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的《虞美人》,詞作是在讚美花朵嗎?還是借花朵寓託身世之感

很時候上堂拜見公公婆婆,給他們留下一個完美的印象。臨見面之前,新娘子羞羞答答,輕感動於那些詩意浪漫的溫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餘《閨意獻張水部》)新娘子一夜未眠,描眉畫黛,塗脂抹粉,心懷忐忑,高度專注,終於打扮出一個光豔亮麗,熠熠生輝的嶄新形象,目的是要等到第二天天亮的言細語,試問夫君,我畫的眉毛是深是淺,是否時尚。未等夫君評點,詩人實際上也未描寫夫君回答故意留下懸念。我早已感動得一塌糊塗,腦海裡蹦出一句歌詞“讓他一生為你畫眉”別簪插花,這是一件多麼幸福,多麼風雅的事情。

秦觀的《虞美人》,詞作是在讚美花朵嗎?還是借花朵寓託身世之感

《閨意獻張水部》

近日讀到秦觀詞作《虞美人》中的句子“為君沉醉又何妨”,頗有感慨。不管男子鍾愛女子,還是女子眷戀男子,不管文人迷戀花木,還是花木痴情詩心,傾其所愛,竭盡心意,為對方歌吟沉醉,為對方跋山涉水,都是心甘情願,都是幸福無比。因為心中有愛,人生就足以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秦觀這首《虞美人》不是愛情詞,更像是詠物傷懷,託物言志的詞作,人與物,情與景,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很多句子,很難區分是詠歎花木還是暗贊人情,是感傷自我還是憐花惜春。當然,要把它當作愛情詞來品讀也未嘗不可。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亂山深處水瀠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輕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為君沉醉又何妨,只帕酒醒時候斷人腸。”

秦觀的《虞美人》,詞作是在讚美花朵嗎?還是借花朵寓託身世之感

亂山深處水瀠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

言桃樹,灼灼其華,桃之夭,來自天宮,和露帶水,鮮活靈性,自有高雅不凡,清潔不俗之美。遠非紅塵濁世凡花俗卉可以相比。誰也沒有見過天上仙花奇異珍貴,誰都見過人間百花奼紫嫣紅,以可見比不見,以凡俗比奇異,對比鮮明,反差強烈,有力凸顯碧桃花開,品質神奇,氣韻清逸。可見詞人心中推重碧桃至高無上,超凡脫俗。似乎不難理解,桃花開在詞人心中,永開不敗,光豔萬古。想起唐代詩人郎士元的詩歌《聽鄰家吹笙》:“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牆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在詩人聽來,鄰家吹笙,恍如神仙歌吹,從天而降,飄飄動人;又像碧桃千樹,朵朵綻放,豔麗輝煌。同樣以仙樂比笙簫,以仙花比音樂,襯托笙樂婉轉動聽,妙不可言。

秦觀的《虞美人》,詞作是在讚美花朵嗎?還是借花朵寓託身世之感

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秦觀寫桃花,朗士元寫樂,所見所聞,均來自人間現實,感覺卻像天外奇葩,天宮仙樂,超乎見聞,神乎其神,具有引人入勝,動人心絃的藝術效果。桃花雖好,好似仙品,可是,生不逢時,長不逢地,不為人知,不為人賞。置身亂山深處,幽深溝谷,被峭壁山崖阻擋,被參天大樹籠罩,被繁茂雜草纏繞。小鳥不能發現她的豔麗,蜜蜂不能品味她的芳香,文人難以領略她的風采。陪伴她的只有清幽山泉,縈迴盤繞,潺潺流淌。一樣的冷清,一樣的幽靜。甚至感到孤寂、落寞。可惜啊,一季花開,如詩如畫,如雲如霞,燦爛了山谷,驚豔了荒野,卻是無人知賞,無人欽羨。詞人反問,一枝如畫為誰開,表面上是在為花鳴抱不平,實質上也是在為自己鳴冤叫屈。

秦觀的《虞美人》,詞作是在讚美花朵嗎?還是借花朵寓託身世之感

清幽山泉

喜歡“一枝如畫為誰開”這個句子,延伸開去,推而廣之,總能引發人生諸多感觸。花事如此,愛情亦然。筆者想到一些美麗超群,光彩照人的女子,因為生長在荒野鄉村,或是遭人誣陷誹謗,一生美豔,無人知賞,一世年華,付諸東流。一枝桃花,迎春綻放,流光溢彩,熠熠生輝。特別是暮春時節,細雨如煙,輕寒似霧,桃花嬌豔,朦朧綻放,沐浴微微清風,浸潤薄煙雨,別有一番迷人意態。猶如梨花帶露,淚光點點的美人,又像懷抱琵琶,半遮顏面的歌女,楚楚動人,不勝嬌羞。可是她不知道,她更不能阻撓春天的流逝。與春天一塊流逝的還有她美麗動人的芳顏,生機勃勃的風采詞人站在花前,暗自著急,著急無可奈何花落去,著急一朝春盡紅顏老。

秦觀的《虞美人》,詞作是在讚美花朵嗎?還是借花朵寓託身世之感

無可奈何花落去

詞人想到好花需要好酒,好酒需要豪飲,倒不如席坐花前樹下,擺一張小方桌,上一壺老酒,握一卷詩書,舉一個小酒杯,獨自暢飲,吟哦有聲,眼眸泛光,為桃花青春難駐,為桃花美麗寂寞,為桃花煙水悽迷。哪怕喝個面紅耳赤,眼熱心跳,酩酊大醉,也是無妨,完全不必顧忌。這番縱情,這番放浪,才是性情揮灑,才是自由飛揚啊。陶淵明大喜,立即開壇暢飲,酒酣而詩興起,吟出了《九月閒居》這首名詩表達了詩人以菊自娛、淡泊名利的胸懷。可是,酒醉心頭醒,詞人又擔心,酒醒之後,還得面對春殘花落,流水無聲,更加令人肝腸寸斷。如此看來,沉醉不是,清醒不能,如何是好。正是通過這種複雜微妙的心理活動,我們感受到了詞人對於風雨桃花的憐愛與珍視。

秦觀的《虞美人》,詞作是在讚美花朵嗎?還是借花朵寓託身世之感

《九月閒居》

總感覺詞作不僅僅是在描繪、讚美花朵,更像是借花朵寓託身世之感,或是寄寓一份纏綿憂傷的愛情心曲。有理由相信,詞人自己就是一株桃花,才情綻放,品質芳潔,風采清逸,但是出身卑微,難遇知音,不被知賞,一生一世只好默默無聞,落魄潦倒,心間充盈多少無奈與淒涼,多少孤憤與抗爭,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或者,聯繫桃花意象來想,也可能豔豔桃花隱喻一位美人,風華豔麗,光彩照人,卻是出身草野,埋沒鄉村,不為人知,不為人賞,只好寂寞一世,沉淪一生。不管哪種設想,都不難體會,詞人心意真誠,情感真切,幾乎是含悲帶恨,含歡帶喜,給我們描繪一枝桃花,綻放一季芳華,也流瀉一季憂傷。喜為桃花,憂為桃花。

· 《虞美人》

· 《九月閒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