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小妾有孕只能站著吃飯,24年後兒子金榜題名,丈夫:這回坐下吧

小妾有孕只能站著吃飯,24年後兒子金榜題名,丈夫:這回坐下吧

千百年來,等級森嚴的制度深入人心,至少在清朝以前,這樣的現象一直是比較嚴重的,所謂妻是妻,妾是妾,不得存在逾越規矩的情況,身份地位的妾,就連吃飯也只能站著吃。

今天說一個民國元老譚延闓的故事,譚延闓是民國時期“政壇的不倒翁”,在民國那個紛繁動盪的大變革時期,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他都能在當時的政壇上佔據一席之地。然而他的名氣雖然很大,母親的身份卻很低,只是譚家的一個小妾。

小妾有孕只能站著吃飯,24年後兒子金榜題名,丈夫:這回坐下吧

譚延闓的母親李氏,最初只是譚家的一個丫環,後來被收入房中。在古代,丫環被收為妾的情況不鮮見,但是身份十分低微。

李氏的丈夫譚鍾麟,曾任兩廣總督,也是一個守舊派人物,他在家中講尊卑、論上下,譚鍾麟性格又嚴厲,所以李氏夫人在譚家身份卑微,即使懷有身孕時,也仍舊是家中的底層人物,處處要陪著笑臉。

1880年,譚鍾麟晚年得子,譚延闓出生了。這個兒子從小就聰慧過人,書讀得好,被光緒帝的師傅翁同龢稱為“奇才”。譚延闓這麼上進,一方面是不想辜負父親的培養,還有一方面是想提高母親在家中的地位。

生長於新舊時代交錯的譚延闓,受到新思想的洗禮,對於等級森嚴的制度十分看不慣,特別是看到母親李氏在家中任勞任怨卻不能改變身份的現狀,即使是為了母親,他也要奮發圖強,13歲中鄉試狀元,24歲中會試狀元。消息傳回譚家,譚鍾麟喜出望外,與此同時李氏母憑子貴,終於可以坐下來吃飯了。

小妾有孕只能站著吃飯,24年後兒子金榜題名,丈夫:這回坐下吧

可即使是這樣,李氏的身份依然沒有太多的改變,譚延闓對母親極為孝順,就想方設法提高母親的地位和威望。資助長沙明德學校的時候,譚延闓就自稱奉太夫人之命而為,每次寫信給明德學校的校長鬍元倓,落款都是“慈衛生”。譚延闓督湘,也是號稱“奉母命出而維持秩序”,“以免地方糜爛”。

譚延闓36歲那一年,母親去世了,他在回家奔喪的時候看到讓人氣憤的一幕,原來譚家的祖上有規定,後天富貴,不如名分純正,既然是小老婆,譚延闓母親的靈柩當然只能從祠堂的小門抬出去。功名在身,湖南督軍,換不來母親一個正門的待遇,譚延闓一氣之下,趴在棺材上大叫:“我譚延闓已經死了,趕緊抬我出去”。族人無奈,只好順從他的意思,將李氏的靈柩從正門抬出。

小妾有孕只能站著吃飯,24年後兒子金榜題名,丈夫:這回坐下吧

有感於母親的遭遇,譚延闓從未納妾,只守著髮妻一人,即使不能攪動大時代的洪流,最起碼能約束自己。李氏在留給譚延闓的遺訓中還說:“其誨不孝等必以古人為期,且曰:‘讀書所以學為人也,徒獵取富貴何益?吾望汝曹為好人,不望汝曹得好官也’。

讀書就是為了學做有用的人,為社會發展作貢獻,如果僅僅只是獵取富貴有什麼益處?希望你們做一個有用的人,專注於實際工作的人,而不是希望你們獲得一個名義上的官職。從譚延闓後來的人生軌跡中,我們能真切地看到,他真的都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