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大无比也没用,乒乓动作不对,别想一板暴冲

相信不少球友经历过这个阶段:打球时感觉力气用得挺大,但球速就是不快球势就是不爆。其实这是因为发了十分力,只有一分传到了球上,剩下九分都用来锻炼身体了。

1. 是不是球拍的问题?

过硬的球拍会导致发力困难。

别跟我说器材不重要,我不信。器材这种东西,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两分货,一块钱三分货,一毛钱以上的才能说技术比器材更重要一点。那些拿着杂牌卡片相机说器材不重要我要拍大片的人,只能说你努力的方向跑偏了。

力大无比也没用,乒乓动作不对,别想一板暴冲

2. 是不是击球点的问题?

如果想要合理的发力,击球点一定要在身前。这个点怎么找呢?下次练球的时候,可以试试看退台,等球下落到球桌的高度再击球,这样有充分的反应时间摆好姿势找好击球点。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找水平比你高的球友,给你做多球训练,在反复的训练中找到最佳击球点。(关于如何寻找黄金击球点的问题,我们之前也介绍过,复习戳右边: 2个办法,助你找到乒乓球的黄金击球点!)

力大无比也没用,乒乓动作不对,别想一板暴冲

3. 是不是击球动作的问题?

马琳发抢时冲半出台那一板非常厉害,巅峰时期欧洲选手连他球的方向都看不出来。回想一下马琳的动作是怎么样的,简单地讲就是大臂抡圆了。

再想一下欧洲选手的动作都是怎样的,欧洲选手动作的最大特点是,引拍的时候上臂是夹紧的,小臂也不是完全打开的,这样的好处是稳定,缺点是不够暴,因为击球的时候只有转体和收小臂的能量传递给了球。

所以仔细结合一下就能发现,马琳球暴的原因不在于抡大臂,而在于他在转体收小臂的时候还可以抡大臂,还能控制住球

打球时将注意力放到转体和收小臂上,力量也会从原来的“发十分力传递一分力”到了“发三分力传递三分力”。

力大无比也没用,乒乓动作不对,别想一板暴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