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之戰01:德軍席捲整個克里米亞半島

作者:張思達 (Jameskelly)

最初的巴巴羅薩(Barbarossa)計劃,在1941年,甚至沒有解決塞瓦斯托波爾或克里米亞,因為希特勒認為,一旦主要的蘇聯軍隊,在第聶伯河以西被殲滅,克里米亞等周邊地區就會落入隨後的掃蕩行動中。預計塞瓦斯托波爾和蘇聯黑海艦隊,不會對烏克蘭的德國地面行動,產生任何影響。然而,1941年7月13日,來自黑海艦隊空軍的6架DB-3海軍轟炸機,襲擊了普洛斯蒂(Ploesti,羅馬尼亞的油田,德軍的石油主要來源地)外的煉油廠,並將9,000噸石油著火,並使一家煉油廠燃燒了三天。五天後,另一次襲擊,摧毀了2000多噸石油。雖然這些攻擊很小,但是被摧毀的燃料量,足以給德軍五個裝甲師提供燃料,因此希特勒,對此充滿了警覺。雖然他將塞瓦斯托波爾,描述為“不沉的航空母艦”被誇大了,但對石油供應的小規模空襲,確實表明了一個需要解決的潛在脆弱性。希特勒,為了保護羅馬尼亞油田,決定對克里米亞的塞港動手。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之戰01:德軍席捲整個克里米亞半島

為了應對這些蘇聯空襲,1941年7月23日發佈了元首指令33的附錄,其中規定“將克里米亞和俄羅斯的頓河地區,劃為現在的'優先任務'。

1941年8月12日,南方集團軍領受了指定任務:“佔領作為敵方空軍基地的克里米亞,解除對羅馬尼亞油田造成特別大的威脅”,以及克里米亞將被德軍利用,作為穿越刻赤海峽,進入高加索的跳板。希特勒,在1941年8月21日,命令:“冬季來臨前,最重要的任務,是佔領克里米亞和頓河的工業和煤炭地區” ,“奪取克里米亞半島,對保護羅馬尼亞的石油供應,具有極大的重要性”。因此,德國征服克里米亞的理由,最初是基於保護自己的石油供應,和促進德國地面力量,向高加索地區的蘇聯石油來源,予以進攻的需要。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之戰01:德軍席捲整個克里米亞半島

馮·曼施泰因,於1941年9月17日,接管了第十一軍。 德軍總參謀部,委派第十一軍,進行兩項不同的任務:追擊向東撤退到羅斯托夫的蘇聯軍隊,以及征服克里米亞半島。馮·曼施泰因,意識到,自己沒有足夠的力量,同時完成這兩項任務,因此他優先考慮克里米亞。在接到命令一週後,馮·曼施泰因,命令漢森將軍的LIV軍團(第45和第73步兵師),對蘇聯在Perekop地峽的位置,進行猛烈攻擊,後者守衛著克里米亞的入口。經過六天的激烈戰鬥和2,641人的傷亡,LIV軍團,終於突破了蘇聯紅軍的防禦。但與此同時,蘇聯南方部隊,發動了對第十一軍在梅利托波爾周圍的薄弱環節的反攻。馮·曼施泰因,被迫停止對克里米亞的進攻,並投入戰略預備隊,來擊敗蘇聯的反攻,導致兩支蘇聯軍隊(Perekop,Melitopol)遭到沉重打擊。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之戰01:德軍席捲整個克里米亞半島

到了1941年10月,德軍總參謀部,意識到第十一軍無法完成兩項任務,就命令馮·克萊斯特的第一裝甲師,執行向東攻擊的任務。而馮·曼施泰因,被命令在克里米亞,恢復他的進攻。 與此同時,蘇聯紅軍,已經能夠向克里米亞,派遣增援部隊,並在伊順(Ishun)重新建立一條防線。再一次,馮·曼施泰因,命令漢森的LIV軍團(第22,第46和第73步兵師)在一個狹窄的地段,對蘇軍準備好的防禦,進行正面攻擊。 在伊順(Ishun)防禦的蘇聯第51軍,人數佔優,擁有裝甲部隊,以及當地的空中優勢。儘管有這些劣勢,漢森的軍團,在10月18日至28日的連續攻擊中,慢慢啃下蘇聯的防線。 三批Bf 109戰鬥機的到來,打破了蘇聯在伊順的空中優勢。 在12天的激烈戰鬥中,LIV軍團大約5,376人傷亡,但蘇聯的損失要高得多。 截至10月底,蘇聯第51軍的防線被洞穿,被迫撤退到克里米亞中心區域。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之戰01:德軍席捲整個克里米亞半島

一旦在伊順(Ishun)取得突破,馮·曼施泰因,轉向追擊。他的步兵部隊,加緊行軍,於11月1日佔領克里米亞首府:辛菲羅波爾。 一些被擊敗的蘇聯軍隊,逃到了塞瓦斯托波爾,才感到安全。但其餘部分,在11月16日德軍佔領刻赤時,被消滅了。 塞瓦斯托波爾,是克里米亞,留下的唯一蘇聯紅軍的立足點。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之戰01:德軍席捲整個克里米亞半島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馮·曼施泰因,征服絕大部分克裡米亞,是一項巨大成就,特別是考慮到供應困難和不利地形。 然而,只要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仍在蘇聯手中,德國在克里米亞的勝利就不完整。 曼施泰因,決定儘快消滅這個蘇聯紅軍最後的堡壘。蘇聯也同樣決心,將塞瓦斯托波爾,作為未來攻勢的跳板,並迅速將增援部隊運向這個港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