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豬的形成與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

在人類還是猴子的時候,猴子與豬其實沒有成為食與被食的關係。猴子基本上是摘果子或掏螞蟻,豬也是在地上尋找他的草葉或草根,他們基本上沒有食物鏈上的上下關係即便猴子想吃豬肉,在力量上也是不允許。

當猴子進化成人並且有了智力後,對豬有了絕對的力量後,不但可以捕捉到豬(野豬),還對其馴化成圈養的豬(家豬)。

當A對B有絕對的力量並且恆定,B就會成為豬。

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這個規律是否適用呢?

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是勞動人民貢獻的,但社會的財富永遠都被強者所擁有。世界沒有真正的公平,永遠都是店大欺客或客大欺店。

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或組織,如果他成為強者,他的利益必然要從弱者那裡獲取,弱者不甘心一直成為豬,於是通過努力或抗爭,強過以前的強者或打倒以前的強者,使自己成為新的強者,新的強者又從弱者那裡搶得利益,新的弱者不甘心一直成為豬,於是又通過努力或抗爭,強過以前的強者或打倒以前的強者,使自己又成為新的強者……,正是這種強弱者不斷轉化的方式推動社會不斷髮展。於是得出:

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弱者不想且不會永遠成為豬。

奴隸社會的時候,強者奴隸主擁有絕對力量,對弱者奴隸進行壓迫與剝削,弱者奴隸過著非人的生活,甚至連豬都不如,於是奴隸不斷的反抗,直到近代奴隸才消失在歷史舞臺中。

歷代帝王制朝代的週期性更替,也是強者弱者不斷更替的表現。

人類社會某一時期的強者即便對弱者有絕對的力量,但是卻做不到恆定(為什麼做不到恆定的根本原因,我以後有時間會詳細的闡述),於是在適當的時候弱者會成為新的強者,這也是歷代朝代週期更替的原因。

如果人類社會的弱者失去了抗爭,弱者就會變成豬。強者如果沒有變成弱者的這種憂慮,強者最終也會變成豬。

《論豬的形成與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
《論豬的形成與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