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上的“®”到底是什麼?有人因此起訴商家並獲賠15.8萬

今天,小編要提醒大家當心一種比“高仿”更處心積慮的欺詐行為↓

“手擀麵“竟然不是手擀的?!

劉先生很愛吃手擀麵,自己經常在武漢某連鎖公司購買“某某手擀銀絲掛麵”、“某某手擀雞蛋麵”等麵條,兩個月消費合計1.5萬餘元。有一天,他仔細查看包裝才發現,他所買的這些“手擀麵”其實是“銀絲掛麵、雞蛋麵、猴頭菇面”!這是怎麼回事兒?

原來,商家標註的“手擀”兩字竟是註冊商標!
食品包裝上的“®”到底是什麼?有人因此起訴商家並獲賠15.8萬

註冊商標是識別某商品、服務或與其相關具體個人或企業的顯著標志。圖形“®”常用來表示某個商標經過註冊,並受法律保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三條規定:使用註冊商標,可以在商品、商品包裝、說明書或者其他附著物上標明“註冊商標”或者註冊標記。註冊標記包括(注)或(R)。使用註冊標記,應當標註在商標的右上角或者右下角。

也就是說,該商家不僅將“手擀”一詞作為了註冊商標,還刻意將“某某手擀”旁的註冊商標“®”縮小,這樣做無疑會誤導消費者認為這些麵條是“手擀麵”。

除此之外,還有某知名品牌也曾借“手打”一詞有意發揮,如下圖↓

食品包裝上的“®”到底是什麼?有人因此起訴商家並獲賠15.8萬

看完上文的你現在能分辨出來它是什麼面了嗎? (單選)
0人
0%
是實打實的手打勁寬面
0人
0%
是用“手打”做商標的勁寬面
<button>投票/<button>

如果你選的是B選項,那你真是太機智了!它就是叫“手打”而非手打的勁寬面。那當消費者遇到這樣的產品時,就該忍氣吞聲嗎?不!應像劉先生一樣積極採取法律措施起訴商家,法院最終判決該連鎖公司賠償劉先生15.8萬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籤、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條第七項:故意誇大商品和服務的功能、作用,誤導消費,欺騙消費者的行為的標誌,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四十四條:已經註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條規定的,或者是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註冊的,由商標局宣告該註冊商標無效;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註冊商標無效。

食品包裝上的“®”到底是什麼?有人因此起訴商家並獲賠15.8萬

小編提醒大家,在購物時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項,才能少吃虧↓

1、看執照
經營者是否有營業執照,其主體資格是否合法。
2、看商標
食品包裝標識是否齊全,食品外包裝是否標明商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名、廠址、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內容。

3、看日期
要看清食品的生產日期和失效日期。
4、看色澤
不要被外觀過於鮮豔的食品所迷惑。
5、看價格
注意同類食品的市場比價,理性購買“打折”、“促銷”食品。
6、選對購物場所
購買食品最好前往正規的超市,慎購無固定營業場所的銷售食品。
7、要有證據意識
購物後應妥善保管好購物憑據,以便發生消費爭議時能夠提供維權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