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仁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裡,去向母親辭別,寫下一首感人的詩

清朝雖然比較落後,但是在文化上,卻是一直強盛,其實作為古人,他們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文化自信,以及高度的文化自覺,也正是這個原因,即使是在清朝這種比較落後的時代裡,那也是誕生了無數偉大的詩人,以及詞人,而且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深入人心,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卻又是最為令人感動,尤其是黃景仁的這首《別老母》,更是一首描寫母愛最深沉的作品,整首詩意境悽美,把一位兒子的無奈,那份感傷這懷,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刻畫的入木三分。

黃景仁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裡,去向母親辭別,寫下一首感人的詩

母愛也是天下最偉大,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種情感,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與母親的那份情感最為深厚,我們也與母親的關係最為親密。而作為一位母親,對於子女的愛也最深沉,她們願意把一切最好的給我們,無論我們遭受了什麼樣的打擊,那都是會永遠地陪伴在我們身邊,這也就為什麼許多的文學作品裡,會一直孜孜不倦的描寫這種母愛,即使是寫過了很多,也依舊還是在書寫,那也是由於這種愛是永遠也寫不完。

黃景仁也是清朝最偉大的詩人,可能有的人會覺得陌生,但是他有兩句詩,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一定是非常的熟悉,也就是他《雜感》裡的兩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這兩句可謂是名句,也是兩句至理名言,那這兩句詩,也正是出自於黃景仁的作品。

黃景仁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裡,去向母親辭別,寫下一首感人的詩

那這首《另老母》也是黃景仁作品裡情感最為細膩,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首作品,整首詩描寫得極為悽美,也很是悲痛,而詩人正是由於家境貧寒,需要出門去奔前程,為此他在一個雪夜去向母辭別,為此寫下了這首詩,通篇寫得極為傷感,更是把當時無奈,以及無法向母親盡孝的那份悲痛的情緒,以一種極為深情的筆觸娓娓道來,讀來當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黃景仁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裡,去向母親辭別,寫下一首感人的詩

其實對於任何一個遊子來說,每當要離開家鄉,去到外地的時候,臨行前向母親辭別,那都是一件令人傷感的事情,畢竟這一別,不知又是何時能夠歸去?自然也就無數的擔憂,母親年紀也大了,可是為了生活又是不得不離開,詩人也正是在這樣的一種情形這下,於是寫下了這首感人的悽美詩篇,從而感動了後世無數的讀者。

黃景仁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裡,去向母親辭別,寫下一首感人的詩

黃景仁的一生也是極為落魄,他少年時代便是家境貧寒,雖然她努力讀書,希望可以通過科舉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最終並沒有實現,這也使得他最終痛苦不已,作為一位詩人,他的內心自然要比常人更加的細膩,所以他的這首詩,也就更加的傷感,也更加的悲情,字裡行間流露了無限的憂愁。

黃景仁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裡,去向母親辭別,寫下一首感人的詩

第一二句便是直抒胸臆,寫到了自己去向母親辭別時的情形,並且描寫得極為傷感,也很是悲痛,”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我馬上就要離開故鄉,需要去到河梁了,只好是掀起母親房間的門簾,去向母親辭別,這時看到母親滿頭的白髮,而且還流下了許多的淚,我們都依依不捨,可是又無可奈何,以至於最後眼淚都流乾了。在這兩句中詩人以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來描寫,從而也令這兩句顯得極為深情。

黃景仁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裡,去向母親辭別,寫下一首感人的詩

第三四句寫得就更為傷感,也是道出了天下游子的心聲,”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我們在這樣一個大雪紛飛的夜裡分別,對於我來說更是無法在母親身邊盡孝,只好是掩上柴門,一個人踩著月色離開家鄉,然而這個時候最是令我感慨,對於一位年邁的母親,養了我這麼一個兒子,可又無法在她身邊盡孝,這還不如沒有我這個兒子。最的這兩句,也是寫到了無數人的心坎裡,從而也更加令人傷感。

黃景仁的這首《別老母》,通篇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悽美,每一句都足以震撼我們的心靈,這也正是此詩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而我們在這首詩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母愛的偉大,以及詩人當時內心的一種真實的情感變化,為此才寫得如此地悽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