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人的一首《別老母》,堪稱愛母絕唱,打動了無數遊子的心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每逢與母親離別之時,眼角難免要泛起絲絲淚花,這種難以割捨的真情,不需要一絲過多繁瑣的語言來修飾,就足以打動人心。

關於這類作品,除了《遊子吟》之外,清代詩人黃景仁的這首《別老母》也打動了無數人的心絃。

清代詩人的一首《別老母》,堪稱愛母絕唱,打動了無數遊子的心

《別老母》

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詩的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開門簾,告訴老母,兒就要啟程動身了。但因為是遊幕謀生,這種告別是無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說河梁去。一方面是老母難離,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離,這種既難捨又無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極為痛苦的心情。這也是現代大多數人的真實現狀,為了生活不得不離家打拼,這種難以割捨卻不得不割捨的悵然油然而生。

清代詩人的一首《別老母》,堪稱愛母絕唱,打動了無數遊子的心

詩的第二句“白髮愁看淚眼枯”,作者在即將告別老母外出的時候,沒有直抒胸臆,表達對老母難分難捨的情感,而是著筆於老母此時的情狀:白髮蒼蒼,愁容滿面,悽切悲涼,欲哭無淚,對於母親外貌的描寫顯示了母親的操勞和滄桑,更突出了撫養孩子的艱辛。

最後,作者發出了“此時有子不如無”的感慨。這無疑是集愧疚,自責,痛恨於一身,這種感慨是極為凝重的,它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愛母之心,戀母之情,而變成了對那個時代對所有無依,無靠,無助老者的深切同情。

清代詩人的一首《別老母》,堪稱愛母絕唱,打動了無數遊子的心

此詩的最大特點:

一、用情極深

無論是纏綿悱惻抑或是抑塞憤慨之情,都寫得深入沉摯,使人迴腸蕩氣,極受感動。

二、語言真切

語言清切,他善用白描,詩中掃盡浮泛陳舊之詞,語語真切,而且一種清新迥拔之氣,凌然紙上。

三、情感真摯

本詩音調極佳,作者詩音調和內容緊密配合,悠揚激楚,也特別動人。 要離家遠去的作者是站在老母親的角度上來寫這首詩,抒對母親的不捨之情以及一種無奈的情懷作者。因此,《別老母》一詩,比起那些愛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成為愛母作品中不朽的絕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