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退休了,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京城或就任地岂不更好?

MinRinDa-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什么要回老家?

古代等级森严,一旦踏入官场,身份地位都不可同日而语,不仅在任时有各种福利保障,离任之后,也有一系列的优厚待遇,皇帝的直接赏赐、地方官员的礼遇,都足以保障他们的退休生活悠然自得。

不过,那些京官退休后,为什么大多要回原籍老家呢?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皇帝不允许

中国古代是有退休制度的,礼记中提到"大夫七十而致事",唐朝更有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可见,大臣到了一定年龄,便可以年龄大、精力不够为由,向皇帝提出退休的请求。

主动提的,叫作"乞骸骨",意思就是让我的尸体能拉回老家安葬,既然是要葬在老家,当然最好在活着的时候,就能常回家看看。

年龄大了退休的,叫作"致仕",也就是把官职交还给皇帝的意思。不过,大多数致仕的官员,都或多或少因为某些原因,开罪了皇帝,这才被允许退休,否则,像元代的郭守敬,一直干到八十多岁,最后死在任上,也是有可能的。

而更多的人,都熬不到那个年纪,五六十岁就死掉的官员,多不胜数,既然还没到退休年龄就过世了,也就谈不上考虑在哪里养老的问题。

而我们再来看看退休的常态,除了那些存在感低、到年龄正常退的,剩下的大多都是惹了事,皇帝不想再见这群老白菜梆子,便用年龄当借口,让人麻溜儿回老家去。

像明代的严嵩、徐阶等人,都是活了一大把年纪,到老时在政治斗争中被人拉下马,他们的政敌要是不将之赶回老家,留他们成天在京城活动,一个弄不好,皇帝重新想起他们来,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必须赶得远远的,免得多生事端。

不过,如果皇帝格外喜欢某位老臣,也是可以突破制度,将人留在京城的,像西晋时的太保王祥,在退休之后仍留在京城,皇帝还赐给宅邸,解决他没有在京城买房的问题。而且,在新房落成之前,特别允许他留在原本的府衙里,直到私宅建成、装修完毕为止。

王祥留京到去世期间,皇帝还不时向他咨询朝政,十分信任这位老人。

因此,古代大臣是否退休、何时退休、退休后的去处,其实都是皇帝决定的,只要皇帝想留,年龄不是问题、地域不是阻隔,没有条件,制造条件也要让你在京城快乐落户。

这便是封建王朝的君臣之道,臣子荣辱,全都系于君王一念之间。

二、客观条件不允许

撇开那些特例不谈,再来说说普通的朝廷官员,他们退休之后,为何不留在京城?

落户不是最大的问题,更让人纠结的,大概是首都的房价,这点,古与今同,辗转几千年,京城的天价房状态并没有什么区别。

京官大多是买不起房的,即使买得起,也要装作买不起,原因无他,因为按照俸禄来说,你确实就买不起。

买不起房,京官们就不活了?当然不是,买不起,还可以租嘛,现在觉得官老爷们住房很离奇,但在古代,真的是常态。

晚清名臣曾国藩,也是买不起房一族,京官期间,他把六部侍郎几乎当了个遍,但即使如此,他也入不敷出,离京时还欠了一千多两银子的外债,当地方官有钱了,才还清欠款。

这样的穷京官,还想退休留京城?那真得在梦里实现买房大愿了。

京官们与其在京城买房,还不如回老家广置田地,价值更高,而且可操作空间也更大,即使有强取豪夺,也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

像还算清廉的曾国藩,他弟弟在老家为他修的富厚堂,占地四万多亩,堪称富贵,这要是放在京师,不被弹劾才怪。

所以,京官们退休后不愿意留在京城,完全是为了更好的晚年生活考虑,吃家乡口味、听家乡口音,才是美丽人生。

三、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

除了政治、经济原因,京官们回老家过晚年生活,还有传统观念从中起作用。

中国人都讲究落叶归根,无论在外闯出再大名头、当多大官、做多大生意,如果不能回到乡里扬名,那就如同锦衣夜行,使得人生大大失去趣味。

一般而言,那些回乡的京官,都会受到地方官员的礼遇,地方上一些重大事件,还经常邀请他们参与,在当地是颇有名望的耆老。

而且,致仕回乡的官员,很多都会致力于家族人才培养、子孙后代的教育问题,他们将做为活着的"祖宗",庇护后人。




元二使安西


古代官员退休,表面上看理由很多,比如告老还乡,衣锦还乡,乡愁等等,其实,都扯淡。真正的原因,只有三个:

第一,京城是人家皇族,以及围绕皇族服务的内亲外戚们居住的地方。你为官时,为了服务皇族方便,或赐或买一家宅子,当官做事。你辞官了,再占着,不合适。因为,人满为患。这就相当于现在,领导退休了,办公室,也就没了。

第二,退休下来的官员,实际上,还是拥有很大影响力的,人活着,不知不觉,就想使用这种影响力。一旦使用,皇帝就会顾忌,因此,还是离开吧,免得不知道怎么死的。

第三,回老家去,自己的势力根深蒂固,不想怎么作为了,起码,能够安享晚年,同时培养后人。说不定,家里再出一个大官,就能再繁荣几代。

出于这三点的考虑,古时候官员退休了,肯定要回老家。而且,客观的讲,古时候官员,生于京城长于京城的,不多。因为,京城是皇族和皇亲国戚们住的地方。


董江波


清廷三朝老臣张廷玉在给乾隆帝的最后一篇奏疏以日薄西山的颓唐笔调这样写道:“愿祈骸骨,告老还乡!”

结果,乾隆非但不能全一个三朝老臣的拳拳之情,反而勃然大怒称其为一老而无用的老匹夫。无君无徒,自私之至。

显然,像张廷玉这样一个三朝元老,汉臣首魁,门生故吏满天下的人来说。乾隆把他放到哪都总归有点不放心的。把他拴在京城,又担心他灯下黑。把他赶出京城,又担心他天高皇帝远不好控制。


(张廷玉)

彼时,乾隆最希望得到的消息是,张廷玉是因病告老还乡,而不是年老昏聩告老还乡。

年老昏聩这种托辞,有点演技都能忽悠过去。但病这种东西,像张廷玉这等级别,乾隆不可能不派太医去看的。一番望闻问切下来,什么病,能不能治,还能活多久都一目了然。

古代官员退休了为什么都选择告老还乡,张廷玉就是一个特别具有象征性的例子,也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远离京城政治漩涡。

几乎所有退休后的官员第一时间想的都是如何全身而退地告老还乡。

京城这个政治漩涡不是一般大,随便几个诱因便能把你卷进去弄得一身黄泥身败名裂。

一、能在京城任职的官都不会小,退休后不离京,皇帝会以为你有所图。帝王狐疑心起,非死即伤。

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倘若以前自己的门生部下让你出面去斡旋计划某些事情。去则乱政,不去则不义。就是知情不报也是死罪。留在京城,株连率高。左右不是好人。

三、所谓人走茶凉,既然离职了,就应该干干脆脆拍拍屁股走人,别让后面的人做事左右为难。

综合以上,政治因素才是古代官员告老还乡的主要原因。

比如第二点,武则天就屡次在狄仁杰办完差事后把他实权搂了,给个虚衔,更主动给他选个修养之所,就是不能留在神都。

(狄仁杰)

为什么呢?

武则天很清楚,狄仁杰门生故吏太多了,留在京城,那就是给那些想恢复李唐神器的人机会。狄仁杰能力通天,所幸志虑忠纯。

与其让陷入两难,倒不如顺水人情,让他远离朝堂不问政事养老去。

当然,除政治外,也有人情所在。

落叶归根,衣锦还乡。素来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最圆满的人生理想。

直白了一句话就是:老子牛掰了,得回老家嘚瑟一番!

虚荣心,这是每一个古代士大夫都无法避免的。

再深沉一点的就是埋在我华夏瘠土里的乡土情节了。不管是谁,一辈子到老只要不在故乡,便是漂泊,最思念的也是故乡。这种民族血脉里的品质,不好解释。

只有回了老家,一辈子的浮沉才算安定。


告老还乡,落叶归根。生于斯,止于斯,与祖祖辈辈同居一方瘠土,这是中国人的传承。


不书


古代官员致仕(退休)后,大都会选择回老家,即便应皇帝要求留京,但是过段时间也总会不断找出些理由,要求回老家。

当年张廷玉便是如此,为了回家几经周折,甚至差点身败名裂都要回家。

乾隆13年(1748年)正月,张廷玉发现苗头不对,以病老为由,要求退休。结果乾隆专门下了道圣旨说:“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 (意思是,你是两朝元老,深受重恩,先帝还曾经有遗旨,让你配享太庙,你将来是在太庙享受香火的,怎么能回老家等死呢?)。意思就是不准走,即便你不上班了,最好也别离开京城。

结果这事后来就搞复杂了,张廷玉就不断请旨要求回老家桐城。乾隆就不高兴了,就一直也不批,最后到了乾隆14年(1749年),终于批了,同意张廷玉回老家了。结果张廷玉犯糊涂了,心想这小子放我回家,不是想赖账,不给我配享太庙吧?于是要求乾隆写个保证书给自己。

让乾隆写保证书,张廷玉也是能想得出来。后来乾隆或许也想通了,算了,跟个老头计较什么呢?于是写了首诗,也就相当于保证书吧。结果第二天又出幺蛾子了,张廷玉本人没有来谢恩,而是让自己的儿子来代替自己谢恩。乾隆彻底怒了,你让我堂堂一个皇帝给你写保证书,结果竟然不亲自来谢恩,拿自己儿子来忽悠我。便让军机大臣傅恒、汪由敦传写谕旨,但是这个谕旨还未下达,结果次日天没亮,张廷玉自己亲自跑过来谢罪了。乾隆这下坐不住了,我还没有发谕旨,你怎么就跑来了呢?谁给你通风报信的?查,必须严查。这事就彻底搞大了。结果汪由敦被批,张廷玉的伯爵爵位给削了。

到了乾隆15年(1750年)皇长子永璜刚去世不久,张廷玉再次请求归乡,这就没得玩了。张廷玉真的到老了一点都不像年轻时候聪明机警了,做事情“太会挑时候”了,结果这次乾隆真的就同意他回老家桐城去了,但是了罢配享太庙的资格。后来就是各种折磨张廷玉,把康熙和雍正赏赐的东西也全都要回去了。张廷玉就这样一直在老家活到乾隆20年(1755年)3月20日,84岁的张廷玉最终死在了家里。但最终乾隆还是遵雍正的遗诏,命其配享太庙了。

以张廷玉为例,之所以他一心要回桐城老家,在于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传统“衣锦还乡”、“落叶归根”的文化情结,使得每个游子都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古代仕子从小苦读圣贤书,一心求功名。真可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古代交通不便,很多官员在外为官多年,很少返乡,在家的时间基本很少,除了父母死后,守孝三年,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机会回家的。有的人用一生的离家与拼搏其实就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衣锦还乡”。做了那么多年的官,辛苦了一辈子,积累了“巨额财富”就应该在家乡置办田产,优享清福,含饴弄孙了。

而且传统“落叶归根”的文化情结使得很多官员考虑身后都要进祖坟、入宗祠的。道路路坎坷,通常由北往南,一走就是大半年时间,如果官员不趁着自己还能走得动的情况下,就回老家,那么一单年岁日老,就很难再回家乡了,而如果一旦身死他乡,就可能成为孤魂野鬼了,这在古人的眼里是不能承受之重啊。 张家是桐城郡望,人生七十古来稀,张廷玉已经70多了,因此必须在走得动的时候回乡,回的早还能多享受两年清福,回得晚就什么都没了。

其次,京城是政治旋涡,容易再次卷入是非,导致“身败名裂”、“客死他乡”。

多年朝堂尔虞我诈,最大的胜利叫“全身而退”,最大的失败叫“身败名裂”、“客死他乡”。有些人离了职,就是人走茶凉,很多手下都会投奔新的主子。为了让别人好办事,也为自己心里不膈应,离开是两全其美之举。但是在古代人情社会,所谓门生故吏遍布,声望仍在。

即便如张廷玉这类人没有留恋之心,接班的人则会认为张廷玉是退而不离,自己的做事容易掣肘,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而有些门生故旧自己仍然还未有作为,仍然需要榨干张廷玉这类人的剩余价值,打着张廷玉这类人的旗号,做着满足自己私利的事情,所谓锅你背,肉我吃。

而张廷玉的真实遭遇其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他一早远离了京城,至少不会再闹出个“军机处泄密”的大案来。军机大臣汪由敦是张廷玉的门生,乾隆甚至认为汪由敦就是张廷玉不死心朝政,专门埋下的一颗棋子呢。不然专门会出现谕旨还未出宫门,你就知道了的情况呢?要不是张廷玉是两朝重臣,换了别人这就是杀头的罪了。所以此间凶险,只要一个不注意,轻则受牵连牢狱之灾,重则人头落地。



炒米视角


在现代社会,一般政府官员的退休年龄在55岁左右,但是在古代,并没有对退休的年龄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朝廷的官员一般会根据身体情况,向朝廷申请退休,或者是因为得罪了权贵,被迫退休。


在现代,政府官员在退休之后大多都会留在他工作的地区继续生活,因为在当地工作了多年,自己的交际圈或者是生活习惯都与当地产生了紧密的联系,由于习惯已经改变,所以他们很少会返回自己的家乡养老。

但是在古代,朝廷官员在退休以后大多都会回到自己的故乡,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现代,官员退休之后基本就没事干了,可以在家喝茶看电视或是出去旅游。但是古代的官员即使已经退休了,在回到家乡后,还需要继续为朝廷效力。


在古代的政府架构中,知县已经是最小的官了,不像现在还有村长乡长,当时土地还算辽阔,人口密度也没有现在这么高,要靠一个县长管理这么大的县,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所以县下面的乡村,就需要靠乡村贤达来帮管理,如果村上有退休的官员,那么他就要担起乡村贤达的职责。其实这个时候不需要他们亲力亲为去处理任何事务,只需要利用他们的威望,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做决定,因为他说的话比较有影响力,所以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封建社会中,想要做官必须从地方经过层层选拔,所以朝廷里的官员大多都是外地人。除此之外,能有机会在朝廷为官的人年龄必定也不小了,在去朝廷当官之前可能在老家早已结婚生子,由于当时的交通并不发达,举家搬迁的难度比较大。


妻儿家人都在老家,在退休后他们自然会想回去。 古代的人有着非常封建传统的思想,例如“落叶归根”,他们认为人在哪里出生,死后就要葬在哪里。

当古代官员退休的时候,意味着他的年岁已高,身体也不好了,已经算是半只脚踏入黄土里,因此他必定会考虑死葬的问题。

除了“落叶归根”的思想,他们的家庭观念也很重,家族中会有族谱和祠堂,名字一定要写在族谱中,灵牌也必须要放在家族的祠堂里。这些传统观念都驱使他在退休后一定要回到家乡。如果死后再运回家乡,这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事情,由于交通不发达,长途运输尸体不是一件易事。


在当代,赚了钱可以随便买,所以城市中的固定资产主要体现在房子上,因为现在的房子是能够自由买卖的。但是在当时,市场并不像现在这样自由。古代的官员,有钱后只能在家乡买土地。所以钱都投资在了家乡,想要好好享受的话就不得不回去了。

所以由于各种原因,促使了古代的这些官员在退休以后都选择回到他们的家乡安享晚年。其实现在不少人也是这样,在城市打拼后,也会选择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生活,这也是人之常情。


夏目历史君


先说明一点,古代官员和现代不一样。古代官员一般没有退休年龄限制。做到身体支撑不住,干不了活了,跟皇帝通报一声,皇帝同意了,你就可以退休了



古代官员一旦退休,除了那些超品的王公贵胄,其他官位都会散失权利,正所谓人走茶凉,很多手下都会投奔新的主子,甚至为避嫌,不敢明面相见。为了让继任官员好办差,也让原来的下属好做事,避免相见尴尬,很多官员都会很自觉地离开就任地,这样大家一拍两散,皆大欢喜。

其次京城也是政治漩涡,容易卷入是非。多年朝堂的尔虞我诈,也有一些死对头,早日离开是非之地的好,避免落的身败名裂,客死他乡。年轻的时候外出闯荡,年老了也要落叶归根。去世以后也要埋葬在祖坟里,如果是在外地,加上古代交通不发达,怎么把遗体运会家乡呢?这显然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再说了,在古人的观念里,一个人去世后,他的遗体是不能随便动的。如果住在外地,去世后才被运回故乡,显然是不合适的。

古代为官实属不易,要经得起繁华,又要忍得住寂寞,一生宦海沉浮,回首已是百年身,恐怕只有踏上了久违的故土,才能找回内心真正的安宁!


小生聊历史


古代官员退休叫做致仕,一般情况下是七十岁以后,或者是老病昏聩无法处理政务时才会向皇帝提出。皇帝批准后,这些退休的大臣大部分都会返回故乡,然后在老家终老余生。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后都会返回老家,难道留在京城或者就任地生活不好吗?实际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经济利益、自身安全问题、以及中国人传统观念。

经济利益原因

首先说一下,任何人都懂得趋利避害,都希望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非常显著。而我们现代人之所以喜欢定居繁华都市,是因为这里有更好的就业、医疗、教育资源,能够让自己的生活质量获得很大的提升。

同理,古人也不例外,他们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质量能够更好。而古代城市和乡村的教育、医疗资源相差无几,因此提升生活质量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升收入。



众所周知,古代为农业社会,谁掌握了土地资源谁的收入就高。但京城附近的土地大部分都是皇帝或者皇亲国戚的,比如明朝正德年间,皇帝的皇庄拥有土地37500顷,古代一顷地等于50亩,这也就是说皇帝拥有187.5万亩土地。

清朝时,皇庄规模更大,在北京和盛京两地有896处皇庄,占地337万亩。

既然皇族占据了京城周围的土地,这些官员根本无法从他们手中购买,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自己的家乡购田置产。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汉朝凿壁偷光的匡衡飞黄腾达后占据了家乡31万亩的良田,并且还非法侵占了4万多亩。清朝时期李鸿章的房产和田产都在老家安徽附近,据统计,李鸿章及其兄弟在安徽的田产竟然达到了60多万亩。



有人问,既然京官无法留在京城,那么外放的官员,是否可以在就任地购买大量产业呢?这个也不行。

原因在于每一个地区都有地主豪强,比如清朝时期山西乔家大院的乔氏家族、山东牟氏庄园的牟氏家族。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非同一般,一个普通的退休官员根本无法抗衡当地豪强,所以没有任何人愿意留在就任地。



自身安全问题

京城是政治斗争的漩涡,退休官员也希望告老还乡远离危险。

以唐朝李靖为例,他为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却遭到了小人的妒忌,被诬告谋反。虽然李世民查清了此事,但这也让李靖害怕到了极点。这件事之后李靖选择了告老还乡,从此“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最终这一方法也让李靖获得了善终。

再有例子就是明朝的刘伯温和李善长,两人都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但两人分属不同派系,一个属于淮西集团,一个属于浙东集团,因此斗争不断。



朱元璋大封功臣后,刘伯温和浙东集团率先发动攻击,依法杀了李善长的亲信,结果两派因此结仇。后来淮西集团发动全体成员弹劾刘伯温,最终刘伯温为了躲避政治斗争选择了告老还乡。

后来李善长失宠,也同样采取了刘伯温的方法告老还乡。但李善长却退而不休,在淮西集团中仍有巨大影响力,最终被朱元璋打入胡党,判处了死刑。

从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来看,古代中央官员告老还乡确实是一种向皇帝展示退出权力斗争的方法,目的就是明哲保身。



中国人传统观念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中国人有很深的故乡情节,即便是强如霸王项羽也说过;“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落叶归根,回到家乡。

再者,家族祠堂、祖坟都在老家,所以致仕后返回老家是必须的。在传统观念中,即便是外出任官时不幸死在了外地,也要运回家乡入祖坟。


我是越关


铁打的乌纱流水的官!如果有一天想成为铁打的官,那就离死不远了!

1,古代人如何做官?

古代人做官,和今天的人做官是不一样的。今天的公务员,不管中国外国,小到基层办事员,大到高层领导人,都会在就任地有房子有家眷。当然经常改任的官员会住在自己临时官邸(公租房性质,职位变动需要让出),即使没有临时官邸,也会在招待所有专门的房间。

古代人做官,比如做县官、知府之类的地方官,往往要住在官衙后面的房间,以便做到随时可以上班办公。在参观山西省霍州署时,居然安排了官员儿女的房间,基本符合社会情况。因为古人做官,常常都是“千里做官只为财”常常需要带着家眷们上任,如果要做清官,往往就必须做“裸官”。

号称“岭南三大清官”之一的清代官员陈瑸,就是一个典型的裸官。在外面做官20余载,只有一两个仆从,经常以瓜果蔬菜为食,没有肉吃。康熙皇帝问他,薪水够不够花,他说足够了,因为不需要养家。

反过来说,带着一大家子除外做官的话,往往就必须贪污一些了。明朝有个官员,带着妻妾、儿女、丫鬟、厨子、管家、老妈子大大小小上百口人去赴任,一路上交通费就花了10万两白银,相当于水浒传里面的生辰纲了!这样的支出,最终都要靠盘剥百姓来拿回

古人做官,往往不会是20多岁上任,然后一级一级网上升,往往是考上进士就开始做官,从知县、翰林庶吉士等官职做起。所以,古人做官绝对不会想休假!

清末名臣胡林翼总督湖广时,有个50岁考上进士的人来赴任知县,直言不讳地说,他要捞钱3000两。胡林翼问他,你贪污腐败还敢这么理直气壮?知县说,考了半辈子学,终于考上进士能当官了,该回报当初资助我读书的祠堂、亲戚,赡养年老的妻子了。胡林翼动容,让他去了。这个官员把这个县治理的很好,没有上访案件,也没有拖欠钱粮,也没有冤假错案。一年后来辞职,说拿到了3300两,多余的300两银子和官印留下,一个人回家了。

按照光绪年间的《湘潭县志》显示,“不贪不滥,一年三万”。同时民间也有流传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综合正俸、养廉与陋规,清代官员的收入还是很高的。


2,官员退休为何必须回家?

古代官员退休,叫做致仕。致仕,没有年龄要求,也没有职务要求,要么是自己主动辞职,要么是上级勒令辞职。

如果做官做到知县知府之类的官,那是不愿意致仕的,因为只要活着就有机会赚钱啊。一年好几万的银子赚着,家里的亲朋好友都能跟着分一杯羹。如果致仕,这损失就大了。

有没有钱挣够了想要辞职的?恐怕也有。尤其是伴君如伴虎,害怕皇帝那一天要他的脑袋,主动致仕回家。这种可能性也有,但微乎其微。

更多的情形是,被政敌陷害,失去权势,黯然回乡。比较有名的是明朝首辅高拱,在李太后面前说错了话,被冯保制造冤案要他命,张居正把他保了下来,得以回乡安歇。万历七年才死。

所以,古代官员致仕,根本没有衣锦还乡的荣光,只是为了保命而已!

如果衣锦还乡,很有可能遭遇政敌的猜忌,一封奏折下来,可能就会要了命!

张居正回乡守制,场面过于豪华,遭到猜忌和打压,两年就丢了官,还被抄了家,儿子都给活活饿死。

3,致仕后呆在就任地有哪些麻烦?

如果是地方官,退休后还呆在就任地,容易被人打死。

古代官员的重要职能是打压豪强,实现锄强扶弱。2000年的封建帝制时代,土地兼并是一个王朝的死穴,打压土地兼并就成了官僚们的主要职能之一。所以,地方官很容易得罪地主豪强,如果留在当地,很有可能被地主豪强派杀手杀死报复。

如果是个清官因打压豪强而死,如果是个贪官,则是有可能被迫害过的老百姓打死。永远不要小看穷苦老百姓的力量。杀官等于造反,可你不是官,杀你就不算造反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谁怕谁啊!

如果是京官,官太小养活不了自己,官太大容易触怒皇帝而死。

古代的京官,薪水很低,主要靠着地方官来京孝敬的陋规来维持,如果有机会出差到外地,那就能大捞特捞一笔。

可是,退休后,没有薪水、没有养廉银、没有陋规,连养老金都没有,靠什么生活?

”长安米贵,白居大不易“!靠给人写墓志铭、写对联、写题词,挣一点打赏银子,连房租都付不起!

还是回家好!

官做的太大,容易受到门生故旧的牵连,受到皇帝猜忌,那时候就晚节不保了。

回家去,多年积攒的银子早已足够修建起豪华的乡间别墅、特色农家乐,过几年世外桃源、含饴弄孙的好日子,多好啊!

在回到老家农村,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别的不说,生活成本降低很多。左宗棠的柳庄,是用自己给两江总督陶澍当家教挣的900两银子建起来的,真叫便宜啊!

在京城,光迎来送往的人情钱,也花不起啊!


历史知事


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都会看到这样一个情节,一些臣子年事已高,向皇帝请奏告老还乡,也被称为“致仕”。

所谓告老还乡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官员退休制度,古代虽然没有现在这样明确的退休年龄限制,但是“大夫七十而致事”也基本是退休的标准,不过在古代这个年龄基本来说就是干到死为止。

从古至今地方经济发展总会有一定差别,在封建王朝京城一般都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那么官员退休后为什么不愿留在京城享受繁华,反而要跋涉千里回到家乡呢?这其中有几个原因不得不说。

其一、落叶归根

当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落叶归根的想法,在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就对辞官归乡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另外绝大多数官员在家乡都有祖坟,死后要入祖坟安葬,这也是告老还乡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避世求安

京城是政治漩涡,官员一旦去职,等于在政治漩涡中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即便是退休也很容易卷入政治斗争中,告老还乡有两层意思,一是告诉皇帝,我从此远离政治,你不必再担心我了,另一方面也是告诉同僚和门生就部,你们可以继续攀附新贵,不用当着我不好意思,我这已经主动避嫌了。

其三、回家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古人为官后一般都会翻新家中老宅,以示光宗耀祖,不仅是祖宅,官员一般都会在家乡购置大量田产,告老还乡后可以在老家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更关键的是高官回到乡里基本上可以只手遮天,再加上家乡世族大家的庇佑,心中顿觉踏实。

其四、官员告老还乡也可以利用自己几十年的为官经验对地方的建设提供一些帮助,当然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一生宦海沉浮只有回到家乡才能找回一丝安宁,如果能走到告老还乡这一步则说明一生还是比较成功圆满的。


一点点历史


从古至今,在大多数国人的心目中,都有两个挥之不掉的文化情结:衣锦还乡和落叶归根。

首先,关于衣锦还乡,项羽曾有过一句名言,叫做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事实上,不仅仅是古代,就是咱们现在,很多人在发达后,都还会特意到老家修建豪华别墅,让乡里乡亲知道自己已经今非昔比,更何况是古代的达官贵人。

当然,对于古代的官员来说,他们选择回老家,也并非简简单单想炫耀自己的成就,这里面还有着更多的经济利益在里面。



大家知道,古代是一个农耕社会,而农耕社会和我们现如今的商业社会有很大的不同。 在一个商业社会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最主要的财产,就是他在城市里所拥有的房子。但在农耕社会中,最主要的财产就是购买的土地数量。

当然,这些土地在城市里是买不到的,因为城市里没有土地,所以很多时候,这些官员都会选择在自己的家乡置办土地。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他们置办这么多土地,并不是用来自己耕种,而是租给那些穷人们耕种,他们则收取相应的地租。但问题是,古代不像现在这样转账方便,这些官员要收取地租,一般情况下只能面对面收取。

在这种背景下,这些官员在退休后,自然会倾向于选择回到自己置办土地的地方居住,因为自己的家产,肯定要自己守才更放心。



其次,关于落叶归根,很多国人都认为,不管混得有多好或多坏,如果死后不能葬在自己的家乡,就会变成“孤魂野鬼”。并且,古代的宗族观念非常强烈,一般那些能够做官的人,其宗族势力都会非常庞大,这自然就会涉及到进祖坟和入宗祠的事情。

大家知道,古代交通不发达,道路坎坷崎岖,通常由北往南,一走就是大半年时间,如果官员不趁着自己还能走得动的情况下回老家,那么一旦有什么突发情况,恐怕就很难再回到家乡,这样很有可能进不了祖坟,有时候甚至连宗祠都进不去,这对于那些熟读孔孟书的官员而言,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也正因为此,这些官员在退休后,都会选择在第一时间回到自己老家,从而确保将来自己能够进祖坟和入宗祠。当然,对于这些官员来说,他们选择回到老家,除了这些利益关系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割舍不下的亲情。

虽然,很多官员在京城或者外地当官时,会把自己的父母和妻儿接来一起住,但问题是,他们家族中的绝大多数亲戚,都还是在老家居住,甚至很多官员的父母妻儿,都一直在老家居住,所以等到他们自己退休后,基于人的本性,也会选择回到自己的老家养老送终。

最后,官员们在退休后选择离开京城,也是为避免卷入是非之中,毕竟京城是个巨大的政治旋涡,各方势力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如果继续留在京城,一个不小心,恐怕就会被卷入到这其中,最后搞不好就是飞来横祸。所以在能够全身而退的时候,官员们自然会倾向于选择赶紧溜之大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