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人懂得,古老的集市大套集

在廢黃河的南側,緊挨東坎往北沙的公路邊,蔥籠茂密的果樹叢邊,有一個人頭攢動的集市,這就是大套小街(現屬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它在歷史上是一個頗有名氣的黃河河防要隘,也是縣境史上設立行政機構最早的地方。正如民間傳說的那樣,先有大套、後有東坎。

滨海人懂得,古老的集市大套集

大套名稱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套者,河之灣也。南宋初年,黃河改道以後出雲梯關,直瀉而下,在現在東壩以西,河身南趨,形成大灣,因而把此地稱之為大套。還有一種說法,黃河奪淮以後,一改淮河平穩之態,水流湍急,河患日增,兩岸築堤,常遭破溢,又在灣險處加築多處套堤,此處為向下各套之首,所以稱為大套。很多人認為後一說法可信程度較大。

大套這塊土地早在元朝就已經淤積而成了。在元成宗年間(1295年~l308年)就有人在這裡活動,主要是刈草燒鹽的灶民、捕魚打獵的漁民和獵人。明朝初年(1400年前後)就有了村莊,明朝中期就有商賈在此經商。在老阜寧縣建縣(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前,它就被以鎮相稱。

滨海人懂得,古老的集市大套集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撤銷了高堰大使,改在大套設大使,並建立了大使署。這是黃河河防的重要管理機構,兼管阜寧縣東北政務和黃河南岸工程,也是當時阜寧縣境內黃河南岸有名的八汛之一。

康熙三十一年(1691年)裁撤了這裡的大使署,設巡檢。乾隆七年(1741年)撥國帑(國庫銀)重建了巡檢使署嘹樓和三間草房,還建了牌坊、柵欄和煙籠(報警信號),管理上接馬邏汛(現屬淮安市楚州區),下至海口的黃河堤防。除巡檢外還有河防兵和埽工及各類船隻。乾隆十年(1746年)因仁和鎮的加快發展,大套巡檢改駐仁和鎮。嘉慶十六年(1871年)又移駐大套,併兼管阜寧縣東北鄉行政事務和黃河以南射陽河以北的水利工程,成為阜寧縣衙門在東北鄉的派出機構,也是現在濱海縣境內歷史上設立較早的行政機構。

滨海人懂得,古老的集市大套集

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改道北徙,河防事務漸少。到咸豐十年(1860年)大套的河防機構被裁撤。僅隔了3年,即同治二年(1863年),阜寧縣知縣又在大套設巡緝委員,後來又叫大套大使,仍管理阜寧縣東北鄉行政和河防。光緒年間,清政府又在大套設巡檢使,周恩來總理的祖父周殿奎曾任大套巡檢使。直到民國成立初,大套使署還存在,只是大使改稱場知事,後來才撤銷。

大套作為老阜寧縣東北鄉重鎮,又是黃河河防機構的常駐之地,除商業發展較早外,文化發展也領濱海各地之先。民國初年後,因東坎發展較快,老阜寧縣東北鄉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轉到東坎,大套僅成為二區(東坎區)的一個鄉,但仍是當時縣境西部的重要集市。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們哦,每天都有新鮮的資訊給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