至於“南面稱孤”的一系列政治鬥爭中,表現得至為突出,成為她一生功過參差的修養、品德、性格和心裡根源。  武則天,自幼聰慧敏俐,極善表達,膽識超人。父親深識其可造之才,遂悉教其讀書識字,通曉事理,洞察人情世態。史載,則天十三四歲時,博覽群書,博聞強記,詩詞歌賦都奠下一定基礎,尤長於書法、字態卓犖不群。  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武則天以才貌出眾,入選宮中。對此“舉家哭泣”,她卻勸尉:“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乎?”(《新唐書·則天皇后傳》)受封“才人”後,則天行事幹練,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嬌豔,頗得太宗歡心,遂賜號“武媚”,習稱“媚娘”。時日既久,太宗又發現則天學識尚好,且懂禮儀,便把她從侍奉穿衣的行列,調入御書房侍候文墨。這一變故使武則天能夠接觸皇家公文,得曉宮廷大事,並能讀到許多鮮見的書籍典章。使之眼界頓闊,日漸通曉官場韜略與權術。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26歲的武則天與所有嬪妃,被髮送長安感業寺削髮為尼。太宗九子李治即皇帝位後,因侍奉太宗病時,對其極有興趣,遂經常藉故往來於大內與感業寺之間,與則天謀面,最終在兩三年後借王皇后與淑妃爭寵之隙,重詔則天入宮,晉封為“昭義”。永徽六年(654年),極受高宗寵幸的武則天,在內宮鬥爭中,根基日牢、勝券在握,遂日促高宗立己為後。皇后廢立乃國之大事,須與重臣商定。當高宗把廢黜皇后王氏,欲立武氏之打算向長孫無忌、諸遂良等元勳重臣說明後,立即遭到強烈反對。他們以武氏出身卑微、曾為先帝嬪妃為由竭力阻撓。而早與武則天同謀的許敬忠以及李義府、李勳(徐世績)等一班朝中要員,則盡力為之呼號。尤其是李勳一句“立後乃為陛下家事”,終使高宗斷然頒詔,正式冊立武則天為皇后。自此,皇家內宮大權,盡落武氏之手。  取得皇后之尊的武則天,並沒有停止攫取唐室最高權力的步伐,她的通文史、多權謀、精明機智、詭變不窮之長,得到充分施展,使高宗在寵愛之餘,另眼相看。她則趁此機緣,積極參與朝政,“百司奏事,時時令後決之。”從永徽六年(654年)至顯慶四年(659)的5年中,她先貶尚書右僕射諸遂良,使其鬱悶而死;再黜中書門下平章事長孫無忌,逼其自縊;並罷免朝中諸、長孫追隨要員20多人,鞏固和擴大了後黨勢力,掃除了其覬覦朝政、獨攬大權之障礙。  顯慶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患風眩,目不能久視,遂下詔委託武后協理朝政。武則天也由幕後走上前臺,從參政步入執政,史稱“黜陟生殺,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後來,高宗以為大權旁落,圖謀收回朝政,密令中書侍郎上官儀草詔廢后。由於機事不密,“謀洩不果”,武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下手為強,誅殺上官儀,制約眾朝臣。高宗之舉,功虧一簣,胎死腹中。更由於武氏則天,處理政務,弛張有法;斷決國事,板眼有章,甚為群臣敬服。不似高宗久諉拖延,使臣下進退維谷。所以,高宗雖厭其難以駕馭,而許多國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於她,索性任其行事,同臨“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並於上元元年(674年)頒詔天下,自號“天皇”,尊武氏“天后”,天下謂之“二對”。此後,高宗形同虛設,唐朝權柄,盡在天后掌控之中。  從上元元年(674年)則天以“天后”之尊,親臨政壇,到天授元年(690年)正武稱帝的16年中,她為最終登上皇帝寶座,做了大量的長時間的準備,採取了多種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在帝位的繼承上,高宗想禪位於長子李弘。武后則不念母子之親,將其鴆死,立次子李賢為太子。高宗委李賢以監國之重任,李賢處理政務頗為精幹,武后則尋找藉口,廢李賢為庶人,立三子李顯為太子。弘道天年(683年)高宗卒,李顯繼位為中宗,武氏則天便以皇太后名義臨朝稱制,很快廢掉中宗,貶封廬陵王,立四子李旦為睿宗。而李旦卻是昏聵無能之輩,名為帝王,實是傀儡,處處受制於武后。  公元690年,武則天認為親臨帝位的時機成熟,遂先借名僧法明之口,廣造輿論:“太后為彌勒佛轉生,當代唐為天子。”接著又一手導演了以唐睿宗為首的6萬臣民上表勸進、請改國號的壯舉。在此之前,武氏相繼鎮壓了徐敬業揚州發難,李衝博州、李貞豫州之叛亂,恐怖的斬殺,廣泛的株連,使政治上的反對派噤若寒蟬。至此,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則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順從眾議”的山呼萬歲聲中,登臨大室,實現了長期以來夢寐以求之夙願,改唐為“周”,自號“聖神皇帝”,拉開她一生最為輝煌的帷幕。這年,她已是67歲高齡。  如果說,武則天在稱帝前的30餘年參政執政的政治生涯中,已顯示出驚人的政治謀略與冷酷果敢手段。那麼,在稱帝之後的14年中,則更充分地表現了她在用人、處事、治國等各個方面的傑出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雄才大略。  稱帝后的武則天,極為重視人才的選拔與使用。她認為“九域之廣,豈一人之強化,必佇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國”、“定邊疆”之人才,不計門第、不拘資格,一律量才而用。為了廣攬人才,她發展和完善了隋以來的科舉制度,放手招賢,允許自舉為官、試官,並設立員外館,儲備有才之人。她還首創了殿試和武舉制度,為更多更廣地發現人才,網羅人才創造條件。比如,中唐名將郭子儀,就是“自武舉異等出”。於是乎在她為帝的年代裡,始終有一批“文似仁杰”、“武類休武”的能臣干將,為其忠實效命,有力地維護著武周政權。  對於農業生產,武氏也頗為重視。她說:“建國之本,必在務農”,“務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人富。”武周朝規定,能使“田疇墾闢,家有餘糧”的地方官升任;“為政苛濫,戶口流移”的“輕者貶官,甚至非時解替”。這樣,在武週一朝的年代裡,農業和手工業都得到長足的發展,人口也迅速增加。據史料統計,高宗永徽間全國總戶數為380萬戶,到則天臨終的神龍元年,漸增至615萬戶,幾乎增長一倍。僅此一例,即可看出這一時期農業經濟的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情況。  在抗擊外來入侵,保護邊境安寧、友善相鄰諸國等方面,武則天繼承和發展了唐太宗的民族懷柔政策和 “降則撫之,叛則討之”的策略。尤對吐蕃、契丹、突厥等周邊部族的侵擾、背叛,採取堅決抵抗、討伐的態度,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長壽元年(692年),則天採納西州都督唐休景之建議,積極準備收復被吐蕃國侵佔的安西四鎮龜茲、于闐、疏勒、碎葉。經過近年的厲兵秣馬,御命大將王孝傑出徵,終於大破吐蕃,一舉收復四鎮,復置安西大都護府於龜茲。長安二年(702年),又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縣)設置北庭大都護府,打通一度中斷的“絲綢之路”。自此安西大都護府與北庭大都護府,分轄天山北南兩路(即今南疆、北疆),挫敗了吐蕃之銳,維護了唐王朝版圖完整和西陲之安寧。  在西敗吐蕃,建置兩府的過程中,唐東北邊陲遼河上游的契丹族日見強盛。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契丹酋長率部發動叛亂,來勢兇猛,一時狼煙四起,民不聊生。當時,西部與吐蕃的戰事尚未停息;東北又生戰亂,面對兩線作戰的武周政權,何去何從,眾臣難以委決。武則天卻成竹在胸,果斷下令平叛,要將契丹之亂平息於初萌。果然,僅用一年時間便使契丹部族望風而降。之後,武則天又迅速實施安撫政策,命得力文臣配合平叛將帥,以強大的軍事壓力為後盾,及時對契丹百姓給以撫慰,攻心為上,不追舊惡,使之安心歸附。充分地顯示出女皇一代風流的政治家風度與傑出的軍事才能。在養軍護軍方面,武氏則天堅持邊軍屯田,減輕國庫負擔的政策。天授年間,大將婁師德檢校豐州都督,“屯田積穀數百萬,兵以饒給。”大足年間,郭元振任涼州都督,堅持屯田5年,所獲“軍糧,可支數十年。”正是由於這樣,武周政權,軍不憂補給,民不受戰荒,既鞏固了邊防,又減輕了長途轉運之勞,終使國家長治久安,日漸強盛。  當然,在武則天掌權執政時期內,也有很多過失。她重用酷吏,獎勵告密,使不少汙吏橫行一時;她刑訊逼供,濫殺無辜,使不少文臣武將蒙受不白之冤;她無度選官,致使官僚機構膨脹,必然加重對人民的盤剝;她好大喜功,生活奢靡,任意揮霍,耗費大量財資和勞動力;她迷信惑眾,濫造寺院,弄得“今之伽藍,制過宮闕”,使大批良田被侵佔,許多不良之徒側身僧眾,給人民帶來極大的負擔和災難。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和延緩了生產力的發展,有損於她的形象。不過,用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用歷史的功過來衡量裁定一個歷史人物,她的這些錯誤和過失,畢竟是其政治生涯中的支流,與其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割除時弊,發展生產;完善科舉制度,破除門閥觀念;重才惜才,不拘一格任用賢才;維護國家統一,積極平叛,反對0;順應歷史潮流,大刀闊斧實施改革等歷史功績相比,難以同日而語。


小火龍完成


呼學謙,高勝新,王於鎖


前程似錦萬事如意


還有我們交口的解學恭


苦海無涯53


張中生 王寧 丁雪峰 刑利斌 陳洪志


晉美冀善


呂梁政治人物為什麼不寫老革命張稼夫同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