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月初一,一個有人情味的鬼節

今日農曆十月初一,乃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間稱為“鬼頭日”,是我國的傳統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與春天的清明節,秋天裡的中元節,並稱為三大“鬼節”。

很遺憾的是,就算過節,也不放假,整個農曆十月都沒有法定節假日。既然是鬼節,例行講個鬼故事,今年的法定節假日貌似都過完了!

农历十月初一,一个有人情味的鬼节

孟冬之月

《詩經》記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從農曆九月開始,天氣逐漸轉涼,人們要開始添置禦寒的衣裳,準備過冬了。農曆十月一日一到,冬天也就拉開了序幕。

農曆十月被人們稱為“孟冬”,《禮記·月令》說:“孟冬之月……臘先祖五祀。”古人用“孟、仲、叔、季”來表示每個季節中的月份排行,十月排在冬天第一個,故為“孟冬”

人們對於冬天的理解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豐收的秋天過去了,各種農作物經過各道工序儲存在倉庫裡,就像是《詩經》描述的那樣,“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人們安安心心地囤起糧食,過一個好冬。

农历十月初一,一个有人情味的鬼节

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天氣漸寒,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缺衣少穿,所以在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外,還會將衣服焚燒,為逝去的親人送去“寒衣”,表達我們的懷念與哀思。

直至近現代,民間仍有過此節的習俗。古往今來的“送寒衣”,雖然有著不同的時代背景和地區差異,但“合乎時令的悼亡”是送寒衣的內核。慎終追遠不忘先人,一直以來就是中國人的傳統。

寒衣節傳說

現在的“寒衣節”好像被大多數人遺忘,但其實它由來已久,關於它的傳說可不少。

朱元璋“授衣”傳說

農曆十月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穀收穫進倉之際,《禮記·月令》記載:“是月也,天子始裘”。意思是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在十月初一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群臣嘗新。南京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

农历十月初一,一个有人情味的鬼节

人們還在加衣避寒的同時,也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掛和關懷。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傳當年孟姜女嫁給了範杞良。後來杞良被抓去修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結果尋到長城腳下,卻發現丈夫已死,被埋在城牆裡。孟姜女悲憤交加,晝夜痛哭,終於哭倒了長城,露出丈夫屍骨。

就是因為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故事,人們才把農曆十月初一這天,稱作“寒衣節”。“十月初一燒寒衣”,也成了憑弔已故親人的風俗。

寒衣節詩詞

詩人也在詩詞中留下筆墨,多為表達愁苦、離別和哀思。

吊邊人

[唐]沈彬

殺聲沈後野風悲,漢月高時望不歸。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猶自寄寒衣。

秋興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對早梅寄友人二首

[唐]崔道融

憶得前年君寄詩,海邊三見早梅詞。

與君猶是海邊客,又見早梅花發時。

憶得去年有遺恨,花前未醉到無花。

清芳一夜月通白,先脫寒衣送酒家。

相和歌辭·怨詩

[唐]張汯

去年離別雁初歸,今夜裁縫螢已飛。

徵客去來音信斷,不知何處寄寒衣。

越中

[唐]杜牧

石城花暖鷓鴣飛,徵客春帆秋不歸。

猶自保郎心似石,綾梭夜夜織寒衣。

贈康叟

[唐]白居易

八十秦翁老不歸,南賓太守乞寒衣。

再三憐汝非他意,天寶遺民見漸稀。

君不來

[唐]方幹

遠路東西欲問誰,寒來無處寄寒衣。

去時初種庭前樹,樹已勝巢人未歸。

塞下曲

[唐]許渾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十二時·憶少年

[宋]朱敦儒

連雲衰草,連天晚照,連山紅葉。

西風正搖落,更前溪嗚咽。

燕去鴻歸音信絕。

問黃花、又共誰折。

徵人最愁處,送寒衣時節。

讀秦紀·七絕

[宋]劉克莊

黔首死於城者眾,杞梁身直一微塵。

不知當日徵入婦,親送寒衣有幾人。

邊頭嘆

[宋] 蘇泂

邊頭奏涼風,戰士送寒衣。

北征夏徂秋,君王虛六師。

區區彼敵人,授首詎無期。

冰霜輝戈甲,勇憶臨去時。

去去思樹功,寧復顧家為。

指揮在將軍,坐作看旌旗。

謂是白沙漠,那知青草陂。

當時均死力,顧乃用之非。

你的家鄉還會在寒衣節紀念親人嗎?有什麼風俗,留言區說給大家聽聽。

END

點擊左下方圖片即可購買

农历十月初一,一个有人情味的鬼节

古典名著普及文庫

《詩經》

導讀 註譯:吳廣平 彭安湘 何桂芬

定 價:¥22.00

從漢代開始,《詩經》就被列入儒家的經典,是儒家經典著作中唯一一部詩歌總集,由此可見《詩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聖地位。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在先秦時通稱為《詩》,到西漢才出現《詩經》之名。《詩經》最後編訂成書,大約是在公元前6世紀。《詩經》產生的地域十分遼闊,遍佈黃河中下游流域及江漢地區,包括今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及湖北北部一帶。《詩經》各篇的作者包括從貴族到平民的社會各個階層,絕大部分詩篇的作者已不可考。可見,《詩經》是眾多作者在廣大地域上進行創作並經漫長時間形成的文化積澱。

春秋末期,《詩經》成了當時貴族子弟必須學習的教科書。到了戰國時代,《詩經》已經成為儒家學派尊崇的典籍,如孟子、荀子都慣於引《詩》作為立論的依據。在秦代,《詩經》雖然遭到焚燬,但由於學者口頭傳授,仍然得以流傳保存。

《詩經》不但思想內容豐富,而且在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

點擊左下方圖片即可購買

农历十月初一,一个有人情味的鬼节

國學經典文庫

《禮記》

導讀 校注:陳戍國

定 價:¥40.00

《禮記》,又稱《小戴禮記》,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相傳系西漢戴聖所編,共四十九篇,多為孔門弟子所記,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歷史、政治制度、儒家學說的重要文獻,被儒家列為“五經”之一。

李學勤先生曾言:“整個中國學術的核心都是經學。”對《四書五經》的閱讀與理解,是瞭解我國文化必不可少的環節。本套《四書五經》校注本,凡六種十一冊,是陳戍國先生深耕數年之力作,系以阮刻本為底本, 參校眾本,廣泛吸取前人註疏、校勘成果,精校精注,為讀者提供了一種版本權威、校注精審、內容可靠、輕鬆好讀的《四書五經》讀本。

覺得今天的推送還不錯?

順手關注一個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