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觀區塊|(69)加密貨幣市場競爭觀察

競爭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與矛盾一般。

最近,觀察加密貨幣世界,發現其競爭表現出三個趨勢:

1. 競爭全球化。

2. 競爭全面化。

3. 競爭資本化。

庸觀區塊|(69)加密貨幣市場競爭觀察

01 競爭全球化

全球化是區塊鏈的先天基因,這決定了區塊鏈領域的競爭從一開始就是跨越主權國家和地區傳統行政壁壘的。

基於點對點的區塊鏈價值流轉網絡,比如比特幣、以太坊、柚子、BNB等,人們之間進行交易,不再如過去那樣兌換相應的主權貨幣並通過銀行、投行和信託等傳統金融基礎設施花費長時間、高費用進行結算了。

按照新奧派競爭貨幣理論精神,主權國家貨幣、市場化加密數字貨幣之間以及自身概念內部的多貨幣競爭,不僅難免,也終將會朝著角逐出“無國界貨幣”的方向發展。

從起點、過程到終點,競爭的全球化將貫穿始終。

02 競爭全面化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從簡單到複雜的,區塊鏈蠻荒大陸的公鏈、智能合約、數字貨幣交易所、去中心化數字錢包、穩定幣、內容平臺等都概莫能外。

比如,數字貨幣交易所,一開始大家只要可以進行高效率的交易賺到錢就很滿足,相關的業務也都謹慎地差異化發展,避免陷入同行之間的同質化惡性競爭,還沒壯大就互毆致死。可是,時間一長,大家都賺到了,成為市場中的實力型選手,業務內容開始朝著四面開花全面發展的方向挺進,此時直接的市場競爭將不可避免。

然後,幣安的何一與OK的九妹,也就終有一戰了。

沒辦法,大家都發展起來了,都想全面參與到區塊鏈生態中來獲取未來超級生態紅利,走業務全面發展之路,熊市存量為主的環境下市場自由競爭的碰撞愈演愈烈也就不足為奇了。

03 競爭資本化

市場和計劃都是資源配置手段的論調確立以來,資本作為生產要素已為各主流經濟體所認同,超越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國家性質之爭。

先天基因全球化的區塊鏈,其崛起之時不僅恰逢國際金融危機,卻也恰逢金融資本主義這個資本主義最高級文明席捲全球的時期。從傳統企業升級換代融資風投玩對賭協議,到網約車興起Uber和滴滴燒錢大戰爭奪未來市場,再到近日KEY GROUP的A輪融資成功公告,為了超越同行業競爭對手,為了搶佔市場話語權,為了提前佈局取得先人一步市場優勢,種種需求下,資本作為企業平臺加速發展的支撐和催化劑,已被人們所廣泛接受。

儘管馬雲為了保障企業控制權當年沒用完孫正義投資的幾千萬,可是如果沒有那筆投資,時下國際知名的阿里巴巴會橫空出世嗎?騰訊不也是在融到資金後才踏實下來,把企鵝養大,開啟狂飆發展模式一路向前的嗎?區塊鏈的世界也不例外,保障企業實際控制權的前提下,適當融資,加速發展,也越來越成為全球區塊鏈企業發展的一種選擇。畢竟,ICO的瘋狂引來主權國家的嚴格監管政策,關閉了其獨特的融資通道,時下的區塊鏈項目融資的難度加大了。這賦予全球資本一次難得的幣圈拓展機遇。

競爭全球化、全面化、資本化,會帶來一個直接的效果——全球化全方位立體式激烈競爭。

主權數字貨幣會與市場競爭貨幣展開競爭。

主權國家貨幣之間、市場競爭貨幣之間的競爭也會持續加劇。

孕育各種幣的底層協議、聯結各公鏈和數據源的跨鏈交互技術也會競爭加劇。

全球的區塊鏈項目,都會圍繞融資、業務展開競爭。

不過,這種競爭與傳統工業企業時代的競爭概念可能還會有所不同,在價值互聯網大成之前,競爭歸競爭,但很少會發生魚死網破的情形,融合發展的成分會更多一些。

價值互聯網虛擬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主要資源不再是特定地域範圍內有限的一次性資源能源,商品也不再僅限於原子實物,去中心化信任窪地成為人們的最愛。

殺死對手,既不能提升自身價值,也不能創造新的價值,不會增強諸如去中心化信任等關鍵能力,理性點,朝著價值互聯網方向努力,合作大於競爭,走融合發展之路,獲取價值互聯網大成之後的超額生態紅利,何樂而不為呢?

(完結)

免責聲明:幣圈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