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少年的你》才明白李成儒没有怼错郭敬明

《少年的你》在被推迟了四个月之后,终于上映。

在《少年的你》之前,国内电影很少有直接描述校园霸凌的。当然有一部除外,那就是郭敬明的作品《悲伤逆流成河》。正因为这部电影是第一部反应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的电影,所以,郭敬明一直引以为傲。而且,在最近的综艺《演员请就位》中,郭敬明为了自己的“首部”这个“桂冠”,不惜和李成儒正面对杠。

看了《少年的你》才明白李成儒没有怼错郭敬明

看过《悲伤逆流成河》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书籍还是电影,里面有太多郭敬明式作品的痕迹。虽然女主角易遥被改变成了一个因为误用了手巾而感染了性病的“乖乖女”,毕竟,原著中的易遥太过于黑暗(原著中的易遥爱上了不良少年,并且去黑诊所堕胎),但是,整部电影下来,还是充满了高中生恋爱、女生之间因为争“男人”而撕逼的场景。

也难怪,最终豆瓣电影只得了5.9分的评分。还真如一些网友所说的那样,这部无非是挂着反对校园欺凌而实地里表现的却是女性之间撕逼、高中生恋爱的俊男靓女的不正常的价值观。

郭敬明没有想到的是,多年之后会在一档自己以为是主角的舞台上被一个老前辈扒的片衣不存。虽然郭敬明极力为自己辩解,但是一切都显得那样的苍白。​

看了《少年的你》才明白李成儒没有怼错郭敬明

原因很简单,校园霸凌不应该是那个样子的。

那么,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很荣幸,看到了《少年的你》。整部影片2个小时,一直沉浸在陈念和小北的人物中透不过气来。而成了嫌疑人的陈念在质问问询者的一句话,则是成了被欺凌者最终的呐喊。

“如果这个世界真是这样的话,你放心把你的孩子生出来吗?”而对面则是个即将生产的妈妈。

看了《少年的你》才明白李成儒没有怼错郭敬明

很多人不相信有校园霸凌,可是这些事情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就在这几天依然还有施暴者和欺凌者的故事不断地传出来。两个都是未成年,只是一个生了,一个却被虐待致死。更可怕的是,生者却是那个施暴者。

如果一直都是这个样子,你还愿意把你的孩子生下来么?多么刺痛人心的追问!

在这里,我们不先谈论演员的演技。因为论演技,别说周冬雨,就是易烊千玺都突破了自己,让人眼前大亮!周冬雨更是让自己在实力界站稳了脚跟。我们还是想来谈论一下《少年的你》所描写的剧情,它是如何获得8分以上的高分的。毕竟,国内电影想要获得8分,实在是难上加难。​

看了《少年的你》才明白李成儒没有怼错郭敬明

故事从一个女生的坠楼开始谈起,陆续的引出了为了高考而隐忍的陈念、施暴者魏莱、意外相逢的“混混”小北。而陈念在小蝶坠楼之后成为了下一个被欺凌者。有的时候,人们常问为什么会有欺凌?深究一下你会发现,如果你有一些小小地方与人不同,比如太黑,太矮,太胖,不聪明,有体味,口吃、学习太好……都会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陈念选择了隐忍,为了自己的高考。但是,欺凌者并没有罢休。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念遇到了小北。虽然小北是个“混混”,可终究还是个少年。于是,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人走到了一起。一个害怕被别人欺凌,一个想着要“报恩”,“讲义气”

看了《少年的你》才明白李成儒没有怼错郭敬明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北没有“保护好”陈念,于是施暴者变本加厉的将陈念暴打、羞辱,只是这些人没有想到过会有被“报复”的那一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那一丝的狂喜?

有的时候,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施暴者长大。原因还是在于施暴者的家庭。

看了《少年的你》才明白李成儒没有怼错郭敬明

在魏莱的班主任(亦或者是警察,记不清了)跟魏莱的父母交谈的时候,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魏莱成长的家庭或许就是万恶之源。因为,在他们的眼中那些被欺凌者是活该被欺凌,是弱肉强食世界里的“失败者”。他们不但不对魏莱进行批评教育,反而对被欺凌者任意的言语羞辱和暴力。这才是最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方。

然而,正是这种高傲、自大、欺凌者思维葬送了魏莱的生命。

可悲吗?不见得,可怜吗?或许吧。

看了《少年的你》才明白李成儒没有怼错郭敬明

陈念和小北虽然路不相同,但是,人们同样可以发现一些闪光点。一个被欺凌者,一个小“混混”,但是他们都想着有一天能够努力向上,能够走出这种霉运,这很好。

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两个人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太多的代价。结局也算是好的,都经历了成长,都经历了风雨。陈念可以不再担心被欺凌,小北也可以正大光明的不再以帽头该屏蔽全世界。​

看了《少年的你》才明白李成儒没有怼错郭敬明

可是,并不是每一个被欺凌者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小北。

这才是电影之外,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应该思考的内容。成长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才是现在中我们应该做的。

不然,如果发生了类似的事情,除了叹息和愤怒,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