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去世,她散盡家財獨自到老,晚年留下遺囑:不葬在丈夫身邊

杭州的秋水山莊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仿著《紅樓夢》中的怡紅院所建。如今已是杭州的一處美景,來往的遊客絡繹不絕,這裡面還有一段才子配佳人的故事。正如秋水山莊的名字一樣,它原本的女主人正是沈秋水。

沈秋水,原名沈慧芝,因家境貧困被母親賣到上海的一處花樓流落風塵。身處煙花之地,自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在養母的一心教導下,沈秋水在音樂方面造詣極深。本來面容姣好的她,再加上這如黃鶯般的天賦,很快便名盛上海成為有名的藝伎。如此招搖的情況下,自然引來無數才子為她折腰。

丈夫去世,她散盡家財獨自到老,晚年留下遺囑:不葬在丈夫身邊

在這無數追求者中,鎮江軍閥陶駿保最為誠心,他答應幫助沈秋水贖身。煙花柳巷本就不是女子常待之地,這時候的陶駿保彷彿救世主一般救沈秋水出苦海。但感激之情始終不能與真心實意的感情相提並論,在答應陶駿保之後,沈秋水遇到了史量才。當時的史量才也是風姿綽約,相貌堂堂,很快便俘獲了沈秋水的一顆心。

但當時的社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是不可違抗,史量才在家中已經訂了妻子,而沈秋水也答應了陶駿保等到為她贖身後嫁給他。就這樣,本來的眷侶就這樣拆散了。造化弄人,陶駿保身為鎮江軍閥,衝鋒陷陣是日常的生活。1911年時傳來噩耗,陶駿保被殺了。這也意味著本來兩人的婚約就這樣解除了。

丈夫去世,她散盡家財獨自到老,晚年留下遺囑:不葬在丈夫身邊

沒了婚約的枷鎖,沈秋水可以名正言順的嫁給史量才。因史量才當時已有妻室,沈秋水只能屈居妾室。但婚後兩人過得也是甜甜蜜蜜羨煞旁人。只是舊社會的男人始終都是三妻四妾的,沒過多久,史量才又迎進門一位姨太太。

幾年的生活期間,大太太和三太太都為丈夫生兒育女,而沈秋水始終未有所出,因此心情時常抑鬱不平。史量才也感妻子的心情波動,便主張為她修建一座山莊,以她的名字命名叫做秋水山莊。雖丈夫妻妾成群,但如此情深義重實在令沈秋水感到歡喜,且不說丈夫時不時地會陪她在秋水山莊小住。

丈夫去世,她散盡家財獨自到老,晚年留下遺囑:不葬在丈夫身邊

本來日子過得也順暢,但史量才遭遇了暗殺,第二天《申報》便刊登出來。家裡的主心骨沒了,整個家彷彿散了一般。在史量才的葬禮上,沈秋水悲痛欲絕手撫琴絃為丈夫送別,。一曲終了,還將琴扔進了焚化爐。

此後,沈秋水再沒有嫁人。她將秋水山莊捐給社會以做慈善用,自己卻搬到一出偏僻的小院度過餘生。1956年,沈秋水去世,囑咐自己的後人說不要講她葬在丈夫身邊。做了一輩子的妾室是沈秋水不情願的,但她深愛自己的丈夫。

因此死後不願葬在丈夫身邊,只是因為不想再做丈夫的妾室。如今的秋水山莊也屬於杭州的一處特色,世人也皆愛這樣的愛情故事。遊客行至此地每每想到這段佳話時,眸中便浮現一抹溫暖之色。

參考文獻:

《申報與史量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