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高速機動能躲彈道導彈麼?只有不到十秒反應時間,根本來不及

強大的機動性能是很多裝備的主要屬性之一,它對於水面作戰艦艇也至關重要。火炮時代,戰艦可以通過不停地左右扭動,而躲避轟炸機、魚雷機和艦炮的攻擊。進入導彈時代之後,機動性能也一再被軍方和研發機構所強調。美軍的核動力航母,有著高超的機動性能,那麼它能躲掉最致命的武器反艦彈道導彈麼?

航母高速機動能躲彈道導彈麼?只有不到十秒反應時間,根本來不及

雖然是十萬噸級的巨獸,但是核動力航母能夠在極高的速度下進行轉向。比如,“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航母在進行海試的時候,都進行過這樣的超高速轉向。理論上,發現彈道導彈之後,航母實施機動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卻有著極大的難度。

首先航母不同於驅逐艦或護衛艦一類的艦艇,其主要作戰武器是艦載戰鬥機。尤其是在高強度作業條件下,核動力航母上的飛行甲板擁有數十架艦載機。此外,還有上百號各個部門的勤務人員在不停地忙碌著。它是一個微縮的陸地機場,即便是不考慮對方的攻擊,甲板上的每一個失誤都意味著危險。

航母高速機動能躲彈道導彈麼?只有不到十秒反應時間,根本來不及

儘管搭載的艦載機有多種型號,然而主要可以分為繫留或非繫留狀態。當航母突然進行高速轉向的時候,由於甲板大角度傾斜,那些沒有處於繫留狀態的戰機,一不小心就會被甩下海。而處於繫留狀態下的戰機,採用見縫插針的停放模式,突然轉向也會造成它們亂作一團。

甲板上的工作人員,雖然經過反覆的訓練,但在突然轉向條件下,也很難抓住繫留孔或其他裝置,無法逃脫掉海的命運。更何況,處於作戰狀態下的航母還有大量的彈藥。因倉促轉向造成的撞擊,會引發連鎖反應。如果彈藥被引爆,那麼同樣會給航母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航母高速機動能躲彈道導彈麼?只有不到十秒反應時間,根本來不及

再則,這種高速轉向的現實意義也微乎其微。眾所周知,現在的反艦彈道導彈末端速度可以達到10馬赫,這個速度相當於3402米/秒。俯衝三千多米的距離,就是一眨眼的事情。也就是說,彈道導彈從雲層鑽下來並命中航母只需要不到10秒的時間。航母的機動性能再強,在這樣快速的攻擊之前實施轉向躲避也是不可能的。

那麼核動力航母究竟應該怎樣對付反艦彈道導彈呢?其實最重要的是依靠主被動的防禦手段。依靠佈置在對方家門口的探測系統,航母在兩千公里以外就能及早地獲得彈道導彈發射的信息。而天空中的衛星,也會為核動力航母提供探測彈道導彈的幫助。

航母高速機動能躲彈道導彈麼?只有不到十秒反應時間,根本來不及

除此之外,戰區和艦載機聯隊級別的早期預警機,以及航母打擊群各平臺配備的幾百個傳感器會目不轉睛地盯著天空,提供更加清晰的通用作戰圖。而且在對方攻擊的扇面上,還會有前沿的陸基隱身戰鬥機,隨時準備截擊對方的空中發射平臺。更有甚者,這些戰機還會對彈道導彈的發射平臺實時先發制人的打擊。

當遠程戰機截擊失效之後,美國航母打擊群配備的“宙斯盾”戰艦還會對來襲的反艦彈道導彈實施攔截,主要使用的導彈是“標準”-3型攔截彈。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導彈在攔截不具備橫向機動能力的反艦彈道導彈方面,成功率正在逐步攀升。多層次的探測與防禦,才是保住十萬噸級航母的關鍵手段。

航母高速機動能躲彈道導彈麼?只有不到十秒反應時間,根本來不及

那麼,核動力航母機動性強、速度快的優勢在哪裡呢?它們主要用於實施預防性的機動。當反艦彈道導彈還在上千公里之外時,航母就會加速進行長跑,極力地避免自己被鎖定。博伊德循環理論,對於航母抵禦彈道導彈防禦的攻擊,也是非常有用的。

航母高速機動能躲彈道導彈麼?只有不到十秒反應時間,根本來不及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