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有些孩子在生活中,總是會讓父母非常的頭痛。

比如有些孩子,他們在家裡不講理,喜歡和父母對著幹,但到了外面變得很膽小,跟家裡完全不同,一直被其他孩子欺負,典型的"窩裡硬,外面慫"。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

父母可以說是自己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事實上,這種情況跟父母的平時教育是密切相關的。

我朋友家的孩子就是這樣,朋友曾經就很無奈的向我抱怨了他的兒子。

豆豆在家裡常被稱為"小惡霸",他的行為非常的壞,肯定會隨時發脾氣,也經常把東西亂丟在地板上。

對豆豆的行為,朋友也也非常頭疼。

豆豆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豆豆的媽媽去接豆豆,豆豆的老師表揚了豆豆在學校裡的表現。

老師說,豆豆真的很聰明,所有的玩具都可以給同學玩。

聽完這件事,豆豆的媽媽想,一定是孩子長大了,所以豆豆才變得如此懂事聽話。

但不久以前,豆豆還是和以前一樣,開始對父母大喊大叫。

當他不高興時,他會隨意發洩脾氣,差點對父母拳打腳踢,但每次豆豆媽媽去接豆豆時,老師總是說豆豆聰明乖巧。

其實,朋友家裡的這個孩子就是典型的家裡橫,外邊慫的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遇到這樣的孩子都會頭疼。

今天,寶媽我就帶領大家分析一些,為什麼孩子在外面會有這種情況?

其實,這樣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1、爸爸對孩子太寵愛了,孩子總是對父母大喊大叫,家裡沒有人能嚇到他

你的孩子會因為不想給他買玩具而在街上撒野嗎?

如果你不買,孩子就不回家,但很多父母又會對孩子的要求感到不滿意,可是又不能和孩子爭論。

其實,父母可以考慮一下,是不是在制定規則後經常和孩子妥協。

這樣的孩子,多半是父母沒有原則地溺愛孩子導致的。

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孩子是很聰明的,當孩子想要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時,如果父母從了,他就會經常用這種方法。

但是當一個孩子用這種方式向他的同學要東西時,他會被拒絕和嘲笑,孩子變得非常懦弱。

他會認為,這隻會對他的家庭起作用,時間久了,孩子在外面會很慫,可是在家裡就會成為一個小魔王。

2、沒有參與孩子的教育

生了孩子後,許多父親沒有直接參與孩子的教育,完全把教育子女的責任交給了母親,完全失去了父親應有的責任。

雖然說,孩子通常都跟媽媽比較親,但沒有父親的關心,很長一段時間內,缺乏父愛會自然而然地扭曲孩子的心靈。

除了可能導致孩子變成娘娘腔外,甚至會有窩裡橫的性格。

我希望這樣的父親能夠勇敢地承擔起做父親的責任,更多地關心自己的孩子。

3、父親也是屬於窩裡橫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人,孩子們也會從父母那裡學到很多東西。

如果孩子的父母中有一個人經常在公司裡受到夥伴的壓迫,在回家時經常對家人發洩情緒,那麼孩子很可能會學到這一點。

例如,當爸爸們回家躺在沙發上時,他們認為房子不乾淨,就對妻子大喊大叫:這個地方有多髒?你怎麼清理的?

孩子看到這一幕,也會記住這一切,他們會從心裡想,爸爸能這麼做,我也想這麼做。

所以孩子在家裡學會了呼風喚雨,對母親不尊重,但在外面膽小,因為外面的人不允許他這麼霸道,所以外面就變得很乖巧。

我們怎樣才能引導孩子遠離這種情況呢?

1、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發脾氣,不要對家人大喊大叫。

2、父母要堅持原則,不要隨心所欲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身為寶媽的我認為,有句話說的很好,如果你給孩子一種屈尊的感覺,那麼你就必須做好一輩子忍受孩子脾氣的工作。

如果你想要一個聰明、理智的孩子,並且在外面有他自己的個性,不要把孩子看得太重。

家裡硬氣,外面慫,只會傷害家裡愛你的人,進入社會也會受到外來者的傷害,這種性情會導致家庭矛盾的加深,在工作上也不能取得一些成就。

如果有上述情況的爸爸,寶媽我建議立即作出改變,以求家庭更幸福,子女的前途更有發展機會。

其實,孩子的大部分問題,都是我們做父母的有問題。在你們家裡,孩子也存在這種情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