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于“吃手指”,家长要不要管,这两个问题必须先弄明白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文/周娘娘

——怎么才能让宝宝戒掉吃手指,是很多家长的“心头大患”。

我也是!

——为了帮娃戒掉吃手指,家长们一定进行过各种尝试,给奶嘴、讲道理、读绘本……甚至强制。

我也是!

——很多人最后会无奈的发现,戒掉吃手指真是一个比离乳断奶更麻烦,更挫败,更令人纠结的事。

我也是!

我家娃从3个月开始爱上吮吸自己的大拇指,至今已有超过4年的“指龄”。两只手大拇指关节上厚厚的老茧,记录着这个娃“吃手指”的光荣历程和资深程度。4年里,我们全家为了“能不能让孩子吃手指”“要不要帮孩子戒掉吃手指”“如何帮助孩子戒掉吃手指”这些事,有过各种争吵、无奈、纠结、努力、失败……

直到最近,4岁半的娃竟然在3天内,轻松放弃了这超过4年的“爱好”——说实话,这真是我没有想到的意外之喜啊。

回顾4年围绕“吃手指”问题的种种,有一些坑、有一些经验,想要和大家分享。

孩子沉迷于“吃手指”,家长要不要管,这两个问题必须先弄明白

回顾历史:吃手指,解冷解热解饥饿

我家娃从3个月开始,无意中爱上吮吸自己的大拇指,特别是在入睡环节。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最严重的时候只要闲下来,无论在何时何地,他都会津津有味地轮流吃着自己的两个大拇指,哪怕是在梦中。

娃吃手指,不光是含着手指,还总是处于“吸吮”状态。由于吸吮时口腔内会形成一个“负压腔”,因此常常拔都拔不出来。夜深人静时,他吸吮手指的“吱吱”声,总是让人觉得搞笑又无奈。

一开始,我以为是“口欲期”的问题,就没有在意。

渐渐的,孩子的口欲期理论上应该早已过去。更令人费解的是,我家娃6个月前基本是全母乳喂养;“断奶”也是直到25月龄时,采取了自然离乳的方式,在娃完全配合的情况下,逐渐搞定的。所以,越来越觉得,他吮手指应该是跟“口欲期”无关的。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要紧不要紧呢?

如果说,这些关于他心理层面的问题,还只是“隐隐”在让我焦虑的话;吃手指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更成为了我心头那个一直存在的“小小烦恼”。

6个月后,他开始长牙。吮手指时牙齿长期磨着大拇指关节,两个关节处都出现了破溃。日积月累,竟然长出了厚厚的茧子。

此外,由于手指长期浸泡在口水中,大拇指的指甲也常常是酥软的。

这些物理上的变化,时刻在提醒我——吃手指,要么戒掉娃的习惯,要么戒掉我心头的执念,总之,两样必须选一样。

孩子沉迷于“吃手指”,家长要不要管,这两个问题必须先弄明白

关于吃手指,这两个问题你必须先自己弄明白

关于吃手指的问题,我咨询过心理咨询师,还不止一位,得到的答案基本类似:

——孩子吃手指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吃手指的原因是什么?

——戒除孩子吃手指不是目的,你们希望他戒除的目的是什么?

被咨询师这么一问,我忽然有点无言以为了。

于是,我开始认真观察。

娃虽然无时不刻都能吃上手指,但高频出现的场景有三个

1、入睡时,或半夜睡眠转段时。

他第一次吃手指就是3个月时,我们在外旅行,某日回公寓后大人们着急着洗澡做饭,把他放在地上让他自己玩。玩着玩着他竟然自己就睡着了,对,那是他人生第一次,吃着手指自己睡着了……

2、无聊时,或手和嘴空闲时。

比如长途坐车、听绘本、玩累了休息时……

3、焦虑时。

最典型的例子是,孩子两岁时曾经换过一次幼儿园。他在进入新幼儿园的第一个月,回家后频繁地吃手指。一旦被阻止了,就会变成眨眼睛。以至于那段时间,我们都担心他要得抽动症了。

可见,吃手指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安慰”。如果想让他放弃这种“安慰”方式,就必须让他能找到其他可以安慰自己的办法。否则,换幼儿园时的“吃手指”or“眨眼睛”,就是他失去了有效安慰后的表现,后果还是要比吃手指严重很多的。

但是怎么加强“安慰”呢?无论是提高陪伴质量,还是加强亲子关系,都是一天搞不定的长线作业。更何况,我们全家认真总结了之后都觉得,这个家庭不存在什么亲子关系的硬伤。所以,更大的可能是,但凡是个孩子就需要些安慰,有的人是一条有历史有年头的破毯子,有的人是一个固定的绒毛玩具,有的人是一个奶嘴……而我家这个,是两个手指——随身携带,方便自如!倒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哈。

言归正传,所以这种正常人都需要的“安慰”,要么是找到替代物,但更可能的办法,也许是等着他自动长大,然后发现,不需要一个外在的有形的东西来安慰他了——很显然,这就是个更为长期的任务了。

孩子沉迷于“吃手指”,家长要不要管,这两个问题必须先弄明白

第二个问题,让孩子戒除吃手指的目的是什么?

一开始,这个问题就把我问住了。

一个最明显的答案是,为了好看。因为好像没有哪个成年人会在正式场合吃手指,一旦有了这个习惯,显然很不符合社交礼仪啊。

那你怎么确定孩子就一定会在社交场合也忍不住呢?

咨询师的一个问题就把我问住了。

的确,我好像没必要为一个还没有发生的问题去担忧,并采取措施吧。

更有意思的是,2岁2个月开始,娃去上了托班。1个月老师来家访时忽然问我,为什么孩子的手指上有茧。我告知是吃手指吃的。老师很惊讶地说,从来没有在幼儿园看到过娃吃手指啊,包括独自完成的午睡……

这个结果,真是让我惊掉了下巴。但同时也对要不要强制戒除吃手指,打了问号。

于是,一直到3岁之前,戒除吃手指这个事情,在我们家变得可有可无。甚至当别人偶然发现我家娃有吃手指的习惯时,我也会解释说,让他吃吧,长大就好了,毕竟,你见过多少成年人还会总是吃手指的?真要是长大了还吃,那就长大了再让他自己解决吧。

不过,随着孩子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强,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吃手指的弊端,也开始显现。

孩子沉迷于“吃手指”,家长要不要管,这两个问题必须先弄明白

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病从口入。

他吃手指往往是下意识的动作,很难意识到手在触摸了玩具、绘本等物体后,会沾上病毒和细菌。出门在外,我们也很难在每时每刻都帮他保持十足的手部清洁。因此,体质一向不错的他,开始因为吃手,而频繁发生呼吸道、胃肠道等感染。

另一个明显的弊端是,影响手部和口腔的正常发育。

指甲被泡软,很容易在玩耍,甚至是手工活动中,导致指甲断裂、撕裂,给他自己造成疼痛。同时,长期吃手指也的确会造成龅牙等风险增高。

于是,在生理健康风险的驱使下,戒除吃手指又变成了一个阶段性会被提起的育儿问题。全家人都一直在试图用某些方法,帮助娃平稳、顺利、自觉自愿地戒掉吃手指的问题。

(未完待续)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